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料检测 » 正文

洗尽铅华之后的中国乳业格局与现状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2-08  
背景一:中粮入主蒙牛

  7月6日,国内最大食品业央企中粮集团,联合厚朴基金入股蒙牛20%,中粮成为蒙牛大股东。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食品行业最大一宗交易案,总价值61亿港元。原大股东董事长牛根生等一致行动人,持有蒙牛乳业的股权降至15.18%。中粮成为实际第一大股东。曾被评价为跑出“火箭速度”的蒙牛,一向标榜自己的民营身份“体制灵活”,但这个“灵活体制”随着中粮和厚朴基金的联手入股,而开始变得模糊。

  在7月7日的“中粮入股蒙牛”发布会上,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态:不会参与蒙牛经营,没有增持计划。这给了蒙牛发起人们足够的发挥空间。也就是说,尽管出让了第一大股东位置,但是牛根生等一致行动人,仍将经营权握在手中。

  今年4月,蒙牛披露2008年年报,去年亏损9.486亿,超过其2007年全年利润。可见蒙牛承受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从“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开始,蒙牛股价一路狂泄。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的博客停滞在2008年9月17日,自此之后,一直没有更新。他最后的博客说,“面前一条是死路,一条是活路。”事态尚未平息,3个月后,蒙牛OMP事件又爆发。质检总局先称正研究蒙牛特仑苏牛奶OMP物质安全性,随后卫生部确认安全,但认定进口未报批。蒙牛品牌再遭阴云。

  2008年11月,牛根生在某聚会上称公司可能被外资恶意收购,一度激动落泪,并给柳传志、马云等国内企业家发了一封一万多字的“求助信”,寻求现金帮助。

  按照牛根生的说法,蒙牛是一家比较特殊的在香港上市的内地股权公司,股权极为分散,连持股10%左右的大股东都少有。国际上大股东持股低于25%是警戒线,如果低于25%,那么极有可能被恶意收购,而每年的八九月又到了股东集中卖股的时候。

  “与其不知道会被谁暗自买走,不如投靠一个最稳当的靠山,但是蒙牛不得不将大股东地位拱手让人。十年来,牛根生和蒙牛诸位高管辛苦创业,却难守住控股权,这对于蒙牛意味着什么?”招商证券分析师朱卫华说,双方强强联合,各取所需,这也是蒙牛要付出的代价。

  按照牛根生在发布会上的说法,今年3月,双方开始正式谈及合作事宜。但中粮和蒙牛最少开始有合作想法,可以追溯到2008年底,牛根生发出“万言书”后不久。

  外界不少说法都认为,“中粮入股蒙牛”源于宁高宁和牛根生两人的“私交甚笃”———两人都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会员,宁高宁是荣誉主席,牛根生是轮值主席,在2008年比较频繁的交流中,碰撞出了商机。

  对此,蒙牛董秘郭伟昌13日对记者表示,“三胺事件”后,“公司何去何从,董事会肯定讨论过,但是当时基本未提及引入战略投资者问题。”此后,与中粮的合作,“主要是宁高宁和牛根生两人在理念上一致,在合作的讨论上也是一拍即合。”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份,中粮就已经启动了入股蒙牛的实质性步骤。蒙牛乳业曾发布公告称,今年5月1日起,独立董事刘福春进入蒙牛董事会。有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刘福春曾任职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业务策划部及综合办公室,也曾在中粮集团驻美国销售代表处任职,并担任中粮集团粮油部副部长及部长。

  背景二. 恒天然回归:安怡、安满重新上市

  2005年12月,恒天然认购了三鹿集团43%的股份,投资额为8.64亿元人民币。恒天然入股三鹿后,成立了三鹿高端乳品事业部,授权三鹿经营安满、安怡等高端奶粉品牌,运作的实体就是北京安力嘉公司。通过三鹿营销网络,恒天然实现安怡、安满本土化营销;三鹿也借此进入高端市场。但是一切止步于三聚氰胺事件。

  事件爆发后,恒天然收回三鹿手中安满和安怡奶粉品牌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目前,安力嘉公司已经关闭,已被大股东石家庄乳业有限公司申请破产。

  因合作伙伴三鹿深陷“三聚氰胺”而受损严重的恒天然,一直声称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如今总算走出阴影迈出劫后第一步。

  如果一切顺利,恒天然旗下安怡、安满两个品牌奶粉将于7月底重回中国市场。去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恒天然收回三鹿对这两个品牌在中国区的代理经营权,安怡、安满在中国的销售也一度停止。据悉,首次上市的区域将划定为7个城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周边及华南市场。北京则会稍晚些。

  今年4、5月份,恒天然已经与业内资深分销公司签订合同,由其负责“安怡”、“安满”在中国区的营销。之前,安怡、安满一直由三鹿集团在北京的全资子公司——安力嘉乳品(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安力嘉公司”)负责销售,这是三鹿与恒天然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安满”的孕婴乳品系列、“安怡”成人乳粉系列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在东南亚及港澳地区一直占有不错的市场份额。

  恒天然的高层曾经表示:安怡、安满的重新上市是第一步,我们将继续谨慎地在中国寻找新的机会。

  目前,恒天然在中国的业务有四块:奶粉原料(大包粉)国际贸易;黄油、奶酪等奶制品的销售;牧场经营;自有品牌的奶粉成品销售(安怡、安满)。

  其中,奶粉原料的贸易无疑是恒天然现在的核心业务。目前中国进口奶粉的7成来自新西兰,国内市场上的一些著名品牌:美赞臣、多美滋、三鹿、蒙牛、伊利、雅培、达能、益力等都采用的是恒天然大包装工业乳粉。

  不过,因为国际奶价一直在低位运行,新西兰国内奶农和世界各地的奶农都面临着由此带来的困境。相比于原料出口,面向终端市场的自有品牌奶粉则有更好的利润。至于牧场业务,因为奶价仍处低位,除了经营好已有的唐山牧场外,恒天然表示目前并未有披露新的扩展计划。

  两大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中粮入主蒙牛让我们暗示了曾经叱诧中国的标杆企业之一蒙牛如今在无可奈何的战略压力和尴尬之余,选择了出让股权和入主国有靠山的方式来摆脱困境。对此业内着极为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是有中粮联合厚朴基金投下的61亿港元货币支持、有中粮集团的国企身份的公信力,牛根生再次具备了向国内乳业市场发起新一轮挑战的雄厚资本。但如今有了中粮的帮助,蒙牛势必得到较大的改善,恢复得比较快一些。蒙牛在引入中粮后,很可能会下大力气对奶源进行改造。蒙牛壮大后将向竞争对手们发出强有力的挑战,伊利、光明等竞争对手也将面临蒙牛发起的新一轮挑战。

  另外一个观点是央企中粮集团携手厚朴基金,斥资61亿港元入主蒙牛后,未来整合之路更为人关注和担忧。毕竟中粮以建全产业链为名,将居于垄断地位所获的巨额利润,投入乳业,不仅有碍行业竞争,且辜负国家对其期望,在食品行业上演的“国进民退”交易金额如此巨大,创下了国内本行业之最,对市场的自由竞争并没有多大裨益,而且很可能陷入逐渐获利甚微的尴尬之中。

  著着有《中粮命运》、《谁人不识宁高宁》的财经作家韦三水就质疑,宁高宁的言行表明了今后蒙牛的经营管理要按照董事会的意志行事。这是不是会最终导致两者之间的“冲突”?缺失了牛根生和固有竞争优势的蒙牛,还能继续驰骋乳制品行业吗?如此的话,一向看重利润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宁高宁与中粮,还会继续投资蒙牛吗?

  蒙牛归入中粮旗下,由最大民营乳业企业,摇身一变成为央企阵营企业。这被很多人解读为草莽出身的蒙牛,终得荫庇,有望获得更多发展空间与资源。但也有业内人士对中粮在管理、体制、国际化方面对蒙牛的影响,并不看重。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崑冈表示,他“看淡”这笔交易。宋崑冈:“我对这件事看得很淡,无非是大股东由张三变李四,蒙牛还是蒙牛。有人硬说中粮收购,能对蒙牛和行业有多深远意义,我实在看不出来。”

  根据中粮与蒙牛协议,中粮将派驻3名非执行董事进驻蒙牛,目前名单尚未公布。为蒙牛开疆拓土的元老们,能否与央企职业经理人相处融洽,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宁高宁:“我希望能够通过董事会成员,在发展大方向、政策方面,对公司健康发展产生影响。通过董事会推动蒙牛和中粮在业务上的合作。”

  恒天然之所以选择回归市场,是看到了中国乳业市场环境在政府大力度的整理和梳理之下,民心回暖,行业自律,利势十分看好的情况下选择的战略拓展。和蒙牛的出卖股权给我们的共同启示实际上很简单:一切都过去了,出来混的,该还的都还了,下一步迎接的都是希望和新的挑战。

  两个在三聚氰胺事件中(除了直接当事者三鹿之外)受到损害和震荡最大的的企业,在满腹无法诉说的苦衷和尴尬之下,最终以积极的方式选择了战略前进的步伐和节奏,也最终标志着三鹿事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告一段落,大的战略影响已经告罄,中国乳业未来进入新一轮的行业竞争和市场环境中了。

  消费者:爱有一点苦涩

  去年9月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奶产业有史以来爆发的最严重危机。一年来,失去免检品牌,中国名牌等荣誉的奶企业低调应对,谋求重振大业,以蒙牛,伊利,三元等为代表的中国奶企业,以更积极的姿态应对外国企业的挑战,不断提高乳品质量消除消费者“恐奶心理”,中国奶产业开始逐渐触底反弹。

  随着乳业市场的逐渐回暖并且势头与日俱增,消费者逐渐淡化了过去的不快、抑郁和恐慌,一切开始回归原来平静祥和的样子。包括中国乳业、经销商、奶农以及消费者都不愿提及那个三字打头的工业原料名字,但大家都清楚,淡化不代表遗忘,深埋在内心深处也是一种难言的苦楚。中国乳业,洗尽铅华和浮躁,一切才归为平静,才会从喧嚣中找到宁静和自我。中国乳业在这场深重的危机中损失最大的是消费者的信心产生了强烈的动摇, 这个信心的恢复要很多年才能逐渐稀释,而且还会因为一点小小行业信息而产生波动。毕竟这个事件对中国人影响太过深远了。

  恨得深,说明爱的迫切。不管经过多少震荡和波折,中国的老百姓确实不能长时间离开牛奶。这也是中国乳业对未来有信心的最大底气吧!这也是中国消费者最终能逐渐淡化这次的震撼,真正的相信政府的根本原因吧!需求是最大疗伤的偏方,改善是最佳的途径,所以哪个企业做得好,谁就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支持和拥趸。消费者对乳品的爱会逐渐升温,尽管这有点苦涩。中国乳业经历这次浩劫之后,一定会深深明白,食品安全是社会最为关注的大事情,谁疏忽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品牌永远不会为王,在质量面前,它脆弱的一文不值。道德和诚信是社会最为认可的王者规则。

  恢复消费者信心无疑是最难的事情,在“外国奶问题少,国产奶有点靠不住”的观念影响下,说服国内消费者不容易。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副主任尹成杰在2009乳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说,现在乳品企业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展示和宣传优质乳制品,一些地方开展万村千乡工程扩大乳制品消费,提高消费信心指数,对消费者信心的恢复都很有效果。蒙牛特伦苏奶经历OMP事件后进行了广告宣传大变脸就很管用,作为国内最高端的液态奶重新被消费者认可,可见传播依然是可以改变形象的。另外,区域性品牌乳制品成为很多中低收入消费者的首选,给很多中小企业留下了广阔空间,纷纷转向生产短链产品如巴氏奶,在服务上打“精细牌”,开展送外卖业务,增强了消费者对这种城市型鲜奶消费的信心。

  未来乳业格局分析

  2009年9月11日,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刚好一周年的时间里,我国乳业经历了国人“恐奶”、乳业老大蒙牛和伊利一度濒临资金链断裂、三鹿宣布破产倒闭,以及《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相继出台等过程。可以说发生了许多“意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行业并没有如之前行业所猜想的一蹶不振,而是在不到一年时间重新振作起来;伊利、蒙牛、光明三大乳企巨头仍然稳坐前三位置,行业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强大的行业规范和政策扶持,令业内感叹我国乳业凤凰涅槃重生。过去我们很多人的担忧和猜想常常过于悲观,这个事件中,震荡和思考是深层次的,表象上看,除了三鹿彻底消失之外,格局没有大的改变。

  四大预言破产,三大乳企稳居前列,销售额涨回原位

  一年后,人们又开始拿着吸管喝牛奶了,不管他们内心是否依然担忧。不管是官方数据,还是上市公司年报或消费者信心调查,都显示经受“三聚氰胺事件”打击后的中国乳业已经基本恢复 “元气”。最让人意外的是,当初危机来临时的四大预言一个都没有兑现,而整个行业的恢复过程却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预言一: 2009年将是行业洗牌之年

  2008年11月,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独善其身的两大二线品牌飞鹤、三元先后高调宣布,分别以1.6亿元和1.3亿元的价格竞得央视重点广告段和黄金广告段。央视广告招标会历来被看成中国行业景气的风向标,由此,外界认为:伊利、蒙牛、光明三大乳企巨头一统天下的时代可能终结,2009年乃至今后的几年都将是中国乳业的洗牌之年。

  尽管2009年还没有完全过去,但传说中的洗牌似乎不会到来了,伊利、蒙牛、光明仍然“霸占”着三巨头的交椅。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陈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整个行业还没有出现大面积洗牌的现象,市场格局基本不变,只是在细分市场上结构有稍微的调整。如奶粉市场中,原本三鹿所占有的18%市场份额被其他品牌瓜分;伊利的奶粉业务发展很快,市场份额由之前的不足10%发展到现在的13%;光明也逐渐把奶粉这块业务当成支柱业务在发展。液态奶老大蒙牛的市场份额稍有下降,但仍然处于第一的位置。同时,三元和飞鹤的发展也很快,但相比第三名光明仍有不小的差距,暂时无法撼动三巨头的地位。

  预言二: 三巨头未来两年都将亏损

  2008年9月22日,“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中金公司立即下调了三大乳企的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报告称,危机除了重创乳企公司的销售外,还将增加其未来的营运成本,退货、库存滞销将引发大额会计计提;危机公关增加费用开支;乳品需求下降推高营销投入;从紧监管提高生产成本。因此,中金公司预计

  伊利、蒙牛、光明乳业三家上市公司2008年~2010年将连续亏损,从而给予三公司“回避”的评级,并采用2009年1倍的净资产价格作为公司股价的安全底线。同时,摩根大通也预期,蒙牛乳业的业绩将在未来三年遭遇滑铁卢,2009年和2010年预计净亏损。

  2008年,乳企上市公司中,除三元股份)外,其他均为亏损,但今年上半年这一情况就发生了改变。伊利今年上半年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117.57%;蒙牛乳业上半年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13.55%;光明乳业上半年净利润4533.54万元,同比下降67.8%。三大乳企都实现了盈利,销售额恢复的情况整体向好。事实上,三家公司去年股价大跌时,最低价格也没有跌破每股净资产。

  预言三: 三元将领跑中国乳企 进入三强

  去年底,三元股份董事长张福平曾放出豪言——“三元要进入中国乳业的前三名”,2008年业绩披露后,三元股份盈利4000多万元,成为唯一一家盈利的上市乳企,加上二级市场股价的良好表现,由此业内开始认为三元已经成功实现“上位”,或将领跑中国乳企。特别三元是收购三鹿后,更增加了上述一预期实现的可能性。

  目前,三元还未进入前三强,与“老三”光明乳业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截至今年6月30日,光明乳业总资产42.63亿元,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38.52亿元,而三元股份总资产只有16.66亿元,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11.34亿元。此外,前三强乳企都是全国布局,三元股份的战线也只在北京及周边省份,而奶粉产品在收购三鹿后,今年4月份才正式铺货,还未见成效。

  在上半年的业绩较量中,三元股份不但没有“领跑乳企”,还因为投入三鹿的费用猛增,营业利润基本没有了,3673.43万元的净利润中,有95%来自公司投资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的投资收益,如果单看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还是负数,短期内挤进三强是没希望了。

  预言四:中国乳业将一蹶不振

  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来势凶猛,当年10月我国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由正常情况下的70%、80%骤降至个位数,奶产品滞销迅速蔓延至液态奶,甚至其他奶制品,行业形象几乎毁灭,相关部门还撤消了伊利、蒙牛、光明液态奶名牌称号。我国乳业面临着空前的行业危机,进口奶粉品牌迅速成为主流,市场份额扩展至9成以上。当时,伊利、蒙牛乳业、光明乳业的股价也一落千丈,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都跌至底谷。

  事实上,早在去年底的时候,中国乳业将一蹶不振的预言就被推翻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市场份额已开始出现恢复的迹象。乳制品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今年前5个月,行业工业产值已恢复至“三聚氰胺”事发前九成的水平,1~5月产值622.8亿元,同比增长5.82%,至少出现了缓慢的正增长。截至目前,根据媒体对各个城市消费者市场的调查,三聚氰胺事件对消费者造成的心理影响基本消除,对奶产品的消费已恢复正常。不过,消费结构仍有变化,消费者开始偏向于高端奶、酸奶等产品的消费。正是这种结构的变化,导致乳企的销售量还没完全恢复,销售额却基本恢复到事前水平。

  业内分析 :行业重振背后:政府扶持+消费需求

  危机中的四大预言皆没实现,我国乳业也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恢复迅速,根本的动力是什么?笔者认为,政府扶持起了关键性作用。

  2008年11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2008年、2009年及2010年的行业发展做出了要求和规定。

  最重要的是,除了对行业的各种标准化规定,规划纲要还对重塑消费者信心提出了三大措施。一是及时公布信息,二要维护消费者权益,三要普及乳制品知识。几条紧急措施执行下来,对消费者信心提升有很大帮助。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一年内,中国乳品企业总数已从730家增至832家,不降反升,彰显了投资者对中国政府的巨大信心。从一侧面看,三聚氰胺事件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国家还出台政策,要求奶制品行业加大对奶源的投入。我们知道,上个世纪90年代,像蒙牛这样的企业大步发展时,上游投入远远跟不上市场的投入。现在,在国家政策的约束下,行业产业链的连接也是一个大趋势。可以这样说,国家对乳业的扶持和规范让整个行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但出现恢复的根本原因还是市场的刚性需求。

  目前,我国的人口对奶产品的需求是刚性和巨大的。虽说去年事发时,短时间内掀起全民喝豆浆热,但豆浆与牛奶毕竟不能完全替代,最终人们还是要回到牛奶的消费上来,短期的心理影响将很快消除。只不过,消费结构会有所调整,更多的消费者可能会选择档次较高的牛奶。比如蒙牛乳业,在今年年初还遭遇了一个“特伦苏事件”,对公司高端奶市场是一个重要打击,因为蒙牛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液态奶,而特伦苏的销售占据其液态奶收入的20%,但今年二季度,该部分的恢复情况也比较好。三巨头的市场格局没有变化,其中也有消费习惯的因素。不过,目前这些曾经受过伤害的乳品企业,如今在面对媒体时仍然谨小慎微。

  “反弹”中 乳业四强表现各异

  1.起跑不佳的三元

  提到三元股份,不得不想起那个曾经被国人视为“民族英雄”的品牌,但现在这种感觉正渐渐远去。

  去年9月三聚氰胺事发,三元股份因在该事件中“独善其身”,成为二级市场唯一走强的乳企,2008年9月18日起,连续走出6个涨停,后因收购三鹿事项停牌,今年2月16日复牌后继续走出3个涨停。但这种猛烈的势头很短暂,2月18日完成3个涨停之后,是三元股份长达半年时间的高位震荡。目前的股价相比2月17日的价格稍微上涨了4.73%,但同期的大盘却上涨了28.9%。更没想到的是,三元股份在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中,竟有95%来自投资收益。

  对于三元目前的状况,业内存在一些分歧。 行业认为,历史给予三元股份的机会一瞬即逝,而三元股份并没有掌握住。持这部分观点的人士认为,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全国许多消费者都不知道三元这个品牌,事发后,人们知道了这个品牌,这对三元股份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机会。但当时的三元还只是区域性品牌,在营销手段和产能上都无法做出迅速的反应,所以错失了一次良机。现在,随着三聚氰胺影响的消失,消费者对三元的品牌概念也在消失。

  三元股份能把三鹿的接力棒拿过来,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最近几年可能是一个磨合期,要培育市场,没那么快见成果。

  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在这一年里,三元股份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非常快,去年是14.14亿元,今年上半年就已达到11.34亿元。在公司的扩张发展中,只要收入猛增就是有潜力的公司。三元股份之所以营业利润很低,是因为对三鹿的投入费用太大,投资者可以关注三元下半年这部分投入费用,如果有所减少,预计明年,三鹿这部分资产就能带来利润,慢的话估计要3、4年时间。

  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三元未来的成败就押在“三鹿”上了,如果这部分资产整合得好,三元股份就还有机会,整合不好就是负担。

  2.伊利强者仍强

  因为连续亏损,我国乳业第一巨头伊利股份一不小心被ST了,但2009年,伊利打了一场翻身仗,股价和业绩都有突飞猛进的表现,估值优势在行业中显得很突出。业内认为,这应该归功于伊利早已建立的较为完善的产业布局和积极的宣传攻势。

  去年9月份,三元股份连续涨停时,伊利却在连续跌停,但此后走势发生逆转, T伊利今年以来走出阴霾,股价涨幅138.57%,远远超过大盘。

  最重要的是,伊利半年报显示其业绩增长快速,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3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117.57%;1~6月份,主营业务收入122.17亿元,同比增加6.69%。但是,伊利过去两年因为摊销股权激励费用,导致净利润为负,因此今年净利润的增长不能说明问题,应该比较营业收入,这一数据今年与去年变化不大。”

  从伊利的产品构成看,上半年液体奶实现收入77.73亿元,冷饮收入21.17亿元,奶粉及奶制品的营业收入21.2亿元。不过,奶粉的营业利润率为40.71%,高于冷饮的33.41%,总体来看,液态奶收入仍然占了一大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伊利的销售费用为17.99亿元,相比去年的16.41亿元,增加了9.63%,业内认为伊利上半年采取了积极的促销策略。

  伊利是业内产业布局最完善的企业,相比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基本依靠液态奶,伊利是液态奶、冷饮、奶粉三条腿走路。有数据显示,三鹿倒下后,伊利迅速抢占奶粉市场,市场份额已从之前的不到10%上升至13%。

  对于三元股份、光明乳业、伊利三家A股公司的投资机会,业内普遍认为伊利中长期更值得关注,除了明显的估值优势,另一理由是看好公司长达8年的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将来业绩的释放,更何况公司的销售费用较高,若能适当压制,利润增长空间弹性大。

  4. 蒙牛元气上升

  蒙牛9月份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净利润6.619亿元,去年同期的5.829亿元增长13.5%;实现营业收入120.9亿元,同比下降13%。至此,中国乳企国内四家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数据显示,除光明继续亏损之外,其它几家业务基本恢复“三聚氰胺”前的水平。这说明蒙牛结盟中粮,除了短期压力之外,还有更大的战略野心和摆脱三聚氰胺事件带来了品牌阴影,以国有的身份夯实自己的诚信根基。未来蒙牛仍然是中国乳业最具竞争力的乳品企业。

  3.光明乳业发力奶粉

  在乳企中,光明乳业尽管与蒙牛、伊利一起被看成前三强,但蒙牛与伊利是第一阵营,光明乳业只能是第二阵营。在危机和反弹中,光明乳业始终都很“温柔”。

  光明乳业的股价走势自去年见底后,也是一路向上,但反弹的力度没有伊利那么大,今年以来的涨幅为63.27%,与大盘走势基本持平。上半年业绩报告发布后,光明乳业成为唯一一家业绩同比下滑的乳企,净利润4533.54万元,同比下滑67.8%;主营业务收入37.48亿元,同比下滑0.58%。在光明乳业的主要产品构成中,液态奶的收入占到了80%以上。公司表示,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国际市场奶粉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工业奶粉销售收入下降较大。

  三聚氰胺事件中,光明乳业受到的品牌冲击相对较小,所以在恢复过程中,反弹也不那么强烈。不过,三聚氰胺一事后,光明乳业在战略布局上也有惊喜,今年年初公司表示,正式将原本非主营的奶粉业务纳入公司的支柱业务之列。按照光明乳业去年全年73.59亿元的主营收入规模,在奶粉的收入上需达到20亿元以上,才能算是真正的支柱产品,而去年光明乳业在奶粉的收入上只有2.5亿元左右。

  光明乳业的半年报也体现出液态奶的需求有所恢复,但乳制品的总体收入基本持平,略低于预期,上半年高企的销售费用仍然说明公司在采用激进的策略进行品牌重建。

  行业现状比较乐观

  乳企 “换脸”,以求信心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消费者感受到了乳品的“换脸”。一款又一款穿着各色“衣服”的新产品摆满了货架,乳品电视广告力度又大了起来。

  危机迫使不少乳企开始注重品牌研发和创新,差异化的新产品不断问世。在宁夏,去年以来已经有5家乳品企业开始研发新产品,高薪聘请来自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乳品制作专家,生产干酪素、奶酪、蛋白粉等附加值高的乳制品。

  乳业队伍中多了一些崭新面孔。过去一年时间全国增加了100多家中小乳品企业,宁夏亿美乳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该公司总经理陈教美说:“企业还处于爬坡期,但我们研发干酪素、蛋白粉等产品,适应消费者的新需求,现在虽然出口不畅,价格不是太高,但是全球食品价格上涨有助于我国乳业的恢复,最终我们会在国内外都站住脚。”

  一年来,中国乳企的最大“换脸”当属蒙牛。日前蒙牛牵手中粮,被业界认为是拿大股东“宝座”换“明天”。蒙牛集团副总裁姚海涛则认为,蒙牛集团与中粮集团战略合作的真正目的是着眼于长远发展。双方合作后,有利于形成从原料到市场、餐桌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一向低调的伊利也“蠢蠢欲动”,通过签约世博、跨行业合作谋求新发展。

  乳业新面孔再次刺激了消费。毕竟牛奶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老人和孩子离不开牛奶,而且消费者也相信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以及企业的自我约束下,现在的牛奶是安全的。

  调研时,许多终端零售店反馈乳品销量开始加大,销量开始翻番,而且消费者不再那么犹豫和问题多多了。

  练内功造新血,蜕变昭示未来  

  从各家乳品企业的销售数据来看,当前的乳品业整体向好。来自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信息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乳制品行业产值已恢复到“三聚氰胺事件”前的90%。进入9月份,全国各地奶价也出现普涨的局面,蒙牛等大企业鲜奶收购价格又恢复到了“三聚氰胺事件”以前的水平。

  内蒙古、宁夏等地鲜奶收购价格普遍提升,处于奶产业最末端的奶农逐渐摆脱了亏损状态,散户奶的收购价格提高至每公斤1.8元到1.9元,园区奶普遍涨至每公斤2元到2.6元,而最优质的鲜奶已经卖到了每公斤3.7元。由于奶价的上涨,内蒙古、宁夏各大奶牛养殖集中地区到处都是奶农储备玉米青储饲料的景象。

  奶价的上涨刺激了奶农的养殖信心,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全国奶业由于各种原因淘汰损失了1/3左右的奶牛,一度陷入了杀牛,倒奶的最黑暗时期。目前各地的存栏量在上升,一些规模化养殖大户更是积极买牛,希望明年迎来奶产业的恢复性增长。由于市场恢复较快,加上奶农对10月份牛奶进入消费旺季,奶价持续走高的预期强烈,近期一头奶牛的价格比上半年高了两三千元。

  此前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乳业至少需要2年才能恢复过来,但从目前来看,出现了超乎想象的速度。鲜奶价格普涨成了乳业春天即将到来的信号。

  当前,乳品企业所在地仍在下大力气整顿奶站,推动生鲜乳收购站合法化改造。今年前5个月,全国有生鲜乳收购站1.58万个,比清理整顿前减少了4500多个,共取缔流动收奶站3800多个,个体收购站减少了1900个,全国机械化挤奶站达到了1.14万个。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自去年11月至今,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了多次大范围的监测,结果表明,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集约化养殖方式越来越被认可。标准化养殖小区、奶联社、奶农合作社、托牛所和大型牧场数量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把奶牛送进了牧场。未来4年内,内蒙古准备建立2000个养殖小区和牧场,准备将规模化养殖比例由现在的35%提高到60%,散养则由60%下降到40%。各大乳企也迅速行动保证自有奶源。伊利不仅投入巨资打造三大黄金奶源基地,还计划在2009年年底新增20个奶联社模式下的牧场;光明乳业在武汉建立奶源基地,计划砍去5%的散奶奶源,全部实现100%拒收散奶的奶源管理。

  为了确保鲜奶质量安全,企业的收购条件已经非常苛刻,什么奶都能卖上好价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严峻的形势倒逼奶农养殖模式的加速转变,奶农转变成奶业投资人的角色得到认可。目前各地乳品企业或现代化养殖园区依托自身的养殖优势,采取寄养制迅速将周围奶牛资源进行整合,促使周边的养殖户纷纷把牛“存”进牧场,每头牛每年领取3000元左右的“利息”。事实是过去10多年大多数参与养殖奶牛的农户总的算账并没有因为养牛而变得富裕。所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散养农户退出直接养牛的环节,采取强制手段不行,必须采取如“奶联社”模式这样的有效措施确保农民继续参与奶业行业,根本上解决我国散户太多的问题。

  虽然推广集约化养殖方式还有很多困难,但已经越来越被养殖户认可,多数农牧民认识到规模化养殖是方向,但更需政府的引导和资助。石嘴山市惠农区卉丰牧场是目前宁夏养殖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牧场,周边的养殖户争着把牛“存”进牧场,每头牛每年可以领取3000元的“利息”。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奶业处在一个加快发展、提高质量、提升效益的关键时期,我国乳品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但是走出低谷的中国乳业巩固根基尚需根除诸多顽疾。

  奶业发展效益在规模,只有扩大规模,才能提高效益。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的规模小而分散,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70%以上奶牛养殖户的规模不足20头,这种小、散、低的局面目前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当前在政策导向和扶持上,必须加大扶持规模化养殖。

  开发和推广新产品的能力有限,乳制品附加值低,在与洋品牌竞争中劣势明显。现在我国1000多家乳品企业的产品大多集中在液态奶和奶粉方面,多数企业开发高端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不利于乳业的持久发展。

  生产、加工和销售不平衡,实际鲜奶加工量远低于总的加工能力,多数企业仍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有些地方仍在盲目招商建厂,产业重复建设的问题并没有多大改观,仍有新一轮奶源大战的隐患。

  出口形势不利。去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产量出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首次负增长,今年以来进出口形势非常不利。今年上半年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低迷,低价奶粉大量进口对我国市场形成冲击,进出口乳制品数量逆差超过27万吨。外资品牌奶粉仍然掌握着中国高端奶粉市场的绝对话语权。

  三鹿已倒,但是中国奶产业并没有垮掉。“变则通,通则久”,蜕变贯穿了奶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细微环节。蒙牛牵手中粮拉开近期乳品企业重组并购的序幕,促进中国奶产业加快完成自身的优化,整合,进而恢复元气,重新崛起,而这只是中国乳品企业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剧烈变革的一角。一些业内人士分析,中粮进入蒙牛,显示了中央对恢复奶产业的期望,以及重视奶产业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号。

  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在经历战略调整,以期在这一轮的危机中存活下来,在紧锣密鼓地加快建设自己的优质奶源基地,在产品深加工上加大投入抢占先机,采取种种策略,争取在消费者中树立负责任的企业的良好形象。2009年上半年,伊利集团各业务线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报显示,伊利集团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亿元,实现净利润2.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而蒙牛产品销售已恢复90%以上,日收奶量也达到9300多吨。2009年7月,根据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全球乳业公司排名报告显示,蒙牛名列全球乳业第19名,这是中国乳业首次进入世界乳业20强的行列,实现中国乳企历史性的突破。

  《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指出,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与乳制品生产企业盲目发展,产能过剩,争抢奶源,无序竞争,缺乏社会责任感有莫大关系。三聚氰胺事件给中国家庭带来了巨大伤害,也给这个产业的信誉造成巨大破坏,到目前为止很多国家和地区仍然没有解除进口中国产品的禁令。对于很多乳品企业来说,抓优质奶源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国家要求2011年10月底前,乳制品生产企业自产生鲜乳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乳品巨头伊利公司原奶事业部总经理韩玉堂表示,通过在全国建立示范性牧场,伊利扶持了一大批家庭式牧场,未来几年每年将在奶源基地建设上投资10亿元左右,每个牧场扶持100万元左右,谁抓住了优质奶源,谁才能掌握话语权。

  三聚氰胺事件对乳品企业虽然影响很大,但是全国1000多家企业中停产的没有几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企业开始着手生产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在危机中更是觅到了发展的良机。在全国十大牧区的宁夏,去年以来已经有5家乳品企业开始研发新产品,高薪聘请来自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乳品制作专家,生产干酪素,奶酪,蛋白粉等附加值高的乳制品。宁夏亿美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教美是一个在三聚氰胺到来之际毅然投资奶产业的企业家,“中小企业要不走寻常路,我们生产的干酪素,蛋白粉等产品,适应消费者乳制品的新需求,现在虽然出口不畅,价格不是太高,但是全球食品价格上涨有助于我们中国乳业的恢复,最终我们会在国内外都站住脚。”

  内忧外患,奶产业重塑辉煌尚待时日

  去年中国奶牛达到1230万头,奶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奶源大国。从目前的恢复情况来看,中国奶产业开始走出低谷,但是元气大伤之后要想恢复往日快速扩张的辉煌,尚需根除诸多顽疾。

  目前,我国奶产业仍没有完全走出内忧外患的困境,去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产量出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首次负增长,今年以来进出口形势异常不利。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8月份在宁夏牛奶发展高峰论坛上说,今年上半年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低迷,低价奶粉大量进口对我国市场形成冲击,进出口乳制品数量逆差超过27万吨。特别是乳粉进口,上半年进口量已达10.7万吨,超过了2008年全年进口量,直接影响到我国乳制品市场的供需平衡,外资品牌奶粉仍然掌握着中国高端奶粉市场的绝对话语权。另外,液体乳进口也大幅度增加,一般来讲液体乳体积大,货值低,不便长途运输,出口竞争力低,但国外的液体乳远过重洋来到了中国,数量在成倍增长,将要超过我国对港,澳出口液体乳的数量。

  现在,全球经济并未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摆在中国奶产业面前还有三大难关。

  一是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仍然根基不稳。规模化养殖率仅占20%左右,是阻碍我国奶产业保质保量的顽疾,直接导致国产奶竞争不过外国奶,现在很多地方奶牛虽然出户入院但是并未实现统一饲养,未来一段时期必须探索寄养制等模式切实提高集中喂养质量。

  二是开发和推广新产品的能力有限,乳制品附加值低,在与洋品牌竞争中劣势明显。现在我国1000多家乳品企业的产品大多集中在液态奶和奶粉方面,多数企业开发高端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不利于中国奶产业的持久发展。

  三是生产、加工和销售不平衡,实际鲜奶加工量远低于总的加工能力,多数企业仍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有些地方仍在盲目招商建厂,产业重复建设的问题并没有多大改观。三聚氰胺事件并没有出现企业大量倒闭的后果,各地盲目发展奶产业的冲动依然很强烈,一旦完全从低谷走出,仍会重新造成奶源大战。

  一年之后的反思

  一年前,“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了。半年前,三鹿倒掉了。曾伤透国人心的中国乳企这一年走的异常艰难。他们背负着“无良丧德”的骂名蹒跚前行。知耻而后勇,中国乳业在一片质疑和指责中逐步走出泥潭,揩干净身上的泥尘,重新站了起来,回到了正轨。

  经过“三聚氰胺”事件洗礼之后,乳企懂得了把控奶源才能立得住、走得远。“建牧场、控奶源”成了乳业巨头们较劲的资本。

  “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信誉危机虽然逐渐稀释,奶农大部分恢复了养殖信心,广大国民也开始走出了“恐奶症”的阴影,但仍然心有余悸,尚无法完全化解。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曾经对媒体表示,中国乳业在经历危机后要尽快构建责任报告制度,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我国乳业中国乳业经历 “知耻而后勇”的涅槃重生后和一年的洗礼与沉淀后,中国乳业在沧桑变化的进程中变成厚重和成熟起来,洗尽铅华之后,光彩将更加照人。
慧聪网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