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质量控制» 正文

农业部: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3-01
问:近几年,我国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发展趋势和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状况如何?

答: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动物产品卫生安全事关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国家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中央和各地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兽医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兽医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突破。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扎实工作,努力进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不断加大,疫情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兽药行业管理日趋完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水平逐步提高,有力地保护和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发展。2009年,全国重大动物疫情下降到近年来的最低水平;全国动物屠宰检疫率达到90%以上;全国兽药产品抽检合格率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兽药残留合格率达99.5%;全国93.7%的地市、78%的县区和71.7%的乡镇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条件和手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和提高。

但从目前国内外形势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活动领域的拓宽、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的频繁,全球新发动物疫病不断出现。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统计,近年来,全球每年新增一种动物疫病,一些老的动物疫病由于病毒变异、突破种间屏障等因素,也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影响。这些新发、复发动物疫病中,75%是人畜共患病,如禽流感、尼帕病、西尼罗河热等,不仅对发病国家和地区的养殖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对公共卫生安全也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A型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有的是新传入发生的,有的是病毒变异、致病力增强所致。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研判,超前谋划,牢牢把握防控工作主动权。

问: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难点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疫源分布较广,境外重大动物疫情传入风险加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动物产品消费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动物养殖和产品流通方式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难度日益加大;国内动物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融合日益加深,兽医工作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压力日益增加,提高动物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兽医工作国际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国内看,禽流感病毒出现变异重组趋势,口蹄疫病毒同时存在多个血清型流行,重大动物疫病病原污染面依然较大,增加了疫情发生几率;个别地区散发A型口蹄疫疫情,发病畜种和波及范围有所扩大,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部分地区布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狂犬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有所抬头,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从全球看,重大动物疫情不断发生。我国周边多个国家持续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疫情,我国边境线长,口岸通道多,疫情传入风险较大,边境防堵压力大。特别是非洲猪瘟已在我周边国家不断发生,传入风险日益加大。同时,随着甲型H1N1流感在人际和畜间感染面扩大,与原有动物流感发生重组变异的风险不能排除,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不可低估。

近年来,兽医工作在保障公共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国际社会兽医工作发展新理念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比如,提出“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健康”的理念;强调防病理念上兼顾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兽药使用上兼顾保护动物用药安全和人类健康。

问:当前,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难点有哪些?

答:我国动物养殖方式和动物产品消费习惯加大了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难度。目前,我国畜牧业总体生产水平还不高,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还很普遍,我国主要畜禽饲养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全世界50%以上的猪、30%以上的禽、10%的牛和23%的羊在我国。但是,散养方式仍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我国生猪、肉牛和肉羊的家庭小规模分散饲养比例占60%以上,奶牛和蛋鸡散养占40%。畜禽养殖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食用生鲜动物产品的消费习惯,导致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大流通的格局短期内不可能改变。散养户和中小规模养殖场防疫条件较差,防疫措施落实困难。从兽药监管来看,兽药残留仍然是影响动物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兽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落实还不到位;兽药流通秩序仍不规范,兽药使用环节监管较为薄弱。不合理用药时有发生。

我国兽医工作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形势依然严峻、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兽医机构队伍整体水平、手段、设施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兽医工作能力和水平,影响到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

问:今年农业部将如何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答: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农业部党组的总体要求,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工作目标,做好今年兽医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依靠科学、坚持改革创新,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监管各项工作。

同时,要谋划长远,着力构建兽医政策法律、兽医工作、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疫病防控支撑“五大体系”,夯实兽医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创新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管理、兽药监管和残留监控、兽医事务协调交流合作“五大机制”,推动兽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今年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重大动物疫情的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在扎实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及时处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同时,重点推进防治规划制定、区域化管理、种畜禽场疫病净化,强化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外来动物疫病防控。有效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继续抓好强制免疫工作,加强免疫效果监测评价,加大疫苗质量监管力度,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加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工作,扩大监测范围,加大病原学监测比重,加强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完善应急防控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和演练,提高突发动物疫情处置能力。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相关政策。抓好动物疫病防控中长期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总结,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完善疫苗补贴、招标采购、效果评价以及扑杀补助等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完善防控工作财政支持政策和管理机制。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加强对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评估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组织开展项目省监督检查,推动评估进程。制定生猪、肉牛、蛋禽等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规范,完善相关评估细则和指南,推动肉禽生物安全隔离区试点工作。开展种禽场疫病净化工作。以原种场、祖代场为重点,制定完善有关技术标准,启动种畜禽场疫病监测净化工作。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大血吸虫病、布病、狂犬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力度。开展布病区域综合防控试点,实行“重疫区以免疫和检疫为主,轻疫区以检测和扑杀为主,日常管理以消毒和个人防护为主”的防控措施,加大布病免疫力度,强化监测和扑杀措施,力争尽快遏制疫情上升势头。加强重大外来动物疫病防控。不断强化蓝舌病、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疯牛病等外来动物疫病防控,制定完善外来病防控应急预案和技术规范,做好防控技术储备。加强边境地区监测、疫情排查等防控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有效防堵境外疫情传入。

问:在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方面,农业部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动物产品中致病病原、兽药残留直接威胁人体健康,检疫、兽药残留监控等兽医工作,对于保障动物产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十分关键。今年,我们将重点推进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监管到位率,加强兽药质量监管和残留监控,整顿兽药经营环节,推进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切实加大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力度,重点做好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动物产品安全保障工作。扎实开展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加快完善动物检疫范围、检疫对象和检疫规程。强化产地检疫,提高动物产地检疫率。推进动物检疫申报制度,加大检疫申报点建设力度。继续加强动物屠宰检疫工作。强化各类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进一步规范养殖、屠宰、活畜禽交易等场所防疫监管。深入开展兽药残留监控工作。组织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强化畜禽等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加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制定下达《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工作机制,筹备成立农业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专家委员会。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猪牛羊二维码耳标佩戴工作,力争进入流通环节猪牛羊耳标佩戴率达到100%。加快中央数据库建设进度,推动省级数据库建设,完善升级有关软件。组织开展牲畜二维码耳标及移动智能识读器质量监测,加强招标工作规范化管理。2010年底完成种用猪、牛、羊以及奶牛数据采集、传输。

问:农业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兽医工作能力和水平?

答: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动物产品卫生安全,从长远看,要不断加强兽医机构队伍建设、提高兽医工作能力和水平。今年,在这方面将继续推进有关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兽医机构队伍建设。在继续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基础上,重点推进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队伍建设,强化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全面实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加强队伍培训,开展兽医实验室能力考核。进一步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地方改革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促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开展乡村兽医登记和档案信息管理,规范乡村兽医从业行为。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继续落实基层动物防疫经费补助。不断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全力做好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进一步完善执业兽医管理规章制度。推进官方兽医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官方兽医资格确认,制定官方兽医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官方兽医队伍培训。

二是加强兽医工作支撑能力建设。重点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二期规划编制和实施,整合资源,落实科技重大专项,继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强化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投入。全面总结全国动物防疫体系一期规划建设成效、经验和做法,论证完善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二期规划,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出台实施二期规划。组织开展兽医行业财政支持重大政策调研,研究提出与兽医事业发展需要相协调的财政支持政策建议,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兽医行业财政支持体系。着力提升兽医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分析兽用诊断试剂科技调研情况,促进产学研对接。加强外来动物疫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科研项目监督管理,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防控一线。深化动物病原学、免疫学、致病机理等基础研究,积极开展疫苗效力检验替代方法研究;跟踪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变异情况,加强禽免疫抑制病、虫媒病研究,强化种用动物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和推广。

三是全面扩大兽医对外交流合作。继续扩大与有关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维护我国合法权益。完善双边合作机制,加强与有关国家地区合作交流。积极宣传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和成效,推动兽医优势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在国际动物卫生领域的话语权。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