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质量控制» 正文

英国:生猪生产商瞄准中国的大门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6-27

  瞄准中国猪肉市场的广大前景和对食品安全的高要求,英国生猪生产商终于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调安全和卫生的英国猪肉即将走上中国餐桌。

  在米尔顿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正在加工准备出口到中国的猪肉。本报记者王亚宏/摄

  并不是每个英国人都习惯穿着笔挺的制服上班,40多岁的凯文?鲍维斯就是如此,虽然他也穿着深色西装,扎着一条明显短于常规尺寸的领带,脚下却蹬着一双长筒套鞋。

  作为维昂食品马尔顿公司的运营经理,鲍维斯已经在这家从事猪肉生产加工的食品公司干了24年。从最基层干起的他虽然已经进入了管理层,但还保留着最淳朴的英格兰北部工人典型的蓝领气质:朴实无华,且有实干精神。进入车间前,鲍维斯一边从手指上摘下戒指,一边解释说,“我们要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因此所有饰品都不能带入工作一线。”

  这种强调安全和卫生的英国猪肉即将走上中国人的餐桌。因为根据5月下旬中英两国达成的一项协议,英国将向中国出口猪肉和种猪。首批有六家英国公司获得向中国出口猪肉的资格,鲍维斯就职的维昂食品就是其中一家。

食品安全成为敲门砖

  进入猪肉处理车间,可并不止摘去饰品这么简单。

  手表和手机一样都不能带,不仅如此,不但不能穿皮鞋,而要穿上鲍维斯那样的长筒套鞋,在入口处还要反复洗手消毒并清洗靴筒和鞋底。然后每个人都要戴上头套,扣上安全帽,再穿上在外面没有口袋的白大衣和帆布白色长裤才行——安全和卫生已经贯彻到每个细节。

  生猪产品是位于约克郡的维昂食品马尔顿公司的拳头产品,这家拥有1000多名雇员的食品公司一直在谋求进入中国市场的绿灯,而现在这家每天有4000头生猪处理能力的公司就将心愿达成。

  目前该公司的生产线上,正在生产将输往中国市场的猪前肘和猪颈骨等产品。这些猪肉产品被包装成15公斤一箱的单位,在零下18摄氏度的环境中冷冻,其有效期可保存一年。

  维昂食品在米尔顿工厂加工的生猪主要来源于当地养殖户。约克郡是英国传统的生猪养殖地,这里出产的约克夏猪由于肉质好,生长周期短,是全球有名的生猪种类,中国在二十多年前就引入过这个品种。维昂食品和养殖户间签订的都是长期合同,以保证货源的质量和供给的稳定。“虽然这是首次和中国做生意,但我们公司建立于1932年,有着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目前约10%的产品份额出口海外。”鲍维斯这样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公司仓库中有一个储货单元上挂着中国国旗,维昂食品公司的销售经理科林?睿哲维告诉本报记者,这里存放的就是准备运往中国的猪肉产品,这些货物将在未来3~4周里装船。“如果一切顺利,明年我们将把供应给中国的出货单元扩展到两个。”他说。

  在供应中国的储货单元旁边,是出口到韩国的储货单元。“韩国猪肉出口标准和中国近似。之前还曾向日本出口猪肉。”鲍维斯自信满满地说,“英国肉类产品在国际上口碑不错,因为我们有着严格的质检流程。”

  虽然拥有严格的质检保证,但是英国猪肉进入中国市场仍经历了不少波折。英国猪业协会总裁迈克尔?斯隆称:“我们从2004年开始尝试进入中国市场谈判,经历了很长时间,最终达成的协议即便很复杂,但我们能够理解中国需要保证英国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安全成为英国猪肉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斯隆回忆说:“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和中国对口部门谈出口猪肉,包括介绍英国食品安全系统,他们对这里设定的满足中国出口的标准感到满意。”比如,在猪栏里就对生猪进行检查,确保它们没有疾病,屠宰之前还会再次进行检查,宰杀后进行第三次检测。这些检查都需要官方认证,用标记证明肉是彻底健康且安全的。

  米尔顿工厂出品的猪肉产品上,都明确标注工厂的标号“2060EC”。这里出品的每一箱肉品标签都打印这个数字序列号码,以利于生产溯源。

欲征服中国中产阶级的胃

  虽然7年多的谈判不算短,但在斯隆看来,只要能够打开中国市场,等待都是值得的。毕竟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市场,2010年中国进口猪肉180万吨,进口量几乎是世界猪肉市场的三分之一。而且中国人均吃下的猪肉要比英国人多得多,按照调查机构“欧洲检测”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人均消费猪肉37.8公斤,而这个数字在英国仅仅是5.1公斤,这样的好胃口足以让每一个生猪生产商眼热。

  对华出售猪肉,是中英双边贸易的一个突破。直至去年在英国对华出口商品中,仍能发现车辆、医疗设备、纸浆、药品等数量增长迅速,尤其是宾利、劳斯莱斯和路虎等车型在华畅销,中国成为这些商品的最重要市场。照现在看,今年从英国运往中国的货船船舱里的部分货物可能由工业品变成猪肉产品,这有潜力成为双边贸易中异军突起的奇葩。

  其实把猪肉出口到中国,只是英国蓬勃发展的农业最新的进展之一。英国金融服务业和制造业仍在金融危机后的严冬中发抖时,最传统的农业却逆势发力,据英国全国农民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英国农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大涨25%。而且为英国经济做出约850亿英镑(1英镑约合9.73元人民币)贡献的农业和食品业也成为出口大户,去年英国食品出口增长11%,食品和饮料成为英国第四大类出口商品。

  目前英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陷入负增长,英国环境部负责农业事务的吉姆?佩斯无疑可以成为“经济明星”。他称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世界食品市场,英国农业正面临巨大机会,有望为英国经济做出更大贡献。佩斯也希望告诉喜欢舌尖上的享受的中国人,英国不仅有苏格兰威士忌和薯片,还有中国人喜欢的高质量猪肉产品。

  “中国是全球最广阔的市场,从时尚产品到食品都是如此。中国迅速增多的中产阶级对西方的食品很有胃口。特别是他们的食谱中肉类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意味着英国高质量的肉类产品面临巨大的机遇,这也将会有助于经济复苏。”佩斯如是表示。

  斯隆则对于英国猪肉征服中国人的味蕾很有信心,他说:“英国猪肉最大特点在于质量上乘,虽然总体规模并不大,但我们有专业的生产商,能够供应高质量的猪肉。我们认为这完全可以符合中国顾客的口味。”

  目前猪肉行业对英国经济的纯贡献达3亿英镑,斯隆认为英国养猪产业兴隆的秘密在于专业的生产商,他们在商业投入方面花了很多年的功夫。“从只有几头猪的小生产商,到有六七百头的大生产商,他们都很专业。他们能快速饲养,保证上乘的质量,因为我们认为在这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

“四分之五”的互补交易

  指着流水线上工人正在分割出来的一块块猪脊骨,鲍维斯说:“这些都是要出口中国的,对面流水线上分割下来的猪皮也是。”

  正如鲍维斯所指,在英国向中国出口的猪肉产品中,很大一部分是猪内脏、猪耳朵、猪皮和猪尾巴等产品。这些部分以往被英国人称作“四分之五”,即多余出来的一部分,而将“多余部分”输往中国,对英国的肉类生产商来说则是好生意。“在英国,一些猪身上割下的部分并不受欢迎,而在中国能卖出高价。”英国生猪协会主席斯图尔特?休斯顿说。

  英国一些大型连锁超市,近年来也出现这些“四分之五”的身影,但售价远低于肉类。比如英国第二大超市塞恩斯伯里出售的350克装的猪肝售价为79便士,价格仅是肉类的三分之一,但即便如此也经常出现在打折区。

  据英国猪业协会总裁迈克尔?斯隆称,英国人以前曾经也吃“四分之五”,但后来逐渐不再吃了。“我们知道在一些国家,比如中国,对内脏、尾巴、猪蹄等这些分割下来部分有着良好需求,因此这对于两国来说都是好机会。”

  苏格兰放心肉组织市场总监劳伦特?维尔特对这种“市场互补”很满意。他说:“对苏格兰猪肉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充分利用每一部分的良机,可以降低浪费和有效回收。”因为这些部位原本只能以较高的成本丢弃,现在销往中国,理论上可以增加屠宰场和农民的收入,而且应该不会导致英国国内猪肉价格上涨。

  中英两国间签订了5000万英镑的出口合同,而构成标的的不仅仅是那些英国人弃如敝履,而被中国人奉为珍馐的“四分之五”,也包括一些猪肉,还有一些英国人引以为豪的种猪。

  斯图尔特说,英国种猪的最大特点是肉质优良、生长快、繁殖能力强。“英国的猪只需要3个月就养肥,可以出栏被宰,但中国的猪要用一年,比英国的猪多养260天。另外一头英国母猪一年可产崽32头,几乎是中国本土的猪的两倍。

  种猪销售商约翰?米尔德正计划用大型货机一次性将900头猪运往中国,这些猪将经过12小时从英国直达目的地。“猪在飞机上会有空间躺下,而且全程都能吃东西和喝水。”约翰说。

  这些享受近似“公务舱”待遇的猪自然售价也不低,每头都要1000英镑以上。“但这样的品种,会让中国同行的养猪成本下降三成。”约翰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