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现代饲料工业体系的建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迅速发展,使饲料科学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已经成为饲料大国。今后,饲料工业如何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我国饲料资源面临短缺
《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我国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5年努力,初步实现由饲料工业大国到饲料工业强国的转变。目前,我国面临饲料资源短缺问题。有研究指出,土地氮磷承载力和区域畜禽养殖总量应达到一个平衡,应规划出合理的养殖总量,合理调整种植业的粮食与饲料粮产出比例和资源利用问题。比如秸秆饲用量增加1000万吨,饲用秸秆处理利用率达到50%。杂粕、糟渣、食品加工副产品等存量较大的非粮饲料资源优质化处理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加之2012年政府加大对牧草业的投入,推进优质饲草生产与高效利用等都将有效解决饲料资源问题。
建立新型日粮技术体系
目前我国饲料行业主要是建立具有中国饲料资源特色的新型日粮技术体系。30年前,饲料科技刚刚起步,我国开始使用欧美饲养标准,引进了“玉米-鱼粉-豆粕”型日粮技术体系,导致了我国每年进口数千万吨大豆、百万吨鱼粉的现状。如今,我国面临大量缺乏蛋白资源的压力,建立中国饲料资源特色的日粮技术体系势在必行。在未来5年~10年要逐步实施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安全新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技术、饲料精细加工与产品性能动态预测技术、饲料质量高精度多模式检测与评价技术、生态环保饲料生产技术、功能饲料生产技术、动物肠道卫生与健康饲料产品生产技术、不同类型日粮配制技术、幼龄动物饲料配制技术、饲料抗生素替代品生产技术、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消除剂等,以加快饲料行业快速发展。
饲料散装运输提高经济效益
上世纪从60年代起国外就开始发展饲料散装运输技术,当时使用的饲料散装运输车大多是机械传动搅龙输送式的。到70年代,日本、美国等国家发展了全液压控制搅龙输送式以及气力输送式的散装车,并提高了装载能力,加大了输送半径。目前,国内少数企业已经开始使用散装方式运输饲料,而且取得了成效。农业部发布的《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散装饲料运输规划。但是,要在全行业推广散装饲料运输,还有许多配套技术要解决。
我国物流成本太高,其原因主要是行政权力,控制公路运输的基础资源——能源和道路,以垄断价格收取油费及路桥费,以执法权收取罚款;如果不降低行政权力在物流利益的抽成率和路政人员对物流利益链分配作用的垄断,物流成本就会对物价造成持续的上升压力,并且极大地遏制内需的发力,饲料的散装运输一定难以发展。为此政府还需加大资金投入,规划发展饲料散装运输物流体系;出台扶植饲料物流发展的优惠政策。
保障饲料安全提高质量水平随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生效、《食品安全法》的建立和我国“饲料安全评价、检验检测和监督执法三位一体”的饲料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在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的基础上,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要将《条例》落实到位,坚持不懈保证饲料质量安全。饲料安全问题永远是饲料行业发展中的红灯、饲料企业永续发展的底线。
科学管理挖掘饲企潜力
笔者认为,我国上万家饲料企业,规模和技术层次不一,其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但相对其他领域,经过20年的竞争发展,经过行业协会等机构组织的大量培训、交流,整体上处于中上等水平。我国年产50万吨级的中大型饲料企业、一条龙企业和上市企业的管理水平处于上等水平,有的甚至已经处于国际一流水平,但仍有多数小型饲料企业还处于粗放的管理状态。
目前我国饲料工业企业在学术界的理论探讨还滞后于管理实践,如何将现代科学管理与传统的农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实现饲料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精细化、信息化将是我们进一步提升的方面。我国饲料企业整体经营与管理素质还将进一步提高。
多种经营模式将长期共存
目前国内畜牧养殖企业有多种经营模式,有传统“公司+农户”松散合作的养殖模式,有“公司+基地+农户”紧密合作的养殖模式,有“公司+基地+金融担保公司+合作社”的养殖模式等。目前部分公司开始大规模使用工业自动化养殖模式,动辄100万头猪、300万只鸡的规模化基地,甚至有些地方开始建立几十平方公里的畜牧养殖园区,将众多养殖企业集中在一个园区中实施不同动物的现代化养殖等。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到底多大规模是科学合理的,环保、防疫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加以解决。畜牧养殖企业多经营模式共存的局面还将继续相当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