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先后在山东济南、滨州、淄博、东营等地进行考察。在考察东营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时,胡锦涛与渔民养殖户亲切交谈,在得知许多农民靠养殖海参过上了富裕生活时,胡锦涛总书记非常高兴并对当地负责的同志说:“山东海域面积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大有可为。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科学开发海洋产业,同时还要保护好海洋环境,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山东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二、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渔业发展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简称2009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加大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充实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内容,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落实村级防疫员补助经费。扩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建设,继续实行休渔、禁渔制度,强化增殖放流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措施。扩大渔港、渔船航标、渔船安全设施等建设规模,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
三、农业部与13个省级政府联合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
2009年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再掀高潮。农业部与北京、江苏、福建、辽宁、浙江、重庆、四川、广东、新疆、天津、内蒙古、山东、河北等13个省(市)级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全年累计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245亿尾。2009年6月6日,农业部与部分省(市)区同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当天全国共举行大小活动上百场,累计投放各种重要水生生物苗种30亿尾,创单日增殖放流之最。
四、农业部启动“渔业安全生产年”、“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
农业部将2009年确定为“渔业安全生产年”与“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在农业部的部署下,各地扎实开展渔业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切实加强渔业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努力构建渔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渔业船舶水上生产安全事故的起数和死亡的人数实现双下降。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服务辐射带动科普下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等工作广泛开展,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湖南实施洞庭湖渔民安居解困工程
2月3日,湖南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解决洞庭湖区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年内解决2300多户捕捞渔民上岸定居和3000多户渔民危房改造,同时解决渔民就业、社会保障、子女上学、减负等困难和问题,渔民安居解困工程深得民心。
六、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作出调整
2月27日,农业部发出《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对伏休制度进行了调整完善:三个海区的休渔时间统一向前延长半个月;定置作业休渔时间由不少于两个月调整为不少于两个半月;休渔作业类型统一调整为除单层刺网和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取消了闽粤交界海域的特别休渔管理区域。
七、我国开始南极海洋生物资源探捕
南极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但我国一直未参与开发和利用。2009年11月召开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和管理委员会第28届年会通过了我国关于2010年派两艘渔船赴南极海域开展磷虾捕捞的申请,两艘渔船已于2009年底启航,2010年1月到达探捕海域。这标志着我国进入对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阶段。
八、第六届国际鲟鱼养护大会在武汉召开
10月26日,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鲟鱼养护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来自伊朗、德国、美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等29个国家和地区及FAO、IUCN等国际组织的近600名中外鲟鱼学者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就鲟鱼资源评估方法、种群现状和管理、保护措施、鲟鱼的未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就鲟鱼的保护与管理形成了《武汉倡议书》。
九、我国最大渔政船“中国渔政311”赴南海护渔维权
3月10日,中国渔政南海总队所辖的我国目前吨位最大、航速最快、设备先进的“渔政巨舰”———中国渔政311开赴南海海域执行护渔任务,为捍卫国家海洋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两岸农渔水利合作交流会召开并发出共同倡议
两岸农渔水利合作交流会于11月5日至8日分别在上海、宁波两地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出席会议并致词,会议就“两岸渔业合作现状与发展趋势”等四项议题进行参访、交流和研讨,并发出共同倡议书,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与深化两岸农渔水利交流的12条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