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饲养管理» 正文

云南畜牧业平稳发展 畜产品价格持续回升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1-27
2009年,随着云南省政府各项扶持畜牧业发展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云南省畜牧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一系列调控政策的有力拉动下,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回升,生产形势不断好转,畜牧业生产整体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据调查,2009年云南省肉类总产量达304.6万吨,同比增长5.7%;禽蛋产量20.8万吨,增长6.9%;牛奶产量48.4万吨,增长8.3%。

一、2009年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一)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市场价格止跌回升。2009年以来,云南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2009年末生猪存栏为2736.2万头,同比增长2.5%;全年生猪出栏为2824.5万头,增长4.5%。虽然在价格较低时生猪存栏增幅出现小幅下滑,但对生猪产业的整体影响不大,生猪生产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从价格方面看,2009年以来生猪价格经历了由连续下跌到止跌回升的价格周期,价格最低时比2009年初下跌49%。进入三季度以后,随着云南省冻猪肉储备、养殖补贴等调控政策成效的逐步显现,生猪价格开始止跌回升。目前,生猪价格已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

(二)牛羊生产稳中有增,养殖效益稳定。2009年末,云南省牛存栏742.5万头,同比增长5.1%;羊存栏877.6万头,增长4%;全年牛出栏252.6万头,增长7%;羊出栏713.4万头,增长9%。在云南省大力发展食草动物政策的推动下,牛羊养殖稳中有增,出栏步伐不断加快,居民肉类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同时,在需求的拉动下,牛羊肉价格持续小幅上涨,保持高位平稳运行。随着牛羊肉生产的发展和价格的稳定提高,牛羊的养殖效益将持续稳定。

(三)家禽生产发展较快。2009年末,云南省家禽存栏为11705.8万只,同比增长7.3%;全年出栏为18371.2万只,增长11%。在养殖政策的推动下,云南省家禽总体生产形势较好,生产发展步伐较快。

(四)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畜牧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云南省畜生产呈现出养殖种类不断增加,品种不断优化的局面。2009年,全省畜牧业生产在稳定发展养猪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和奶类生产。在扶持政策的有力带动下,牛羊肉产量和奶产量快速增长,全省畜禽产品生产中猪肉比重过大,牛羊肉和牛奶比重过小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五)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迈上新台阶。2009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养殖小区和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科技推广不断深入。养殖户的科技到位率、饲养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均得到较大提高,有力地带动了全省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同时,畜产品加工产业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在原有的一批具有一定生产实力的传统肉制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更多极富地方特色的畜产品不断涌现,畜产品创新也取得一定成效,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六)优势区域逐步形成,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大理、昆明奶牛数量、奶产量分别占全省的80%和85%。昆明、玉溪、大理的禽肉、禽蛋产量分别占全省的43%和56%。以曲靖、昆明、玉溪、大理、红河、昭通等地的部分县市为代表的现代加工型、鲜肉型生猪产区逐步形成。随着各地优势畜禽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各地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省畜产品分工合理的局面基本形成。

二、影响2009年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畜牧业生产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2009年上半年,云南省畜牧业生产出现了一定的波动,畜产品价格,特别是生猪价格出现了持续下滑的现象,导致这种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导致生猪消费需求减少,生猪价格不断走低;二是生产能力过剩,市场持续供大于求;三是饲料成本不断上升,生产效益受到影响;四是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到影响,生猪存栏增速放缓。

(二)支撑2009年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从2009年三季度开始,云南省畜牧业生产逐渐恢复,畜产品价格企稳回升并持续保持稳定。支撑生产恢复和价格上升的有利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扶持生产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作用显着。在市场价格持续下滑,生产受影响的不利情况下,国家的各项补贴、冻肉储备等政策有效保护了生猪生产力,稳定了市场价格和养殖户信心。二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供求关系逐渐平衡。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影响的不断减弱,加之猪肉消费旺季的到来,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有效促进了生产和价格的双回升。三是牛羊及家禽生产的持续稳定,为维持畜牧业总体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对策建议

(一)积极落实各项政策,继续巩固政策效应。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2009年云南省畜禽生产稳步发展,生猪价格止跌回升。为巩固政策效应,促进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禽市场的进一步恢复,必须继续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政府关于畜禽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保证各项政策惠及广大畜禽养殖户,为畜禽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二)创新补贴资金使用机制,优化补贴结构。能繁母猪补贴、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补贴资金是国家对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扶持政策,对促进畜禽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市场价格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现阶段的补助发放以广撒网、全覆盖为主,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政策作用有限。应加强补贴资金的创新使用机制建设,结合各地畜禽发展的实际,分配部分资金用于鼓励良种养殖和规模户贴息贷款等方面,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促进畜禽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和质量的提高。

(三)建立调控长效机制,进一步调节产销利润分配。畜禽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价格波动频繁,短期的调控政策难以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因此需加强调控管理,从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等方面加强政策制定和市场监管,建立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促进产业的公平、有序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杠杆,通过对流通销售等高利润环节征收税费,促进产销利润的合理化分配。

(四)加强畜禽疫病防控,降低疫病风险。针对养殖业疫病时有发生,疫病风险始终存在的问题,在疫情相对平稳的时期,也需要高度重视疫病防控工作。加强以人畜共患病为重点的疫情监测,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密切关注各类疫病发生的苗头性问题和动态,对疫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同时,还应借鉴先进疫病防控经验,从打破传统养殖方式入手,通过净化养殖环境、加强动物适量运动等方式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降低疫病风险。

(五)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培植龙头企业。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养殖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实现小规模分散养殖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扶植一批影响力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畜禽生产龙头企业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大生猪精深加工和新品开发力度,创建知名品牌,提高畜禽产品加工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