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控制 » 正文

不要因为“ 三鹿奶粉事件”断了民族工业的奶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9-24  
     一个原本99.99%的人都不知道的化工名词“三聚氰胺”,竟然在一夜之间成为90%的中国人眼前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了,充斥着网络、报刊、电视各种媒体,堵塞了我们的视听。

    像伊利、蒙牛这样巨型牛奶企业,我相信他们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是不想在产品质量上出现任何问题的。因为这些行业是所谓充分竞争的行业,他们的企业家是有过硬的营销知识的,否则是不可能把企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的。毫不客气的说,那几位企业家都是“人精”!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连我们这样的平头老百姓都清楚:产品质量对企业声誉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牛奶的生产是有比较长,比较复杂的流程的。想想看,在牛奶被挤出来之后,养牛的农户卖给那些收奶的,收奶的要卖给牛奶企业派出的购奶的采购员,采购员当然是完成一定的企业下达的任务的,对收购的原奶也是有一定质量要求的。一袋奶粉、一盒牛奶生产出来,是有许多工艺的,其中牵涉的人也比较多的,为了所谓的产品质量达标,奶制品要求一定的蛋白质含量。本来的牛奶蛋白质含量达标了,但是有人往牛奶里掺水,稀释了,不可能去加安利的蛋白粉吧,就只要加些不容易查出来的似乎又没啥毒性的三聚氰胺了。

    问题在哪?对,问题就是监管。企业对原材料、产品质量的监管,生产的某些环节的监管存在缺陷。企业是这样,国家也有一定的问题,什么免检制度,本来就是不合适的。当然,这其中的原始动机就是为了追求超额利润的最大化。监管要投入成本的,提高奶的纯度(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可以这么理解)要成本的,有人就会想方设法来“降低成本”,也就有了歪门邪道的办法。

    这个和国家的政策,或是高层的导向有关。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有乱舞大棒的嫌疑?其实不然。我们国家的各级政府,尽管国家有节能减排、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等一些政策,但是省市区县镇乡各级政府莫不是在追求GDP最大化(相当于企业追求的利润最大化),而对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各类地下管网建设、医疗投入、教育投入等的需要,却有意识无意识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也是为了减少建设成本。而监管全都到位了吗?如今各方面的监管在不断完善之中。既然国人对于各级政府的类似举动没有穷追猛打,却对一些好不容易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民营企业大打出手,是不是有拣软柿子掐的嫌疑?这样欺软怕硬也不属于中华传统品德的范畴吧。

    奶粉事件当中,公众很不满意的还因为加三聚氰胺似乎是乳制品行业的“潜规

    则”。这是什么?这是诚信的问题,如果属实,是整个行业在联手欺瞒国人。国人现在对诚信缺失已经是深恶痛绝了。看看老牌帝国主义吧,尽管他们满脑子生意经不讲人情,但是他们在诚信、在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很严肃很严格的,所以他们有大量全世界都耳熟能详的百年老字号。而我们国家很少有。

    我们希望我们的民族工业也创出百年老字号,一方面企业要争气,不能总是小家子的只看重眼前多挣几个零子儿,在产品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而要立足诚信、扎实把好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国人对我们的民族工业要爱护,就像老子对儿子一样,儿子犯错了,可以打可以骂,但是不能一棒子打死,之后还要当儿子对待。满中国都是雀巢、达能之流,我们心里的滋味也好不起来。当帝国主义在眼见我们的民族企业倒下了,占领了市场掌握了定价权之后,是不会再忍心不提价的,到时候,我们国人的荷包也就会更快的蔫下去的。

    也许,奶粉事件和三聚氰胺会是我们国家食品安全食品工业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这要看我们是否能好好做,把这件坏事变成好事。

    首先,国家质监部门要和企业一起自省,不要老说企业有意乱整,好像自己没事一样,加三聚氰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而国家质监部门的公务员们拿工资那是很长时间了,早为啥不查?小学生都知道要防患于未然,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有些人总是日常不把关,等事情整大了整坏了,开始出来公正执法了,是不是想闹出些新闻好上电视出镜头?这些公务员难免渎职、玩忽职守之嫌!要是他们从中还得到过好处费封口费,那就难逃贪污之罪。这一点,国人要注意。企业好歹是靠生产赚工资,平时还做了不少慈善;而这些政府职能部门是靠我们纳税人的血汗钱养着的,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活?

    奶粉事件要是让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清楚自己不能“缺位”,不能拿着工资就是看报纸喝茶传达会议精神,甚至还惦记着“灰色收入”,也是一大好事。

    同样重要的是,奶粉事件要让所有企业都知道: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诚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不只是这次曝光的乳制品企业,其它亦然。尤其是些垄断企业。利用政府提供给他们的垄断资源,却让老百姓受委屈是说不过去的,比如四大国有银行、中国移动、邮局、国有背景的保险公司等等。他们要提供的产品就是服务,其质量较伊利、蒙牛大概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吧。

    日本人靠“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确让他们的国民平均身高、体质有了显著提升。正在富强起来的中国,同样离不开牛奶,既然我们不能总是自己亲手去挤牛奶,尽管伊利、蒙牛们犯错了,我们也还是不要一下子把他们打地上再爬不起来,只要他们真正认错了,踏实改错了,我们还是要喝中国人自己品牌的牛奶。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