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饲料资源» 正文

玉米豆粕替代要点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01-05

  现阶段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地方出现饲料原料短缺的情况。自配饲料的蛋鸡养殖场通常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主,其他非常规原料使用的较少,如果玉米、豆粕出现短缺,可选择适当使用杂粕部分替代豆粕,小麦部分替代玉米暂时解决燃眉之急,稳定蛋鸡生产性能。但同时也应关注杂粕和小麦原料中常存在的抗营养因子、霉菌毒素和适口性等问题,以及配方频繁改动引起的换料应激,本文将着重原料替代环节,分析饲料中替代玉米、豆粕的相关关键点。

小麦vs玉米

1、小麦替代玉米的效益

  麦类有的营养指标高于玉米,且资源丰富,是玉米的最佳替代品。饲料中合理使用小麦替代玉米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比如一般的硬质小麦( 主要指春小麦) 蛋白含量在13% 以上,远高于玉米,这利于减少蛋白原料如豆粕的使用,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小麦还能带来很多的附加价值,如玉米的脂肪主要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所以用小麦取代玉米利于增加畜体脂肪硬度,提高酮体品质,减少家禽脂肪肝综合症(Fatty Liver-Syndrome) 的发病率等等。

2 、小麦替代玉米需要注意的问题

小麦中的抗营养因子

  麦类籽实中含有较多的非淀粉多糖(NSP),它具有抗营养作用,严重影响了麦类所含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另一方面,小麦的种类多,不同种类小麦能量有比较大的差异,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酶制剂可有效减小小麦能值的波动,缩小原料质量差异,稳定饲料品质和动物生产性能表现。小麦使用成功的关键是消除其抗营养因子木聚糖和β- 葡聚糖,并在配方中调整、平衡其营养。小麦中主要的抗营养N S P 是木聚糖和β- 葡聚糖,所以小麦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时,建议同时添加木聚糖酶和β- 葡聚糖酶;

小麦的采购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易感染赤霉病产生呕吐毒素,所以使用小麦一定要防止霉变或加入霉菌毒素吸附剂;

换料应激

  部分畜禽在由玉米型饲粮向小麦型饲粮转换时有一个应激过程,表现在短期内的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略下降、蛋壳颜色稍变浅。小麦添加比例越高,这种应激会越明显:待畜禽消化道适应小麦型饲粮后,应激现象会消失。事实上,小麦相对玉米的适口性更好。对于养殖场,如有可能,建议用7d 左右的时间,逐渐增加小麦的用量,实现饲粮转换的平稳过渡而不影响动物生产。建议最初使用时,小麦的添加量逐步增多,用 7 — 10 天的时间换完料;

 小麦替代说明

  部分玉米后,会使配合饲料黄色变浅,这需要饲料企业向用户做解释说明。

 3、小麦替代玉米方案

  配合饲料中使用小麦时,替代玉米的量应控制在2/3以下,即在配合饲料中的使用量不超过40%,在幼畜、雏禽料中,这个比例应进一步降低到20%。

  (1)、直接替代

  小麦和玉米的营养成分有差异,特别是禽代谢能的差异,存在的一个明显缺点是造成营养的不平衡,即蛋白过高而能量不足。所以,建议小麦使用量在20% 以下时使用本方法。由直接替代法还衍生出另外的一种实用的替代方法,即在每吨配合饲料中以200kg的小麦替代180kg 的玉米和20kg的豆粕,该方法相对直接替代法更合理,适合小型用户使用。

  (2)、部分替代

  对于大型饲料厂,需要根据小麦和玉米营养价值的不同,借助配方设计软件重新设计配方,保证配方营养含量不变。小麦大量替代玉米(20% 以上) 时,除了能量、粗蛋白、氨基酸、钙、磷等常规养分需要满足标准外,亚油酸、生物素、叶黄素也需要考虑。

  小麦中几乎不含叶黄素。当禽料中较高比例使用小麦时,叶黄素的不足可能会造成禽肉或蛋黄着色不足( 配合饲料中部分其它原料如玉米蛋白粉也有重要影响) ;对畜产品着色要求高的地区,不得不考虑在饲料中添加叶黄素;而叶黄素的添加成本比较高,有可能会抵消小麦所带来的利润。所以,实际使用中要结合成本变化权衡其使用量。

  禽料中亚油酸的含量应达到1%,小麦的粗脂肪和亚油酸含量明显和玉米有一定的差距。饲粮大量使用小麦时,蛋禽对亚油酸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对生产性能如蛋重有一定影响。所以,以小麦为主要能量源的配合饲料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补加亚油酸。

  生物素在猪料中更易缺乏,如果小麦高比例替换玉米,则需要增加生物素的供给量,可在生物素原添加量的基础上增加1/2。

 杂粕vs豆粕

1、杂粕替代豆粕效益

  从目前可替代豆粕的众多杂粕中的有DDGS、菜粕、棉粕、花生粕、葵花籽粕。其中花生粕和芝麻粕与豆粕的蛋白含量最为接近,也能有效降低成本。目前常见的替代有DDGS和菜粕。从产能来看,DDGS产能利用率超过50%外,其他油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短期内可以用DDGS替代豆粕,替代比率在1.73:1。菜粕为1.2:1。

 2、杂粕替代豆粕需要注意的问题

  杂粕本身抗营养因子含量高,且多数含有毒物质等,如在棉粕中含有游离棉酚等有毒成分,可使畜禽体组织受损,生长受阻,生长能力下降;所以替代时需要进行脱毒处理,需要时适当加入酶制剂来来提高杂粕在饲料中的使用量及利用率。

  杂粕的粗脂肪普遍比豆粕低,为增加适口性和便于调制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油脂。

  在使用杂粕时需注意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必要时可以添加相应的氨基酸,如在猪饲料中加赖氨酸,在禽类饲料中添加蛋氨酸等。

  目前杂粕多采用土榨法或预压浸提等方法进行加工,经过了高压和加热处理,这样导致了杂粕中营养成分含量下降、蛋白质变性及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利用率下降而且也影响了适口性。所以在生产中应注意改进方法,防止热加工过度。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