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末以来, 家禽业的行情从高峰一路下行, 土杂鸡、白羽肉鸡出现了大幅亏损, 鸡蛋价格逐步回落, 进入亏损状态。冬春季节本来就是疾病的高发期, 近期疑似病毒性流行病正在蛋鸡和肉鸡中传播, 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威胁, 市场与疾病双重因素叠加, 给家禽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养殖风险, 很多新养殖场缺乏应对的经验和必要的心理准备, 有些态度消极, 放松了日常管理和预防保健, 出了问题;如何改变目前被动的局面, 积极冷静正确应对呢? 本文就几个养殖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认清行业特点和市场规律, 慎重安排生产计划
蛋鸡行业和肉鸡、 土杂鸡不同。蛋鸡养殖投资大、 周期长、 获利稳定。现在新建场多是用自动化先进设备, 不计算土地成本, 通常仅产蛋鸡房舍及设备成本高达一只鸡位 50元左右。再加上脱温及育成鸡舍和设备的投资, 以及种苗、饲料、 药品、 疫苗的成本, 投入非常巨大。通常年景需要 3 ~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收回前期投资。蛋鸡养殖一个周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进雏开始到淘汰结束一刻不能大意, 否则都会影响利润。因此, 蛋鸡养殖投资门槛高, 技术要求高, 责任心、 事业心要强, 但相比肉鸡养殖而言, 参与的人少, 市场的波动不是那样剧烈, 大幅亏损少, 获利相对稳定。所以蛋鸡从业者面对市场波动要有平和的心态, 低迷的时候不要灰心, 做好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工作, 避免雪上加霜, 相信一年的产蛋期中总会碰上一段好行情;行情好的时候更要做好基础工作, 争取稳产、 高产、 延长高产期, 杜绝疾病发生, 尽量扩大利润;同时又要密切观察行情变化, 把握好淘汰鸡群的时机。就养殖风险来说, 蛋鸡养殖疾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 因此日常工作中, 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是重中之重, 养好鸡, 不生病或少生病, 则可立于不败之地。
生产计划主要指进雏计划和淘汰计划。蛋鸡养殖周期较长, 一旦进雏后则不能中途停止, 否则损失巨大。一般进雏鸡多选在春季和秋冬季。春季进雏天气逐渐变暖, 利于脱温和育成;日照时间长, 性成熟相对早, 开产早, 需要注意体重达标;高峰产蛋期在下半年, 节日多, 需求旺盛, 市场好;但高峰期在冬季, 疾病威胁大。秋冬季进雏天气渐冷, 与春季相比刚好相反, 不利于脱温和育成, 日照短, 开产晚, 性成熟和体成熟同步, 高峰期在夏季, 疾病威胁小些。选择进雏时机尽量避开雏价最高时, 宁可空场一段时间, 进行消毒维修,都不要抢高价雏鸡。否则不但难以保证雏鸡质量, 开产后很可能碰到供大于求的低迷市场。雏鸡的选择也很重要, 一定多加调查和了解, 哪怕多出价钱, 也要选择质量和信誉最好的。淘汰计划原则是以生产计划为主, 市场行情为辅。不能为了等行情, 因小失大, 影响下一批的生产和计划。甚至导致育成鸡不能按时上笼, 或没有足够时间空舍和消毒, 坚决不能给下一批鸡留下隐患。
2以加强消毒隔离为重点, 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生物安全工作是养殖场疾病防治的基础性工作, 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隔离、 消毒、 环境卫生。大家知道, 种鸡场疾病相对少, 根本原因是隔离做得好。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 大鸡与小鸡分开。很多新建鸡场设备先进, 但区域规划不合理, 生产与生活区没有严格区分, 场内人员随意走动, 到访人员随意参观, 埋下疾病的隐患。净道主要用于运送饲料、 物资、 饲养员走动等, 污道主要用于运输粪便、 淘汰鸡、 死鸡等污染物。严格区分净道污道, 对养殖场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大鸡小鸡分开主要指养殖区域相对独立, 饲养人员明确岗位, 不能互相串岗。原因是不同日龄的鸡群免疫背景不同, 对疾病易感性不同, 相对隔离, 避免疾病在大鸡小鸡间传播。
消毒工作很多鸡场老板重视, 但做得不科学。第一, 消毒剂的选择不科学。过于看重表观成本, 忽视本质效果。近年笔者做了大量的消毒效力评价试验, 发现不同消毒剂在使用时稀释比例的不同, 效力差异相当大, 杀菌效果也不同。第二, 消毒的方法不对。三道门最重要(厂大门、 生产区大
门、 鸡舍门), 都要完善消毒设施, 有的场只在鸡舍内安装了好的自动喷雾消毒系统, 但大门把关不严也是徒劳;进生产区和鸡舍要换鞋和穿隔离衣。第三, 消毒频率不够。鸡舍内至少要求 3 d 一次, 外环境消毒 1 ~2 周 1 次。有疫情发生时更要加强消毒。
一个注重卫生清洁的养殖场才能培育出健康高产的鸡群。鸡场内的病原微生物 90%靠清洁卫生去消除, 饲养员和管理者应经常清洁工作区域, 对蛋箱蛋托工具等生产资料归类整理, 尽量杜绝出借工具或鸡舍间串用;不留卫生死角;注意灭鼠灭蝇驱蚊, 在做好卫生清洁的基础上, 加强消毒工作和隔离管理, 整个养殖场的生物安全工作才算落到实处。
3针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特点, 制订饲养保健计划,培育健康高产鸡群
蛋鸡的生长发育主要有三个阶段:育雏、 育成、 产蛋。育雏期(0 ~5 周):是整个生长发育的基础阶段, 也是免疫器官发育的重要时期。本阶段鸡群生长好坏与将来的生产成绩和抗病力有密切关系。因此又有 “5 周定终生” 的说法。雏鸡抵抗力弱, 抗应激能力差, 对温度、 湿度变化敏感,易感染疾病;同时这阶段又是免疫密集期, 加之断喙等强应激因素导致采食量差, 抗菌素的使用破坏肠道菌群导致消化不良, 所以 5 周龄鸡群体重和均匀度往往不达标。畜健公司曾推出过的保健方案中建议在小鸡出壳后, 连续投喂 1 周微生态调节剂用于补充鸡群的肠道菌群, 交替饲喂酸制剂, 不仅能提高鸡群的饲料转化率, 还能清洁饮水管道。
育成期(6 ~18 周):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前期是骨骼主要发育期, 骨架体型基本确定, 后期是生殖器官主要发育期, 体重迅速增加, 为产蛋期做好准备。该阶段要特别注重营养平衡, 注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 提升采食量,注意监测均匀度、 胫骨发育、 体重指标, 力争达到品种标准以上, 性成熟和体成熟基本保持一致, 则可培育出优良高产鸡群, 开产早, 产蛋率上升快, 高产稳产, 脱肛鸡少, 蛋重均匀,死淘率低。畜健公司为此专门开发了一个产品— — —蛋鸡产体康, 产品集维生素、 微量元素和有益菌为一体, 强化骨骼发育和促进消化的成分, 整个育成期全程或阶段添加, 对提升均匀度和体重有明显成效。
产蛋期(19 ~ 72 周):是生产期和回报期。前期的投入和付出, 都是为了此时的回报。采食量达到最高, 身体各器官高度运转, 为了一个目标— — —高产。要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抓好几个方面的环节:(1)开产初期控制产道炎症。蛋鸡开产初期常见蛋壳带血丝和血点, 原因是初产鸡产道受损所致。如不重视会演变成输卵管炎甚至腹膜炎, 导致辛苦培育的蛋鸡报废。建议在产蛋率到 50% ~ 80% 阶段投喂 3 ~ 5 d高品质抗菌素对鸡群进行药物净化。(2)重视通风、 饮水、 喂料、 光照管理, 特别是水线乳头的检查, 定期使用酸制剂清洁水线和乳头, 保障充足清洁的饮水。(3)及时分别淘汰寡产鸡。日常饲养管理中注意观察, 发育不良、 寡产、 停产鸡及时挑出集中饲养, 适时淘汰, 可以节省大笔饲养成本。(4)产蛋后期注意强化补充维生素 A、 D、 E, 提升蛋壳质量和产蛋率。(5)淘汰前 1 个月适度催肥, 单纯加油效果不好, 易发生腹泻现象, 可配上根据蛋鸡生理特点研制的催肥产品, 效果会更加明显。
4高度重视免疫工作, 做好疾病预防保健, 杜绝疾病隐患
疾病预防的核心是免疫。围绕新城疫、 禽流感、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 鼻炎、 法氏囊等传染性疾病进行免疫预防, 是切实避免养殖场遭遇毁灭性打击的最重要手段。免疫工作包括四点:免疫程序制订;疫苗产品选择;免疫实施;效果评价和调整。(1)免疫程序制订是一个灵活、 技术含量较高的过程。没有一个万能的免疫程序。必须根据疫情背景和本场特点, 制订本场的免疫程序, 并根据免疫评价及时调整。最好咨询实践经验丰富、 了解实际情况的专家或服务单位商讨制订。(2)疫苗产品选择。目前市面有几十个生产厂家的疫苗销售, 选择的原则是著名品牌和口碑好的生产厂家优先;信誉好、 有资质、 冷链条件好的服务商优先;产品有特色、 毒株有特点、 保护率高、 品质稳定、 副作用小的产品优先。(3)免疫实施。有自主免疫和外购免疫服务两种。加强监督, 杜绝漏免、 错免、 剂量不够。(4)效果评价和调整。疫苗不是万能的, 任何免疫都不能完全保证杜绝疾病的发生。但效果是可以评价的。通过定期血清抗体的检测, 分析鸡群的免疫情况, 对免疫程序和产品进行必要和适当的调整。
在做好基础免疫工作的前提下, 配合提升免疫抵抗力的预防保健方案, 效果更佳。目前多使用中药制剂或植物提取多糖等, 例如黄芪多糖、 紫锥菊。近年新研发的生物发酵寡糖和小肽类是新的趋势, 优势是纯度高、 含量高、 针对性强、效果确实, 在免疫增强方面有非常好的评价。关于新建场选址和布局, 鸡舍构造、 通风设计, 选种和选料等问题, 同样是养殖场的重大基础问题。事前一定多方考察和论证, 力争做到科学、 合理、 控制成本, 否则会导致鸡群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留下诸多疾病隐患, 甚至带来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