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学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如果我们国家要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效率、进一步保证产业链的安全,动物育种肯定非常重要。 ■我们国家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所以对作物农业一点儿都不敢放松,它有着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但是现在,动物农业变得越来越重要。 ■动物农业的GDP超过作物农业,这是国家现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标志。我想,中国大概不需要15年的时间来实现这个超越。 “怎么理解动物农业的重要性?在发达国家,动物农业是农业的主体。”8月25日,在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大楼的办公室里,李宁院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李宁说,目前我国农业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所以作物农业占的比重很大。“但是今后,动物农业的GDP将会超过作物农业”。 要突破只重视作物农业的狭隘认识 农业GDP主要包括动物、农作物、蔬菜、林业等的产值。李宁告诉记者,发达国家动物农业的产值约占整个农业GDP的55%,荷兰、以色列等国家则高达80%~90%。我国动物农业产值约占整个农业GDP的34%,作物农业则为46%~47%,两者相差10多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农业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所以高度重视作物农业,而且这种形势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李宁解释说,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经历的过程。 更为深层的因素是并不遥远的历史惨痛记忆。我们国家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所以对作物农业一点儿都不敢放松,它有着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 虽然在统计数据上动物农业所占比重低于作物农业,但是,由于动物农业提供的是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肉蛋奶的充分供应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营养水平以及身体素质。另一方面,直接导致了城市人均粮食消费量的下降。 “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北京市人均口粮是160公斤,现在人均消费的粮食一年约50公斤,而猪肉的消费量一年就超过50公斤。”李宁说,省出的110公斤粮食主要归功于动物农业。 “从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看,动物农业才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上来了,不可能再回到一年160公斤口粮,一月吃一次肉的年代。”李宁表示。 口粮消费下降,肉蛋奶的消费需求上升,这是我国农业转型的明显征象和实质转变。李宁认为,处于农业转型进程中的中国一定要突破只重视作物农业的狭隘认识。 动物育种进展非常快 李宁说,我国动物农业发展得很快。跟1997年相比,肉的产量翻了一倍,奶的产量大约提高了近30倍,鸡蛋的产量也提高了将近一半。 “主要原因有两个,”李宁解释说,“一是有市场需求,老百姓都想吃得好一点;二是动物农业从一开始就走了市场经济的道路。这个领域的企业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有国营色彩的企业远远低于10%!” 但是过分市场化的结果是,我国动物品种主要依赖于进口——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其中,奶牛依赖程度达100%,猪、鸡接近90%!这意味着动物农业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品种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 李宁分析说,事实上我国可以摆脱这种局面。他认为,我国在动物育种方面存在很大优势:我们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如果能自主培育出新的品种,在国内不愁销路。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遗传资源非常丰富,有非常多的地方品种。“这些地方品种适应能力、抗病能力、生存能力都很强,而国外的品种对环境要求很敏感,容易得病,一死就一堆”。 他介绍说,转基因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启动以后,短短两年时间中,我国动物育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例如用生物育种技术培育的奶牛。 “我们培育了人乳化的牛奶,就是把人类母乳里边几种重要的蛋白转移到牛里边去,使得牛奶的蛋白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改善了牛奶的品质。” 他透露说,利用上述技术培育的奶牛目前已经到了生产试验阶段,离安全证书只有一步之遥,而安全证书是最后一个阶段。 “这是我们国家转基因动物研究项目中进展得最快的,只有我们这项研究进入了生产试验阶段。”李宁说。 此外,抗口蹄疫、猪瘟等抗病的转基因猪也已诞生,提高羊毛产量和质量的转基因羊的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转基因重大专项启动后,短短两年时间,先后有几十种转基因动物出生。 李宁表示,目前我国转基因动物研究水平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尽管动物育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国动物农业品种还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李宁分析说,在动物农业产业链的源头上,我们几乎没有掌控的能力。 另一方面,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动物农业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大约落后10年时间,至于整个产业化的水平,则尚有20年的差距。 “如果我们国家要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效率、进一步保证产业链的安全,动物育种肯定非常重要。”李宁表示。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大投入支持动物生物育种,大力支持一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但是我国对动物生物育种的投入一贯低下。一个显著的例子是, 2010年科技部启动的国家高技术计划中,投入动物农业的经费仅占总经费的10%。而在转基因生物育种重大专项中,投入动物农业的经费也只占总经费的20%。 另一方面,我国从事动物育种的企业太少,亟须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李宁认为,如何鼓励企业进行生物育种、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国家未来十几年要做的大文章” 。 “由于动物育种本身难度很大、周期长、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我们国家在过去就放弃了,但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动物育种的重要时刻!”李宁说,“在目前的经济水平下加大投入,我们国家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放大到整个生物农业发展上,除了重视生物育种,李宁认为还要高度重视生物药的开发和农业产品的生物加工。“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是,国家要大力提高终端消费市场对生物育种的科学认识”。 展望未来的发展,李宁表示,中国在未来15年之内,动物农业的发展应该超过作物农业。但前提是,现在一定要重视动物育种的发展! “很难想象,当我们动物农业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而我们的品种还依赖于国外市场的话,那动物农业的持续增长恐怕就很难保障了。”李宁的担忧源于国家目前对动物育种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你回去怎么去呼吁都不过分。”采访临近结束时,李宁院士对记者如此表示。(龙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