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控制 » 正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链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基于质量安全的视角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5-09  
     摘要: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农业产业链管理运作较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其猪肉产业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运作和管理经验。本文基于质量安全的视角,从组织、信息和物流三个不同层次对其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进行阐述,并提出对中国猪肉产业链管理发展的启示。 澳大利亚是猪肉的净出口国,良好的猪肉质量安全信誉为它在国际出口市场上赢得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先进的产业链管理正是其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猪肉产业链管理是将生猪的育种、育肥、屠宰、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中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过程。猪肉产业链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猪肉的溯源,保障猪肉质量安全。澳大利亚紧密的组织连接模式,准确、快速、灵活的信息交换机制,以及高效安全的冷链物流体系是中国在探索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产业链管理模式中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 一、澳大利亚猪肉产业现状 澳大利亚生猪年屠宰量为500万~600万头,猪肉行业集中度较高,前十位屠宰加工公司的屠宰量占全国60%以上,其最大的猪肉屠宰加工商“QAF Meat”年屠宰量超过100万头,占全国的近20%。澳大利亚生猪养殖、屠宰和加工都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美国肉类出口联盟(U.S.Meat Export Federation)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表1),与其他向新加坡出口猪肉的国家相比,澳大利亚的猪肉在新鲜度、价格、干净/绿色环保、质量、生物安全和质量保证六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北美洲和欧洲出口到新加坡的猪肉在前四个方面不具备优势,而亚洲出口到新加坡的猪肉则在后两个方面不具备优势。根据FAO数据库2002—2004年贸易核心数据库数据测算,2002—2004年,澳大利亚的猪肉年平均出口额达1.7亿美元以上,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国际市场竞争力强。 二、基于质量安全的澳大利亚猪肉产业链管理的先进经验 生猪育苗、饲养、屠宰加工和零售的全程控制以及先进的产业链管理保障了澳大利亚的猪肉质量安全。以下分别从组织、信息和物流三个层面阐述澳大利亚猪肉产业链管理的先进经验。 (一)紧密的组织连接模式 产业链各环节间的组织模式按照由松散到紧密的程度可以分为市场交易、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联盟和纵向一体化共五种类型(戴迎春,2003)。作为产业链的源头,养殖户与屠宰加工商之间的组织模式是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关键,二者之间采用较为松散的组织模式将从以下三方面对猪肉质量安全产生影响:一是由于公司与养殖户之间缺乏严格的契约约束,二者间很可能产生信息不对称,交易时养殖户发生逆向选择、隐瞒生猪的质量安全问题的风险增大,猪肉质量安全易存在隐患;二是由于公司难以对猪肉质量安全进行全程控制,公司未控制到的关键点易产生猪肉质量安全隐患;三是由于公司对养殖过程的监督成本较高,公司将倾向降低对养殖户监督的力度和广度,进而导致猪肉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而采用紧密的组织连接模式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内化监督成本,增强对生猪养殖的全程控制,从源头上较好地保障猪肉质量安全。 澳大利亚养殖户与屠宰加工商之间最主要的组织连接模式是合作社/经济合作组织和联盟,随着行业的发展,联盟正逐渐替代合作社/经济合作组织成为更主要的组织连接模式。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澳大利亚的生猪多由大中型的养殖基地和养殖农场提供,养殖户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和规避市场风险的需要结成了一系列合作经济组织,以合作经济组织连接下游屠宰加工环节;由于公司与代表养殖户的合作社/经济合作组织有着良好的契约关系,二者之间发生信息不对称的几率大大降低,公司更可以将对养殖户的监督成本转嫁给合作社/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对养殖户的监督力度,而经上下游整合而成的联盟形式可以较好地实现公司对养殖过程的全程控制,从源头上更好地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故合作经济组织又向更为紧密的联盟发展过渡。 澳洲猪肉公司(APL)2003年3月出具的猪肉产业回顾报告将澳大利亚的联盟模式分为五种主要的类型:第一,生产者联盟(横向);第二,生产商、加工商和零售商的纵向联盟;第三,烟灰石地区农场(pipe-stone farm)的联盟模式;第四,网上虚拟的、现实非虚拟的买方或卖方联盟;第五,生产者合作联盟。其中烟灰石地区农场的联盟模式适合中小型农场的进行组织优化,很具特色,其核心是养殖者投入资源(包括物质、资金等)成为股东,设立中央育种机构(CentralBreederUnit),以合同聘用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运作,形成股份制公司的模式(图1),同时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a11 in/all out)”的养殖方式,以保障生猪养殖过程远离各种传染性疾病。 这种体系的优点在于,第一,分散的养殖户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从规模经济中得到好处;第二,成员可以较好地利用小规模养殖户难以使用的先进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更好地保障生猪的质量安全;第三,股权制度保障了养殖户的所有权,同时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第四,管理层和养殖户各司其职,管理层负责具体事务,养殖户则专注于养猪。 昆士兰的伯内特联盟(Burnett Pork Alliance)是Pipestone体系的典型实施者之一,该联盟由三个生产商和一个加工商组成,组织结构如图1所述,生产商与加工商签订销售合同,生产商负责生猪养殖,斯威客培根屠宰加工公司(Swickers Bacon Factory)负责屠宰,股东们主要的任务是交流、计划和决策,管理层则负责而组织员工和购买机器设备。 (二)准确、快速、灵活的信息沟通机制 猪肉产业链包括了从饲料、兽药的生产经营,到种猪、仔猪、育肥猪的喂养,再到生猪屠宰加工、猪肉产品销售的全过程,猪肉质量安全信息难以快速地在上下游企业之间传递,猪肉产业链中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明显,而产业链的内部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直接影响了食品的质量安全。 在整个猪肉产业链上,零售商在掌握较多的市场、价格和消费者需求信息的同时迫切地需求猪肉安全信息,养殖户在掌握较多的猪肉质量安全信息的同时迫切地需求价格需求信息;整个产业链成员间有信息交换的需求和利益驱动力。加强成员间合作,建立通畅而准确的信息共享机制将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进而从信息的层面为保障猪肉质量安全打下基础,使整个产业链成员达到共赢;另一方面,使用高效、灵活的信息交流工具也可以更好地保障猪肉质量安全。 1.准确、快速的信息沟通效果 澳大利亚食品产业链的信息沟通准确性高,时效性强。从信息沟通的内容上来看,澳大利亚食品产业链成员对质量信息的关注程度很高,分布在质量安全信息交流上的人力资源较多,质量安全是产业链所有成员共同关心和关注的问题(Christine Storer,2006)。从对沟通内容的满意程度来看,相关学者对链上成员的调查表明,各环节成员对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时效性、更新性和内容的深度、广度酌满意程度较高,澳大利亚食品产业链信息链的信息共享程度和交换频率、通畅性都接近满意。 2.灵活的信息沟通方式 澳大利亚食品产业链的信息沟通方式较为灵活,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采用不同的信息交换方式,信息交换的方式主要有: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报告、例会、电子数据交换、企业内部网络等。电话因方便有效成为使用最为频繁的媒介之一,问题刚刚出现时成员之间一般先用电话交流,问题持续出现一段时间后,成员定期举行一些例会来进行面对面的探讨;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逐渐成为信息交换方式的主流,由于电子文档和信息的共享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交易双方都更愿意使用E-mail进行安排的确认,E-mail的使用迅猛增加;电子数据交换以及企业内部网络的使用也在不断地增加。企业之间除了正式的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的交流外,每天还进行灵活的信息沟通,问题出现时随时进行交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三)高效安全的冷链物流体系 猪肉冷链物流是指猪肉的屠宰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猪肉质量的安全,减少猪肉的损耗,防止猪肉的变质和污染。高效安全的冷链物流是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1.严格的冷链物流体系标准 澳大利亚政府一贯重视冷链物流的建设,在农产品冷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早在1999年,由澳大利亚综合物流网络工程(Integrated Logistics Network,ILN)和澳大利亚运输协会(Australian Freight Council Network)共同出资,在南澳大利亚政府的管理下澳大利亚启动了质量物流计划(Australian Quality Logistics Project,AQL),并由澳相关政府部门的检验检疫机构审核后共同制定了一系列严格而全面的冷链物流体系的标准,标准涉及产品规格的说明、质量的规格说明、时间和温度标准图解、产业链质量执行标准和产业链成员履约协议五个主要的方面(表2)。澳大利亚政府详细的冷链体系标准是猪肉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2.高效安全的出口冷链 根据FAO数据库测算,澳大利亚的猪肉目前有50%—60%用于出口,为了准时将猪肉安全地送至出口市场,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澳大利亚政府重点建设出口冷链。参加AQL试行计划的猪肉出口商GWF-Pork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台湾省等,出口的猪肉几乎全部采用最为快捷的空运方式。以出口新加坡市场为例,猪肉运送到新加坡机场,开舱门卸货、运送到机场冷库、储存在机场冷库、集装化设备装货(ULD)、装箱至冷冻车、运送至客户所在地、卸货并装入客户所在地冷藏设备、简单加工(如有需要)、装入冷藏货车、运送给零售商直至卸货并储存,共12个环节,时间只用15.5h,效率非常高;航空空运公司提供专门的飞机冷柜空运物流服务,猪肉运送全程都保持在0~4℃之间,符合冷鲜肉的运输标准。在安全高效的冷链保障下,澳大利亚出口到新加坡的猪肉质量安全、健康营养,因此新加坡政府授予八种澳大利亚猪肉“更健康的选择”称号,这也是首次有猪肉在新加坡获此殊荣。 三、对中国猪肉产业链管理的启示 1.鼓励农户发展规模养殖 规模养殖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便于对质量的监控,减少分散养殖给生猪质量安全带来的隐患,从源头上降低生猪质量安全的风险。 2.鼓励合作式经济组织的发展 由于中国大部分的养殖户仍处在小规模养殖的阶段,养殖户家庭成员的收入也远低于城市居民,财力有限,故可以尝试在农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江苏、上海、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的农村发展股份制联盟(合作社)的组织形式;而在内地等大部分农村推广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加强企业对质量的全程控制,保障生猪质量安全。 3.加强产业链成员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各环节成员应针对质量信息的交流分布更多的人力并提高质量信息交换的频率,将质量安全作为信息交流的重点,形成信息快速响应机制,便于在质量安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沟通和解决问题。 4.加快冷链物流的发展 建立和健全冷链物流的相关标准,同时加大对冷链物流的资金和技术上的投入。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季晨 杨兴龙 延边大学农学院 王凯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