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破7”的当口,最难熬的恐怕还是贸易型中小企业。在银监会号召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大背景下,从大型国有银行到中小商业银行,再到政策性银行,均力求从政策、产品及服务中寻求平衡。
肖桐(化名)是上海一家纺织品出口企业的负责人,即便年产
值过亿,对与人民币升值依然感觉有点“吃不消”。“人民币升值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了,但是这一年多里升的未免太快。而且国内原材料价格一直在涨,成本增加了销售价格不能涨,本来就不是高利润行业,这下更难维持了。” 肖桐说,恐怕人民币升值还会更快进行下去。
与肖桐有同样忧虑与困境的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传统出口行业,如玩具、机电行业。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群起以中小企业作为新兴业务增长点的时候,企业的命运直接影响着银行业的一举一动。
虽说国内银行业处在战略转型期,中小企业融资占对公业务比重并不大,但无论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还是政策支持的需要,商业银行对此都有所准备。
采访中,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黄纪宪坦言,“今年小企业的经营遇到了很多新调整,集中的一点是出口企业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从工商银行的经营传统来看,房产抵押融资是最主打的产品,而今年该行计划重点推进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比如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作为调区服务商给予小企业资金支持。
在这方面更有发言权的,是政策性银行。虽然正面接触小企业的机会并不如商业银行广泛,但在政策优惠措施上,政策性银行有着天然的优势。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助理郑丽就此表示,政策性银行一方面通过政策传导,一方面也推行政策优惠,“比如对船舶行业以特殊的优惠方式承办项目,规避了很多汇率变动造成的风险。在产品上,通过远期结售汇业务也是比较有效的措施之一。”
在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中相对活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倾向于以市场化的方式给予进行调节。对此,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助理崔家鲲认为,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会适度上升,上下游企业资金拖欠的可能性也会进一步放大,这对当前中小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是很大的考验。
“而从商业银行的经营而言,中小企业业务不良率可能提升,这些银行都有比较好的预见。我们能做的,是通过提高定价覆盖风险,当然最重要的是在中小企业业务前期的调整审批过程中做好风险防范。” 崔家鲲说。(记者 邹靓)
楼市 高档物业或成“香饽饽”
随着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热潮频起,关于“赌”人民币升值的说法便始终伴随其间。人民币对美元“破七”之后,对于中国楼市的市场预期有可能进一步升温。
据高力国际最新发布的上海房地产市场一季度报告,在外商企业和积极的市场氛围中,今年一、二月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增长达到9.8%。高力国际研究与咨询部董事李庆贤表示,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美国经济市场变动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未能造成影响。随着人民币升值等市场预期的加强,外资对于部分优质物业的收购意向依然强烈。
虽然新房市场在经历了一轮调价风潮之后尚处于观望状态,但较易受到境外人士青睐的上海高档二手房市场却开始呈现出“回暖”。据信义房产分析人士介绍,许多境外投资者对于人民币升值非常关注,对于这类群体而言,未来几年内供应量会继续加大的中低档物业投资性能不高,具备稀缺性的高档物业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利好条件,便成为该类群体眼中的“香饽饽”。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汇率只是国与国之间的币值关系,楼市价格变化主要受到本国的经济影响,但房地产行业仍会成为货币升值受益者之一。“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以人民币标价的土地和房屋资产价格,会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断增加而愈发具有吸引力。”信义房产分析师认为。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人民币升值预期空间已经明显缩小,对于注重于境外租赁者的高档投资物业来说,同样会受到美元贬值的“威胁”。“如果市场需求量有所缩减,对于高档物业市场会有影响。”仲量联行中国研究部总监何恩凯说道。(记者 唐文祺)
职场 外籍高管要求改领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扬,人民币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凸显,这对职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广东的很多企业外籍高管或者港人白领纷纷要求改变原来以外币结算薪酬的方式,改为领取人民币。
在深圳科技园某企业工作的技术专家弗兰克,近日找到公司的财务部,要求按照当前的汇率发放工资,把每月支付给自己的美元工资及时兑换成人民币后再发给自己。“我一个月的工资要是晚一个月到银行去兑换,差不多要白白损失2000元人民币。”
弗兰克告诉记者,在来深圳工作前,与公司签的合同中规定,工资都是按照美元支付的。可自从去年来到深圳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就不断波动,今年人民币升值更是一路小跑,发到手里的美金开始持续贬值,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是突破7字关口,为避免损失,他只好要求工资领人民币。
招聘网站——中国人才热线的一位张姓经理告诉记者,目前深圳的外籍员工主要是外资企业的高管或技术人员,分布在金融、贸易、高科技等行业,他们的月收入折合成人民币动辄数万乃至十几万元,原来美元强势时,他们求职时普遍要求“薪酬美元结算”;而现在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如果还是用外币结算,很可能每个月要损失几千元人民币,所以他们的求职要求现在一般都是“以人民币结算薪酬”。
这种现象在珠三角其他城市也有发生。东莞企石镇一家日资塑料品生产企业,包括总经理、厂长等在内的3名高管是日本人。总经理岩崎郎告诉记者,为避免汇率波动对个人收入产生影响,他们公司薪酬的支付方式最近已经统一为:工资在日本用日元支付,而在中国发给每个月5000元人民币的生活补助费。
记者注意到,由于人民币的不断走强,曾经在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几乎可以与人民币通用的港元也逐渐受到冷落。靠近深圳罗湖口岸的一些商场、饭店纷纷贴出标志:人民币兑换港元1:1.11;而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如果遇到乘客给港元硬币,则干脆拒收。(据新华社电)
理财 挑战百姓理财智慧
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轻松“破7”,以6.9920创下2005年7月汇率形成制度改革以来的新高。
一年前,你手中的1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7730元左右,剔除利率因素,如今等额的美元资产已经“缩水”一成以上。对于拥有外汇资产又期望其保值增值的百姓来说,人民币汇率走进“6时代”,挑战着他们的理财智慧,更考验着他们的理财眼界。
每到人民币出现一波持续快速升值,商业银行就会迎来结汇的“小高潮”。不少人急着把手中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以此来减少美元贬值的损失。
民生银行外汇理财师陈红华表示,对于没有短期外汇需求的人来说,结汇是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已经放宽了外汇兑换的相关政策,国内居民每年可兑换不超过5万美元,而且手续简便,应该可以满足客户一般的出国使用需要。
经常出境的“空中飞人”们,或者因为留学、出国旅游、海外定居等情况而有外汇需求的人,一般都会在手中保留足量外汇。对此,陈红华建议,由于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美元的,客户可将美元兑换成欧元、日元等外币,或通过各外币种之间的买卖赚取收益,借此实现外汇的保值增值。
不过专家们同时提醒,目前美元对欧元汇率的单边走低只是相对的。一旦欧元持续升值影响到出口,上述趋势极有可能出现逆转。因此,通过转换币种实现保值增值,除需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外,还需时时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以便及时“转向”。
不愿意把手中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又担心人民币汇率走高令个人资产“缩水”,许多精明的投资者开始选择“借船出海”,通过层出不穷的QDII产品把握来自全球的投资机会。
“有研究表明过去20年投资美国股市的平均年回报率为12%至13%,大大超过了人民币自汇改以来年升值5%至6%的水平。”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零售银行业务产品部总监梁展霖说,即使人民币未来仍有升值预期,但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短期的汇率波动不应成为影响中国投资者投资海外市场决策的因素。”
在梁展霖看来,美国、欧洲和日本占据了全球资本市场90%的规模,如果投资组合中没有这些市场,无疑会错失90%的投资机会。“投资中国以外的市场,不仅可以扩大投资面、增加投资机会,更有益投资组合多元化,以及风险的调整和收益的优化。”梁展霖说,这符合“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金律”。
实际上,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在升值,但相对包括欧元、澳元、瑞士法郎、新币等许多货币都在贬值。理财专家建议,中国投资者通过QDII投资海外市场时,可以选择非美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