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4人24小时轮流呵护
在云南农业大学的一间简陋屋子里,一头母猪躺在产床上,旁边一头黑色的小公猪正在吃奶,它就是克隆猪。在它们的旁边,有一个红色的保温箱。工作人员王永贤说,那个保温箱就是小猪睡觉的地方。
“7∶00吃奶,7∶15睡觉,7∶40睡着,7∶52吃奶,8∶22睡觉,8∶36睡醒……”在一个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着小猪的动态。王永贤说,从小猪诞生前的1个星期起,他和另外3名学生和工作人员就24小时守护在这里。
室内温度要在25℃左右,克隆猪睡觉的保温箱内温度是30℃~32℃。24小时守护,生怕母猪翻身时压着克隆猪。晚上两人一组,要是有一个人睡着了还有另一人盯着。进出门都要消毒,怕两个“活宝”被病菌感染了。这就是这只克隆猪享受的待遇。
研发:源于猪耳朵上一块皮
第一步,从刚刚出生的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的子猪耳朵上取一块约0.5平方厘米的皮进行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
第二步,去屠宰场采集猪卵巢,从卵巢中抽吸出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培养38小时~42小时后去除卵母细胞上的卵丘细胞,找出已排出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经过去核并除去第一极体,只需要细胞质,这样,容器就准备好了。
第三步,把种子放进容器里,进行细胞融合,用电来激活融合后的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
第四步,提前对代孕母猪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然后把克隆胚胎移植到这头猪的子宫里。这样,融合后的细胞就在子宫里吸收养分并长成生命。
意义:理想的“试药”动物
建立猪近交系的意义在哪儿呢?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魏红江介绍说,近交系动物遗传背景清楚,能为实验提供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实验材料。研究表明,猪在解剖、生理和代谢等方面与人类十分接近,药物代谢、器官大小和功能也基本相似,是极为理想的生物医学实验动物。
近交系克隆猪的另一大应用前景就是异种器官移植。科学家有望能研究出不会产生排斥反应的克隆猪,从而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器官。
“在生活中,我们讲究杂交优势,那为什么还要进行近交研究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版纳微型猪近交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养志教授解释道,这好比炒菜,原料杂七杂八炒出来的菜什么味道都有;原料干净,炒出来的菜就是原料的味道,不会有其他怪味道。
“近交会不会导致猪基因的丢失,造成基因单一呢?”曾养志说,他们存有所有猪的细胞,这样就保存了猪的基因。“冷冻后,就算是很多年后,我们也可以照样复活它们。”
他介绍说,实验室现在总共存有800头份细胞,随时都可以拿出来,让这些细胞生长成一只一只的猪。
背景:近亲交配让基因变纯
据了解,早在1996年7月,科学家就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头体细胞克隆动物———多利。但云南农业大学这只克隆猪和多利不一样,它是一头连续20代同一窝公母猪之间进行交配而生的纯种小黑公猪。说白了,它上面的20代祖先都是近亲结婚。
1979年,云南农业大学与西双版纳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经过反复调查筛选,1980年2月,曾养志在一个偏僻而封闭的拉祜族寨子里考察时,了解到他们从未引入过外来猪种,也不留专用种猪。而是各户轮流用当年母猪生的小公猪作种猪,配种完后就宰杀,来年再轮第二家。最后,他找到一家当年即由他家留种,并由儿子与母亲交配生下一个多月的5头子猪。曾养志连同母猪购回试验站,开始了中国第一个猪的近交系选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