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磷由于其独具的消化-吸收-代谢过程以及它在动物营养中不可取代性及其在配合饲料中的重要作用,促使人们100多年来对它的研究从未间断(霍启光)。传统的有关猪用饲料原料中磷的生物学效价概念一直都假定植物性饲料中有1/3的磷对单胃动物具有生物学效价。因为植物性饲料中有1/3的磷以非植酸磷形式存在,而其余2/3是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缺乏植酸酶,通常假定植酸磷完全不能被单胃动物利用;反之,非植酸磷则完全能被利用。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猪用饲料原料磷的生物学效价变异很大。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数据的不断积累,研究人员逐渐发现,植物性饲料有效磷含量与饲料总磷、非植酸磷、植酸磷含量和植酸酶活性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Rodehutscord等;Jongbloed)。以有效磷来确定饲料中磷的含量和动物磷的需要量,是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快速、准确预测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有效磷指标在生产实际中的大量应用,而模型的准确性依赖于饲料原料中有效磷的准确测定。目前有效磷的评定方法主要是采用斜率比法,通过测定被考查磷源相对于标准磷酸盐差异而确定其相对生物学效价;或者通过平衡试验,直接测定磷的消化率(Jongbloed和Kemme)。方法虽然很多,但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其中以梯度回归法的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二元梯度回归法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了目前最具应用潜力的评定方法,但其应用条件和准确性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此外,饲料有效磷的体外评定方法正日趋成熟,体外透析法中的胃蛋白酶+小肠液法表现出较好的可操作性。本文就猪用饲料原料有效磷评定方法的研究综述如下。 1 猪用饲料原料有效磷体内评定方法及存在问题 目前,猪用饲料原料磷的真消化率体内评定方法有很多,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 同位素稀释技术 该方法的原理是,标记的同位素32P经连续灌注,在体内达到稳衡状态时,标记有32P的物质在体内各部分与未标记的该物质之比恒定,根据此关系,就可从标记物和可测得的组分的量之比推算出不可测组分的量。 Whittemore和Thompson首次用32P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了猪内源磷和饲料有效磷的含量。但是同位素稀释技术由于示踪同位素在消化道内循环速度快,这样势必造成高估内源磷排泄量,另外此法受到多种条件限制,如需要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训练有素的专门人员、放射性示踪物处理难度大,成本高且存在安全性的问题,因此,至今难以广泛应用。 1.2 差量法 该方法是在Ammerman测定肉羊磷真消化率的方法上提出来的,基本方法是给动物饲喂两组不同磷水平日粮,前后两次摄入量之差减去前后两次粪磷之差,再除以前后两次磷摄入量之差,就为磷的真消化率。 差量法的前提是前后两次喂给动物的磷源的消化率是相等的,或组成磷源的模式相同;同时内源磷的排泄不受前后两次摄入磷差异的影响。理论上将内源磷排泄量分为最小内源排泄量和可变内源排泄量两个部分。后者受饲养水平和日粮中Ca、P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前者相对稳定(Ammerman等)。但“最小”和“可变”两个部分并没有本质区别,从量上的区分是可以通过对试验条件如日粮P水平、Ca/P等因素的控制实现的。前人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Vemmer 和Oslage采用低磷日粮(TP,0.29%)进行试验,发现内源磷排泄量为粪磷的10%左右。Dellaertetal试验表明,日粮总磷含量在3~6g/kg之间,内源磷排泄量变化不大,且不受日粮无机磷来源的影响。Fan等在对其试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当内源磷排泄量用g/kgDMI表示时,在0.11%~0.32%磷水平范围,内源磷的排泄量为0.23~0.32g/kgDMI, 理论上, 在一个很窄的P 水平区间变化, 饲料磷的真消化率是恒定的。方热军采用差量法, 分别以豆粕、次粉为唯一磷源, 设计了TP 水平为0.15%、0.20%、0.30%、0.35%梯度日粮, 按4×4拉丁方试验, 测定了20 kg 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以及豆粕、次粉磷的真消化率。结果表明, 当用g/kgDMI表示时, 在0.15%~0.35%磷水平范围, 动物具有稳定的内源磷排泄量,粪磷的排泄量与日粮磷摄入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为0.65~0.68g/kgDMI, 次粉磷的真消化率显著高于豆粕(P<0.01), 分别为63.7%和52.1%。因此, 从差量法计算的真消化率的变化也可以反映不同磷水平下内源磷排泄增量相对于磷采食增量变化的程度, 从而判断内源磷排泄量的稳定性。从差量法和REG 法的基本假设看, 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因此, 通过对二者测定结果的比较, 也可以相互印证结果的准确性。 差量法存在以下缺点: 两种不同磷水平日粮, 磷含量都较少时, 其差值就更小, 因此很容易引入误差,并且相除以后会导致误差的扩大。 1.3 梯度回归法 受梯度回归法(Regression analysis technique,REG)评定内源氨基酸方法的启示,Fan和Shen等采用梯度回归法测定了内源磷排泄量。其基本假设是:消化道食糜或排泄物中磷的总流量与其摄入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并假设日粮磷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其内源磷的排泄量不随磷摄入的变化而变化,此时外推至摄入量为零时磷的排泄量即为内源磷排泄量。梯度回归法能否用来准确评定猪内源磷排泄量及饲料磷的真消化率,关键要看其假设是否成立。 Jongbloed等、Dellaert等、苏琪和余顺祥的研究表明,在低于和接近实际需要量时,最小内源磷排泄量小且相对稳定,可变内源排泄量部分可以趋向于零。因此,在内源磷排泄量测定时,设计适当的日粮钙、磷水平是关键。Rodehutscord等研究表明,在饲喂低磷日粮时,磷的摄入量与排泄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Fan等提出并采用梯度回归法研究了断奶仔猪(5~20 kg)内源磷的排泄,试验用豆粕作为唯一磷源,设计了0.11%、0.21%、0.32%和0.43%4个磷梯度的日粮,结果表明,当粪磷的排泄量用“g/kgDMI”表示时,磷的排泄量与摄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r=0.87,,P<0.05);由此测得仔猪回肠末端内源磷排泄量为0.86g/kgDMI,显著(P<0.05)高于全消化道内源磷排泄量(0.31g/kgDMI); 但豆粕磷的回肠末端真消化率与全消化道真消化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50.7%和48.5%。Shen等采用梯度回归法,以玉米作为日粮的唯一磷源,分别设0.067%、0.146%、0.220%和0.283%4个磷梯度水平,研究了25kg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和玉米磷的真消化率,结果表明,磷的排泄量与摄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r=0.78, P<0.05);生长猪回肠末端内源磷排泄量为0.693g/kg, 全消化道内源磷排泄量为0.67g/kgDMI, 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玉米磷的回肠末端真消化率与全消化道真消化率之间差异也不显著( P>0.05),分别为54.0%和59.8%。方热军等采用梯度回归法,以豆粕和次粉作为日粮磷唯一来源,分别设计了4组总磷水平为0.15% 、0.20%、0.30%、0.35%的梯度日粮,测定了20kg生长猪全消化道内源磷排泄量和豆粕、次粉磷的全消化道真消化率。结果表明,在0.15%~0.35%总磷水平范围内,磷的排泄量与摄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动物具有稳定的内源磷排泄量;不同饲料条件下梯度回归法测定的内源磷排泄量无显著差异(P>0.05),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为0.65~0.68g/kgDMI;次粉磷的真消化率显著高于豆粕(P<0.01),分别为63.7%和52.1%。左建军采用梯度回归法,以待测原料和豆粕为磷唯一来源,分别设6个总磷水平,大麦-豆粕“模型”日粮为:0.09%、0.17%、0.26%、0.34%、0.43%、0.53%;高梁-豆粕“模型”日粮为0.08%、0.15%、0.23%、0.30%、0.38%、0.53%;花生粕-豆粕“模型”日粮为0.09%、0.17%、0.26%、0.35%、0.43%、0.53%;菜粕-豆粕“模型”日粮为0.11%、0.22%、0.33%、0.44%、0.55%、0.53%。其梯度范围分别为0.95~5.85(大麦-豆粕“模型”日粮消化试验)、1.08~5.85(高梁-豆粕“模型”日粮消化试验)、1.12~5.85(花生粕-豆粕“模型”日粮消化试验)和1.62~5.85g/kgDMI(菜粕-豆粕“模型”日粮消化试验)。结果表明以大麦-豆粕为“模型”试验日粮测得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为0.95 g/kgDMI,豆粕磷的真消化率为52.31%;以高梁-豆粕为“模型”试验日粮测得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为0.29g/kgDMI,高梁和豆粕磷的真消化率分别为56.05%和39.41%;以花生粕-豆粕为“模型”日粮测得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为0.53g/kgDMI,花生粕和豆粕磷的真消化率分别为28.00%和38.87%;以菜粕-豆粕为“模型”日粮测得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为0.21g/kgDMI,菜粕和豆粕磷的真消化率分别为10.21%和32.94%。其中,内源磷排泄量因为试验日粮“模型”不同,结果存在差异,但豆粕磷真消化率与前面几位所取得的试验结果很好的吻合。由于梯度回归法是在相对正常的饲养条件下测定的结果,它既克服了无磷日粮法的非正常生理条件下动物的不适应性,又避免了同位素稀释技术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是目前相对可靠的一种测定方法。但与梯度回归法测定氨基酸内源排泄量和真消化率类似,这种方法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方面不足:①假定内源磷排泄量是恒值,不受日粮钙、磷等因素的影响,显然与事实不符;②日粮磷摄入量与粪磷排泄量之间有时不呈线性关系,因此无法按这种方法求得内源磷的排泄量。针对这些缺点,可通过严格的试验条件控制来达到相对可靠的试验结果。现在常用的梯度回归法可以分为一元梯度回归法和二元梯度回归法,下面分别说明。 1.3.1 一元梯度回归法 此方法是近年来Fan等借鉴测定内源氨基酸方法提出的。该方法的基本前提假设是:日粮磷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其内源磷排泄量和真消化率不随磷食入量的变化而变化;日粮表观可消化磷的量(g/kgDMI)与其摄入量之间呈线性关系,此时外推至摄入量为零时,日粮表观可消化磷的量(即回归截距)即为内源磷排泄量,再根据公式计算磷的真消化率。先后又有Shen、Ajakaiy、方热军、张艳玲用一元线性梯度回归法,分别估测了不同生长阶段猪对多种植物饲料磷的真消化率和内源排泄量,并都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但前人的研究主要是对单一植物饲料豆粕、玉米等组成的半纯合日粮作一元线性回归,而对于菜粕、花生粕等饲料,由于抗营养因子含量较多、适口性差,如采用一元回归法,会引起动物采食量和生产性能下降、消化机能紊乱等有害作用, 这样会严重影响回归法估测的真消化率的可靠性。其估测日粮内源磷和饲料磷真消化率一元回归公式如下: NAi=NDi×DAi NAi=-NE+[(DTi/100)×NDi] 式中:NE——粪中所含的内源P排泄量(g/kgDMI); NAi——第i组日粮表观可消化P含量(g/kgDMI); NDi——第i组日粮P的含量(g/kgDM); DAi——第i组日粮总P表观消化率(%); DTi——第i组日粮中基础饲料、待测饲料P真消化率(%); NDi——第i组日粮中基础饲料、待测饲料P的含量(g/kgDMI)。 1.3.2 二元梯度回归法 此方法是在一元回归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基本假设同一元回归法,但是需要在简单线性回归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假设,即日粮中待测原料和基础原料消化率之间存在可加性。二元回归法既可克服一元回归法的局限性,又可同时测定两种饲料磷的真消化率。巫径、祝晓燕首次尝试性的以豆粕为基础日粮,分别以用菜籽粕、棉籽粕等比例替代豆粕,用二元线性回归法来预测菜籽粕、棉籽粕磷的内源排泄量和真消化率。结果表明:混合日粮的表观可消化磷量(g/kgDMI)与摄入磷的量(g/kgDMI)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采用二元线性回归法测定混合日粮中菜粕和豆粕、棉籽粕和豆粕磷真消化率的基本假设成立。此后,左建军选用非常规饲料原料——花生粕结合豆粕配制试验日粮,通过二元梯度回归法测定生长猪内源磷及钙排泄量以及花生粕磷的真消化率。结果表明:在接近磷需要量水平范围内,粪磷的排泄量(以g/kgDMI为计量单位)与磷的摄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内源磷排泄量基本稳定,基础原料和待测原料之间具有可加性。因此,二元线性回归法可以有效测定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和饲料磷真消化率。估测日粮内源磷和饲料磷真消化率二元回归公式如下: NAi=NDi×DAi NAi=-NE+[(DT1/100)×N1Di]+[(DT2/100)×N2Di] 式中:NE——粪中所含的内源P排泄量(g/kgDMI); NAi——第i组日粮表观可消化P含量(g/kgDMI); NDi——第i组日粮P的含量(g/kgDM); DAi——第i组日粮总P表观消化率(%); DT1、DT2——第i组日粮中基础饲料、待测饲料P真消化率(%); N1Di、N2Di——第i组日粮中基础饲料、待测饲料P的含最(g/kgDMI)。 2 猪用饲料原料有效磷体外评定方法及存在问题 体外法不需要试验动物的参与。自从Sheffer等首次采用胃蛋白酶进行体外评定饲料蛋白质消化率作为饲料体外消化技术的开端,到现在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体外法主要包括溶解度法和体外模拟法。溶解度法是根据被测物质的理化特性,考察其溶解度与动物试验结果的关系,主要用于无机盐的效价评定。体外模拟法是利用实验室方法模拟动物体内消化环境将样品消化,然后计算样品内所测营养物质消化率的方法,其中以体外透析袋法最为成熟。比较而言,体外模拟法是人工模拟体内消化条件,具有更好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效果。特别是透析袋法在模拟体内消化过程的同时,还模拟了体内吸收过程,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和精确性(Galibois等;Drake等;黄瑞林)。此外,体外模拟法中的外翻肠囊法以其操作简单、快速,能详细地观察到元素进出肠段的变化优势,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1 体外法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席鹏彬总结出体外法在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体外消化测定方法中所采用的酶制剂种类及组合方式应尽可能与体内消化反应保持一致,以便更准确地模拟体内消化过程。②酶与底物的浓度比、酶的特异性以及酶的活性也应该与体内保持一致。③培养温度和pH值需要调整到与体内一致的水平。④酶的浓度以及孵育时间应随所模拟体内条件进行调整,使之尽可能接近体内条件。⑤为避免可能存在的消化产物对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消化终产物应尽快与未消化物质分离。⑥应注意样品重量和粒度对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2.2 外翻肠囊法的介绍 外翻肠囊法是在体外培养肠环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属于体外评定方法,基本原理就是从活体取出小肠分割成不同的肠段,将各肠段外翻成囊状,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放进装有被测物的烧瓶中,观测肠道粘膜、浆膜及囊中被测物的变化。通过测定肠囊中被测物质的变化,了解其吸收情况(Willson和Wiseman)。 Manls和Sehaehter首次用外翻肠囊技术测定了小肠对铁的吸收。同年,他又用此技术研究了给铁方式和怀孕对大鼠铁吸收的影响,从而使外翻肠囊技术结合同位素示踪技术在铁的研究中成熟起来。Evans采用外翻肠囊法研究了大鼠小肠锌最大吸收部位。Seal等利用大鼠十二指肠和回肠的外翻肠囊研究有机配位体对锌吸收的影响,他们认为外翻肠囊法是研究影响锌吸收的物质的有效手段。Sankar用外翻肠囊法研究了阿司匹林和尼美舒利对D葡萄糖运输和二糖水解酶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国内有陈颖等利用翻转小肠囊法研究了环孢素A口服纳米脂质体在大鼠小肠的吸收行为;计峰等用外翻肠囊法研究了有机锰在肉仔鸡小肠中的吸收特点。李昊等使用大鼠肠管外翻模型对人参皂苷Rgl吸收机制进行研究,他们实验结果表明,外翻肠囊法是一种可行的体外评定方法。那么,应用此方法测定磷的吸收应该同样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至于具体操作需要验证。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能详细地观察到元素进出肠段的变化。但该方法是在没有血液供应的非正常生理条件下进行的,粘膜没有营养供应,其功能未必能完全发挥,而且粘膜摄入的元素也无法通过循环血液进行转运。这些制约因素使得此方法仅适合于初步判断和筛选生物学活性更高的化合物,对其结果在实际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验证。 2.3 体外消化技术评定猪用饲料原料有效磷的研究进展 根据原理和装置不同可将体外消化测定技术分为:密闭系统内培养后未消化残渣测定技术、培养过程中已经消化物质的透析技术和培养过程中的pH值测定技术。此外,根据体外消化处理的步骤和处理酶系的不同,又可把体外评定法分为单酶体系培养法和多酶体系培养法,其中单酶体系培养法包括胃蛋白酶培养法和胰蛋白酶培养法,多酶体系培养法包括小肠液一步体系培养法、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二步体系培养法、胃液+小肠液两步消化法、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纤维降解酶三步体系培养法等。 Sheffer等首次采用胃蛋白酶进行一步体外培养,此后许多研究者采用其它蛋白酶进行简单的体外培养技术,如胰蛋白酶(Maga等)、木瓜蛋白酶(Buchanan)、链霉蛋白酶(Taverner等)和凝乳酶(Bhatty)。由上可知单酶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体外培养采用的酶制剂均是单一酶制剂。与单胃动物消化道内的复杂消化过程相比较,采用单酶体系模拟动物体内的消化过程过于简单。此外饲料某种养分的消化通常受其它养分降解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模拟体内消化过程,更准确估测体内消化率,体外消化测定技术必须尽可能地将影响动物体内消化的因素考虑进去。多酶体系则能更准确地模拟动物体内消化过程,且可以充分考虑饲料中各种养分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体外消化测定技术。多酶体系最早使用小肠液模拟小肠进行体外培养(Goering和Van Soest;Lowgren等),可用于估测猪小肠淀粉、粗蛋白的利用效率以及日粮纤维的降解率,也可比较猪饲料营养价值。之后,Buchmann发现先用胃蛋白酶培养,再用胰酶制剂代替小肠液进行体外培养也可估测小鼠蛋白质粪真消化率。Dierick等比较研究了采用小肠液和胰酶制剂对体外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胰酶制剂可代替猪小肠液来估测干物质和粗蛋白回肠消化率和粪消化率,且准确度无任何变化。尽管采用二步体外培养体系获得的消化率估测值与全消化道消化率测定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它仅能模拟猪前消化道(胃和小肠)的降解过程,因此猪日粮中部分有机物质的降解未被考虑进去,特别是日粮纤维可能被后肠微生物发酵降解的部分都被忽略了。就这一问题,Vervaeke等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将饲料样品先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连续培养后,再用瘤胃液进行培养,以模拟胃、小肠、大肠不同消化道部位的消化过程。瘤胃内微生物群落与猪后肠内微生物群落非常相似(Fonty和Gouet),因此用瘤胃液进行体外孵育可以模拟猪后肠微生物发酵过程,可准确预测养分在后肠内的降解过程。上述方法都是在密闭的系统内进行的,所以又称为密闭系统内培养后未消化残渣测定技术。在密闭系统内进行体外酶消化过程中,随消化时间延长,消化产物的不断积累会对酶消化过程产生抑制作用(Robbin)。采用能截留一定分子量大小的透析袋体外消化技术可以将消化产物连续除去,就如被小肠吸收一般,从而消除产物抑制现象,因此,与其它体外消化测定技术相比,透析法能更准确地模拟猪小肠内的动态消化吸收过程。Gauthier等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酶解法,进一步发展了透析体外测定技术,该方法先在烧杯中用胃蛋白酶进行孵育(pH值1.9,30min),然后将反应混合液pH值调至中性后转入透析袋内(截流分子量为1000Da),再加入胰酶制剂进行体外培养(pH值8.0,24 h)。有关饲料钙和磷的体外消化研究的报道不多。最初,Wolter等对饲料磷的利用率进行了体外评定,获得了满意结果。Zyla,等体外模拟火鸡的嗉囊、肌胃和肠道的生理条件,测定了添加不同的植酸酶时玉米-豆粕日粮磷的有效率,结果表明体外消化对植酸磷中无机磷的释放量与动物生产性能(R2=0.986)和趾骨灰分含量(R2=0.952)存在显著相关。之后,Liu等在Zyla等研究基础上,研究了用体外透析法评定猪饲料有效磷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1g玉米-豆粕型日粮在胃蛋白酶浓度3000U/ml、pH值2.5条件下培养75min后,再在pH值6.0条件下经胰蛋白酶消化4h,测定透析液中磷的浓度,测定的磷透析率与磷消化率之间存在高度相关(r=0.999)。 由此可见,体外透析技术对饲料磷有效率的评定是可行的。体外消化测定技术经过50年历史已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存在许多测定方法。总的发展方向是: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由单酶向多酶发展、由密闭静态培养体系向动态透析培养体系发展、由动物消化液如小肠液和瘤胃液向商品酶制剂(胰酶制剂和微生物纤维降解酶)发展。 体外法的关键之处在于所使用的酶应该与所模拟的消化道内存在的酶相同,所以,理论上选用来源于动物自身消化道内容物提取物(如胃液、小肠液)进行体外的消化测定应该可以获得最准确、最可靠,与体内结果最为接近的试验结果。然而动物内容物的获得及标准化要比商业用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困难的多。因此,采用商品试剂酶结合动物消化道内容物的方法也是一个可取的体外评定方法。Furuya等提出分别用胃蛋白酶和猪的空肠液连续消化的两步法,用于模拟猪体内发生于胃和小肠的消化反应,测得的粗蛋白体外消化率与猪的粪蛋白表观消化率有良好的相关。在国内,张子仪也对该方法进行了系统报道,特别是肯定了小肠液体外消化处理技术在评定饲料能量和蛋白消化率方面具有很好重演性和可靠性。 体外法能否作为评定饲料有效磷的有效方法,要看其结果能否反映体内测定的结果。Liu等测定结果的相关水平(r=0.72~0.76)、方热军测定结果的相关水平(r=0.75)和左建军的研究结果(体外透析率与真消化率值之间相关性分别是: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测定与体内真消化率具有r=0.71的较强相关性,胃液+小肠液两步法与体内真消化率具有r=0.79的较强相关性,胃蛋白酶+小肠液两步法与体内真消化率具有r=0.80的较强相关性)具有较高的吻合性。由此来看,体外透析的有效磷评定方法是可以反映体内磷消化结果的有效评定饲料磷有效率的方法。三者具体的体外磷透析率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体外磷透析率结果比较(%)
另外, 植物性饲料磷可利用率与磷的体外可消化率、饲料中总磷和植酸磷含量、植酸酶的活性有显著的相关性(苏琪等;孙长春等;Liu等;贾刚等;方热军;左建军)。 由于表观消化率的变异较大,真消化率具有相对稳定性,体外可透析磷对真可消化磷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相对较高的拟合度和可靠性。体外法直接意义在于比较饲料之间的磷可利用的趋势大小,而不是在其绝对值本身,但通过大量体内、体外试验资料的积累,就可以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Wolter等)。Pointillart等、Oksbjerg、Bosi等、Liu等、方热军以及左建军先后进行了饲料磷体外透析率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有效磷预测模型,证实了通过体外可透析磷预测有效磷的可行性。其中,以方热军建立的预测模型y=0.542+1.017x(R2=0.90,P<0.01)和左建军的胃液+小肠液两步法、胃蛋白酶+小肠液两步法测定的饲料可透析磷对表观可消化磷的预测模型(见表2)决定系数R2都达到了0.92,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和估测结果的准确性。 表2 可透析磷对表观可消化磷的预测模型(n=28)
注: y 为饲料表观可消化磷含量, x 为饲料可透析磷含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 磷生物学效价的测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每种方法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总的说来, 目前二元梯度回归法是测定磷内源排泄量和真消化率的相对可靠的方法。此外, 体外透析法中的胃蛋白酶+小肠液法与其它几种方法相比具有简单、可信度大等优点, 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利用外翻肠囊法研究测定磷的吸收也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但实际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