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饲养管理» 正文

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关键技术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0-25

  当前,衡量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人均肉、奶、蛋的占有量。猪肉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肉食品,猪肉占肉食总量的67%左右,但我国饲养的肉猪胴体瘦肉率偏低,一般为40%~50%,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据有关资料报道,猪的100 g瘦肉中含蛋白质16.7 g、脂肪28.2 g、胆固醇77mg;100 g肥肉中含蛋白质2.2 g、脂肪90.8 g、胆固醇l07mg。可见,肥肉中蛋白质含量太低,胆固醇含量太高,对健康不利。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肉猪的胴体瘦肉率,增加瘦肉产量。

  1通过选择和杂交提高肉猪的胴体瘦肉率

1.1选择

  猪的胴体瘦肉率是一个高遗传力的性状,它与体长、腿臀围呈正相关,而与背膘厚呈负相关。在猪的表型选择中,应抓住体长、腿臀围和背膘厚进行选择。通过选择体长、腿臀围大和背膘薄的个体留作种用,后代可提高胴体瘦肉率。据报道,体长lll cm的猪与体长106 cm的猪相比,背膘厚下降l9.8%,胴体瘦肉率提高11.2%。

1.2杂交

  我国地方猪品种多数瘦肉率较低,但其数量多、分布广,而且具有产仔多、母性强和肉质优良等特性,多数是经济杂交的理想母本。为了提高我国地方品种肉猪的胴体瘦肉率,可利用瘦肉率高的品种,如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等做杂交父本,与其进行杂交,来提高后代的胴体瘦肉率。一般两品种杂交,其胴体瘦肉率介于两亲本之间,大致为父母本的平均数,并向高值亲本偏移。杂交父本胴体瘦肉率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杂种后代的胴体瘦肉率。

  我国现代化与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肉猪,多数为二元或三元的瘦肉型品种猪的杂交猪或杂优猪,少数为四元杂优猪。要求肉猪体重的75%在110d内完成,平均日增重保持700~750 g,其中体重25~60kg阶段的日增重应为600~700 g,60~l00 kg阶段的日增重为800~900g。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通过试验和生产应用,已筛选出优良的二元和三元杂种猪,在我国肉猪生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试验和生产实践都表明,三元杂种肉猪比二元杂种肉猪,生长速度快12.18%,每千克增重节省饲料8.22%,胴体瘦肉率高l0%,经济效益提高l6%。

  2通过控制日粮营养水平来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

  日粮的营养水平不仅决定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而且对胴体的肥瘦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脂肪的沉积取决于日粮中的能量水平;肌肉的增长,则取决于日粮的蛋白质高低。如日粮中脂肪过多,就会增加脂肪的沉积。利用调节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方法,可改变肉猪胴体的肥瘦程度。

2.1控制日粮能量水平

  控制日粮能量水平可提高胴体瘦肉率。为了兼顾生长速度和胴体瘦肉率,可采取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即前期供给高能量、高蛋白日粮,以保证猪的增重,后期降低日粮能量水平,以提高胴体瘦肉率。能量供给水平与增重和胴体品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在日粮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肉猪摄取能量越多,日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背膘越厚,胴体脂肪含量也越多,但摄入能量超过一定水平后情况就会有变化。肉猪在活重50~60kg以前,理想的饲喂方式是自由采食,随着日粮消化能的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沉积量及日增重均呈线性增长。在此期间如果日粮消化能减少20%~30%,则日增重、日沉积瘦肉和体脂肪含量相应降低22%~25%、l8%~21%和7%~l0%;而肉猪活重在60~90 kg期间,理想的饲喂方式是限制饲喂,随着每日摄入消化能的增加,日沉积蛋白质、瘦肉和日增重虽呈线性增长,但摄入量达到32.5 MJ以后(大致相当于维持需要的2.5~3倍),再增加能量的摄入,就不能使蛋白质和瘦肉量的沉积继续增长,反而出现饲料转化率开始降低,体脂肪组织沉积继续增加的现象,这不但造成了饲料资源的很大浪费,而且降低了胴体品质。因此,对于不同品种、类型、体重和不同性别的肉猪,应该分别研究确定最佳的能量水平进行饲养。

2.2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

  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对商品肉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胴体品质影响极大,并受猪的品种、日粮的能量水平及蛋白质的配比所制约。

  在能量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可以提高胴体瘦肉率。据资料报道,日粮蛋白质水平由l3%提高到17%,瘦肉率可提高6.6个百分点,而且瘦肉型猪比脂肪型猪反应更敏感。另据试验,添加赖氨酸的试验组猪比对照组猪日增重提高60.3 g,每千克增重少消耗饲料0.13 kg,而胴体瘦肉率提高5.1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肉猪的胴体瘦肉率,不仅要重视蛋白质的给量,而且要考虑必需氨基酸的供给,尤其是限制性氨基酸的比例,这既有利于蛋白质的代谢和利用,又可降低饲料消耗。

  日粮蛋白质水平在一定范围内(9%~l8%),当每千克日粮消化能和氨基酸都满足需要的条件下,随着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则肉猪日增重随之增长,饲料转化率也随之增高,但超过17.5%时,日增重不再提高,反而会出现下降的趋势,但瘦肉率却得到了提高。根据我国情况及近期科研成果对日粮粗蛋白水平提出的建议:瘦肉型猪在体重20~60 kg时,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7%~16%;60~100 kg时为l4%(兼顾日增重)或16%(提高瘦肉率)。赖氨酸一般为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对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胴体瘦肉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当赖氨酸占粗蛋白质6%~8%时,其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最高。因此,必需注意日粮中赖氨酸占粗蛋白质的配比。

2.3“冲淡日粮”饲养

  用粗纤维含量高的部分原料“稀释”日粮,即增加日粮的粗纤维含量,降低日粮的能量浓度,有利于胴体瘦肉率的提高。

  肉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的多少,均会影响日增重和胴体瘦肉率。日粮中粗纤维含量有其最高界限,每超过一个百分点,就可降低有机物(或能量)消化率2个百分点,粗蛋白质1.5个百分点,从而使采食量减少,日增重降低和背膘变薄,胴体瘦肉率上升。

  由于现代化养猪生产中的肉猪,要求高强度生长,日粮粗纤维含量一般不能过高。我国地方猪对日粮粗纤维的消化率为74.2%,巴克夏猪(肉脂型)为54.9%,而瘦肉型猪就耐受不了粗食和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多数科学家认为肉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在5%~6%之间最佳。一般情况下,在日粮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水平正常情况下,体重20~35 kg阶段粗纤维含量为5%~6%,35~100 kg阶段为7%~8%,但不能超过10%。

  3通过改变饲养方式来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

  传统的肉猪饲养方法有“吊架子”和“一条龙”两种方法,“吊架子”法也叫做“阶段育肥法”,是在我国农村经济还不发达的条件下,用营养水平较低的饲料(粗饲料占40%~50%)育肥肉猪的一种方法;“一条龙”肉猪饲养方法也称做“一贯”育肥法,这种育肥方法是根据肉猪生长发育规律,将肉猪整个饲养期分成两个阶段,即前期20~60 kg,后期60~100 kg或以上;或分成三个阶段,即前期20~25 kg,中期35~60kg,后期60~100kg或以上。在此基础上,按照肉猪的营养需求特点,前期始终采用较高的营养水平自由采食,后期为了防止脂肪过度沉积和提高胴体瘦肉率而采取限量饲喂,或降低日粮能量浓度育肥肉猪的方法。这种饲养方法可达到增重速度快、缩短饲养期、肉猪等级高、出栏率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目的。据有关资料表明,自由采食与限量饲喂两种饲喂方法,前者日增重高、背膘较厚;后者饲料转化效率高,背膘较薄。在整个育肥期,为了追求高的日增重用自由采食方法最好;为了获得较高的胴体瘦肉率用限量饲喂方法最优。如果肉猪采用二元、三元杂交猪或杂优猪,前期采用自由采食,后期限制(能量)饲喂,则全期日增重高,胴体脂肪也不会沉积太多,同时便于获得较高日增重和优等级的胴体。

  4通过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来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

  适于蛋白质沉积的环境温度是18~20℃,过高过低的环境温度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沉积都不利,而且对脂肪沉积的影响大于蛋白质。据资料报道,将试验猪分别饲养在10℃和20℃的环境下,前者胴体瘦肉率下降10.6个百分点,背膘增加3.4个百分点。因此,为育肥猪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可提高胴体瘦肉率。

5适时屠宰

  肉猪在不同日龄和体重进行屠宰,胴体瘦肉率不同。在一定范围内瘦肉的绝对重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但瘦肉的相对重量(即占胴体的百分比)却在下降。因此,在不影响肉猪增重的前提下,适当提早屠宰,可以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

5.1育肥指标的影响

  肉猪的最佳出栏活重受到体重、日增重、饲料转比率、屠宰率、胴体瘦肉率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入栏小肉猪随着体重的增加,日增重先逐渐增多,但到一定阶段后,则转为逐渐下降。随着体重的增加,维持营养所占比例相对增多,饲料消耗量增加,屠宰率提高,机体脂肪沉积也越多,瘦肉率下降,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肉猪活重过小出售上市或屠宰,虽然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高,但肉猪尚未达到经济成熟,产瘦肉量少,屠宰率低,很不经济。所以,肉猪的最佳出栏活重应综合体现各项育肥指标的充分发挥和提高经济效益。

5.2市场售价的影响

  目前我国猪肉产品价格己放开,实行市场调节,国家宏观调控。在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瘦猪肉的需求已很迫切,市场上瘦猪肉易销,肥猪肉难销,差价达15%~25%。市场上己按含瘦肉量的多少,将胴体分割不同切块分级出售,背最长肌价最高,其次是大腿、前臂、最低价为软硬肋部,排骨价为背最长肌的50%,为软硬肋部的80%。同时由于个体或集体屠宰户收购商品瘦肉猪的价格比普通商品肉猪高5%~8%,使得一些原来有养大肥猪习惯的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肉猪的出栏上市或屠宰体重。因此,肉猪的最佳出栏活重应在兼顾日增重和提高瘦肉率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市场价格确定。

5.3肉猪的最佳出栏活重

  肉猪的最佳出栏活重确定,要结合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胴体瘦肉率、每千克活重的售价、日饲养费、种猪饲养成本的分担费等费用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由于我国猪种类型和经济杂交组合较多,各地饲养条件差别也大,肉猪的最佳出栏活重也不一样。根据各地近期研究成果与推广应用的总结,地方猪种中较早熟、体型矮小的猪及其杂种肉猪,出栏重约为70kg左右;体型中等的地方种及其杂种肉猪,出栏重约为75~80 kg左右;我国培育猪和某些地方猪种为母本,国外瘦肉型品种猪为父本的二元杂种猪,最佳出栏活重为85~95kg;而用两个瘦肉型品种猪为父本的三元杂种猪肉猪,出栏活重应为95~l05 kg;以培育品种猪为母本,两个瘦肉型品种猪为父本的三元杂种肉猪和瘦肉型品种猪间的杂种肉猪,出栏活重为l05~114 kg;国外许多国家由于猪的成熟期推迟,肉猪的最佳出栏活重己由原来的90kg,推迟到ll4~120kg。如一个万头商品肉猪场,每头出栏肉猪增加活重5 kg,就等于多出栏肉猪500头。因此,合理地确定肉猪的适宜出栏时间,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物质投入,增加猪肉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