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猪肉也是我国最大的肉类消费品,生猪价格波动频繁,使整个产业链即生猪生产者、饲料企业、猪肉加工和流通企业面临无法回避的风险,养猪企业和猪农因生猪价格波动带来的利润缩水而承受巨大压力,饲料市场因依托养殖业也导致运作风险加大,肉类加工企业在利润压缩下也不得不把涨价因素转嫁到消费群体上。同时,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更严重制约了我国生猪的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及猪肉深加工产业化的进程。 如何把养猪风险降到最低?何时国内的养殖、饲料、食品等行业能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利润?生猪期货的上市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生猪期货的推出有益于生猪养殖业的稳定和规模化发展 生猪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特点,市场形势好、养猪效益高的时候,养殖户就蜂拥而上,使养殖规模快速膨胀。而养猪效益下滑时又一哄而散,空栏罢养。这是因为现货价格对供求的引导具有滞后性,养殖户无法对市场做出正确的预期,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是生猪现货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期货具有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发挥生猪期货的此种功能,可以帮助生猪养殖者通过期货交易行情,及时了解未来的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从而降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引入生猪期货交易后,养殖户可以利用期货市场锁定养猪利润,防止价格大幅波动对养猪利润造成不利影响,这样才能够保证养殖户有合理稳定的养殖利润,真正提高他们的养殖积极性,使得市场上的生猪得到长期稳定的供应。 另外,从整体来看,我国生猪养殖的集中度并不高,散养模式长期占主导地位,规模化养殖水平较低。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而养猪利润不稳定,养殖户不愿意扩大产业或无经济能力扩大。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促使生猪养殖方式由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向大规模化发展。一些大集团已开始行动,如中粮集团拟筹资97亿元,在湖北建设50万头种猪养殖基地,生猪健康养殖和加工分别达到每年1000万头,配套建设育种、疾控和食品研发三个中心,带动中国生猪产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也将使湖北成为全国最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猪现代健康养殖基地。 生猪期货的推出有益于饲料企业的发展 1985年生猪价格放开后,生猪价格波动剧烈,近年来波动周期明显缩短,一般周期为2年~3年,有时甚至一年,这一状况既不利于养殖业的稳定发展,也影响到与养殖业关系密切的饲料业的发展。这几年更由于疫情、原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国内饲料产业连受重创,约有5000家中小型饲料企业因微利或亏损已停产。目前,在国家鼓励生猪养殖的现状下,根据农业部最新调查显示,国内生猪生产正在恢复,生猪存栏率上升,养殖业持续回暖,预期对饲料的需求也将增加。而生猪期货上市后,会使生猪饲养处于稳定并可锁定利润,饲料企业也可借此生猪养殖春风得已发展,并可根据期货市场行情来做出预期判断,调整生产力度。而且,一些有能力的大饲料企业由于具有规模优势和资本实力,也在向下游种猪培育、养殖和加工渗透,如作为国内最大的猪饲料生产企业新希望集团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涵盖饲料、育种、养殖、屠宰、深加工、销售一体的养猪体系。 生猪期货的推出有益于肉类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生猪价格由于养殖分散,缺乏相应的价格发现机制,价格往往大起大落,这极为不利于生猪加工企业的生产。推出生猪期货,可为相关企业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猪肉加工商、贸易商通过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可以提前锁定其销售或采购价格,有效应对市场化条件下猪肉价格波动,回避猪肉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保证企业收益的稳定。 近年来,我国生猪屠宰深加工业发展迅速,双汇、雨润、金锣等大型屠宰加工企业纷纷扩大规模,投建新厂,不仅屠宰深加工能力增强,而且生猪屠宰、冷冻冷藏及检验技术也进步较快。但是,我国屠宰及肉制品行业集中度低,有较大的整合空间。我国猪肉加工企业双汇发展、大众食品(金锣)、雨润食品的加工能力占规模以上企业加工能力不足10%,而美国猪肉三强企业的加工能力占全国的50%以上,2005年,双汇、金锣、雨润等3家行业龙头企业屠宰生猪占我国生猪屠宰总量的4%不到,而美国前三家肉类加工企业总体市场份额已超过65%。我国的生猪屠宰加工业急需进行结构调整、资源整合。而且,在生产分散、现货市场不统一的情况下,生猪期货并不能充分发挥发现价格的功能,只有通过资源整合,扩大规模才能更好地发挥生猪期货的作用。 贸易企业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如河南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南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外经贸企业之一,进出口总额连年居河南首位,是河南供港活猪唯一的业务主管单位。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发挥整体经济与技术优势,建立起集团自己的生猪养殖基地,带动生猪、饲料、机械、屠宰加工等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生猪期货的推出,使这类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和套期保值锁定远期价格,还将有助于形成全国性的生猪价格,通过高效率的期货机制迅速传导到全球各地,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生猪贸易中的“话语权”。(作者: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