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盛霞种猪有限公司老总王友盛最近很郁闷,不是猪卖不出去,而是猪价实在低。一边是高企的养殖成本,一边是“低廉”的市场价格。记者了解到,我市目前整个生猪养殖业都面临着这样的窘境,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呢?记者进行了调查。 市场:生猪价2月份起出现下滑 每个月,市商务局都会把我市各主要屠宰企业的平均生猪收购价和边猪价(屠宰企业的猪肉销售价)进行统计,并上报商务部。7日,该局负责价格监测的邓科长告诉记者:“据我们监测,猪价从2月就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记者在上报商务部的监测表中发现,以我市最大的两家屠宰场———甲山西环屠宰场、江东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1月份,甲山屠宰场的月平均生猪收购价为11.8元/公斤,江东公司则为12.3元/公斤。 2月份,生猪收购行情急转直下,甲山屠宰场月平均生猪收购价为10.2元/公斤;江东公司掉至10.85元/公斤。 3月份,下跌势头仍在延续,甲山屠宰场、江东公司月平均生猪收购价均为10元/公斤。 4月份以来,这两家屠宰企业的生猪收购价仍维持在10元/公斤左右。而3月29日至4月2日这一周,江东公司的平均生猪收购价甚至降到9.6元/公斤。按照惯例,往年春节过后,生猪收购价格会小幅度下降,但今年的跌幅大于去年同期。 猪价出现下降这一现象,与农产品价格普涨形成鲜明对比,引起了市商务局的高度重视。目前,该局已将月报制升级为周报制,将每周的屠宰场生猪收购均价上报商务部,密切关注市场行情。 生猪价降并未波及猪肉零售价格。昨天,记者走访了市内几家农贸市场,猪肉售价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王友盛分析,一般春节过后,猪肉市场都处于淡季,屠宰企业和销售商都会减少屠宰量和进货量,反映到终端,价格基本维持不变,但不排除后市零售价格会有波动。 企业:卖一头猪亏上百元 市民丁女士还清楚地记得,2008年冰冻雪灾期间,桂林的猪肉零售价最高曾卖到每公斤30多元。当时,全国范围内的猪肉价格普遍处于高位。造成2008年猪肉价格屡创新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前期猪价偏低,加上猪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户的养猪积极性下降,生猪出栏量减少,最终导致供求失衡,肉价飞涨。 桂林盛霞种猪有限公司现有生猪1800多头。老总王友盛回忆,2008年,公司生猪销售价达到过18.6元/公斤,创下了公司最高纪录。可好景不长,2008年以后,生猪收购价开始下滑,直到现在的最低10元/公斤,最高也不过10.2元/公斤。 王友盛说,猪价下滑不要紧,可最受不了的是养殖成本上升,玉米作为猪饲料的主要配方,占猪养殖成本的60%,而玉米价格在不断上涨。现在一头能够出栏的生猪成本价是11.6元/公斤,高于现在的收购价。如果按每头出栏生猪平均100公斤计算,现在每卖出一头猪,公司就要亏160元。王友盛还预计,由于西南地区旱灾影响粮食收成,未来玉米等猪饲料价格还可能上涨,猪价要是继续下跌,亏损更大。 现在,王友盛不得不靠淘汰母猪来控制养殖场内的生猪数量,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母猪已由高峰期的1200头,锐减到目前的400余头。 建议:加大猪肉收储,扶持规模型企业 “2009年,国家搞生猪补贴,全市一共补了25万头。可出人意料的是,据我们统计,全市一共有11.3万户养殖户来领取补贴,相当于平均1户只养了2头猪。”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张冰说,这表明,2008年以后,桂林出现了大量小型生猪养殖户,其生猪养殖总数量与大型养殖企业相当。 张冰分析,2008年,国家采取补贴等一系列调控措施,使养猪户养殖积极性提高,许多小投资者发现养猪有利可图,纷纷加入养猪大军,导致大量的小型养殖户出现。可市场总体消费量并没有增加,现在产能释放,加上广东出现生猪疫情,一些风险承受力差的小养殖户出于对未来市场的担忧,加紧抛售生猪,进一步导致了市场供大于求,使生猪价格下滑。 张冰说,大量散户抛售生猪,一来拉动生猪市场价格下降,二来可能会导致今后养殖数量减少。如此下去,等到今年年中或年底,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生猪价格上涨。猪价要走出涨跌怪圈,最根本的是生猪养殖要“转型升级”,由粗放型向规模型、集约型转变,逐渐淘汰小型养殖户。 据介绍,近日,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将组织我市饲料生产企业、生猪养殖企业、县区主管单位、生猪屠宰企业召开分析会,共同研究和制定应对猪价连续下跌的具体措施。张冰建议,我市在应对猪价下跌中,可采取措施加大冻肉储备,并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实施一定的地方补贴。 市水产畜牧兽医局表示,近期还将对我市各养殖企业的母猪数量、生猪出栏重量进行严密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