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肉鸡生产、出口大国,其肉鸡饲养、产品加工、出口贸易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近日,媒体爆出的45天"速成鸡"再次挑动人们脆弱的神经。"45天就出栏"、"毛没长全"这些字句使食品安全再度蒙上阴影。
纵观全球的现代农业与家禽养殖业,我们不难发现,工业化对农业的介入似乎无处不在。在美国,一座座养殖场里家禽肩并着肩生长着。而世界其他国家也紧踏着现代化步伐,追逐着低付出、高产出的发展模式。
所幸的是,人们开始重新意识到食物的生产不仅仅与口腹之欲有关,更与人类的健康相关,甚至与动物福利、地球的生态环境和饮食文化息息相关。追求"慢食"、"慢生活"将逐渐成为未来的主流。
现状:产业化养殖追求"速成" 新鲜整鸡难求
在现代化养殖业的推进中,美国无疑是探索得最早、走得最快的国家。进入20世纪,美国的养殖业和畜牧业经历了农户家庭养殖、专业化养殖和产业化养殖等几个发展阶段。而配合饲料技术的发展,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于20世纪50年代陆续以美国为"榜样",从农民家庭养殖转向工业性、商业性质的养殖,养殖场也逐渐转移到大城市的郊区,形成专业化养殖场。
专业化乃至产业化的养殖业追求规模最大化、分工最细化和利益最大化。美国的各类畜牧养殖场的规模都在扩大而数量却在减少。例如1984年全美有43万个养鸡场,到1996年已下降到不足20万个;分工细化也使得饲料外包化、肉鸡蛋鸡分属不同养殖场;利益最大化使得人们想方设法用抗生素来减少鸡群患疾病的风险、用生长素来催生鸡群成长、用最短时间最少精力得到最大的产出。
美国是肉鸡生产、出口大国,其肉鸡饲养、产品加工、出口贸易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有数据统计,2009年美国人均消费鸡肉42.6公斤,全球排名第一,而中国人仅有2公斤。如此巨大的消耗量使得"健康走地鸡"在美国几乎成为一个神话,而"速成鸡"才是真正的主流。
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超市和市场中,几乎是看不到整鸡的"身影"的。有超过90%的鸡都是被宰净并分割处理好后零散销售的,而且由于分工细致和养殖场规模最大化,"本地鸡"也属于稀缺资源,大多数鸡都是在外地宰净后长途运输而来,所以市场上售卖的多为冰冻鸡。
改善:自发抵抗工业化 "在自家种菜养鸡"走红
进入20世纪80年代,更早步入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的人们逐渐从一味追究速度和效率的思维中觉醒过来,意识到农业工业化带来的恶果――过度开垦、速成化养殖。这不仅使食物口感变差,还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卫生,乃至人类的健康。
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都陆续掀起了保护土地、反思农业的思潮和运动。
著名的慢食运动就是1986年由意大利人卡罗发起,提倡人们远离那些速成的食品,回归最质朴传统的美味。而这些速成的食品不仅仅指现在所说的"垃圾食品",还包括迅速催生的家禽和施了过多农药化肥的蔬果。
在这样的反思和运动的影响下,很多消费者把"在自家种菜养鸡"变成了一种时尚,有的还索性辞去稳定的工作,回到偏僻的农村开办有机农场。由于这样"自给自足"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还自发形成了"农夫市集",供互相交换售卖自然长成的蔬果、家禽和手工制作的加工食品。
在大工业化农业发展的今天,这种自发形成的逆工业化和逆城市化的行为虽然显得有些小众,但它却是一种乐观积极的尝试,而且在发达国家越来越流行。
制度:考虑动物福利 更为人类自身
1927年,美国建立了家禽肉品和胴体分级体系。目前其家禽品质标准按胴体外形、胸背腿翅的发育、肌肉和脂肪的生长情况、褪毛情况和表皮色泽变化、皮肤和骨骼的完整性以及冷冻损伤等情况,将鸡肉产品分为A、B、C三级。 2002年9月出版的《美国家禽分类、等级及标准》里明确规定,出栏的雏鸡必须生长至少5至6周,并且体重不超过2磅。
作为禽肉的主要生产国和进口国的欧盟自1991年开始,就要求所有成员国都使用欧盟理事会法规和欧盟委员会法规制定的禽肉市场标准。而在此之后,欧盟标准把动物福利也考虑了进去。2010年6月生效的欧盟肉鸡福利法规里要求,鸡群一群最大数量为500只,最大密度为33千克/平方米。该标准对其它的情况也做了规定,如最短的让鸡休息的黑暗时间、正确的可执行的通风换气参数等。另外,欧盟也在2012年1月起限令未达标的13个国家的家禽饲养者,在两个月内改善母鸡的处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据欧盟有关机构统计,目前欧盟27国饲养的下蛋母鸡,40%采用笼子圈养,46%采用露天放养或饲养棚内放养。采用笼子圈养的母鸡约有4700万只,饲养条件通常都很差,母鸡长年被关在饲养棚的笼子里喂食和下蛋。笼子极其窄小,每只母鸡在鸡笼里的居住面积只有一张A4纸那么大,翅膀要扇动一下都有困难。
不可否认,人类的主张说到底还是紧紧围绕着人类的利益。环保人士认为,如此对待肉鸡与蛋鸡,人类最后将自食其果:不仅鸡肉味道欠佳,而且人类吃了这样的鸡也将产生更多抑郁和紧张细胞,增加未来罹患癌症的风险。(王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