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如何通过饲料生产防控非洲猪瘟病毒?

来源: 作者: 时间:2021-06-15

1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1.1 非洲猪瘟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2005 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 mittee Taxonomy of Virus, ICTV) 第 8 次报告将ASFV 列为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的成员,而且是唯一成员。

 1.2 非洲猪瘟病毒的形态结构

  ASFV 具有二十面体结构,直径为 175~215 nm,是一种胞内复制的末端共价闭合的单分子线装双链DNA 病毒,基因组全长约 170~190 kb,含 151 个开放阅读框,基因可编码 150~200 种蛋白质,其中半数以上蛋白质功能未知。ASFV 生物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外囊膜、核衣壳、内膜、基质层和基因组 DNA,其中外囊膜源于胞浆膜,主要成分为类脂物质,是病毒感染必需的;核衣壳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内膜由细胞内质网囊泡崩裂的产物形成;基因组 DNA 为核蛋白紧密包裹的 ASFV 双链 DNA(图1)。

1.3 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灭活措施

  在自然条件下,非洲猪瘟病毒可在血液、粪便和各种组织中长期保持感染性,对热敏感,但在低温环境下可长时间存活,因其表面具有的主要成分为类脂的囊膜,因此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敏感,常规消毒剂氢氧化钠、次氯酸盐、福尔马林等均可使病毒灭活。此外,非洲猪瘟病毒对酸碱的耐受性很高,在较宽的pH范围内都较为稳定。

  据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épizooties, OIE) 建议非洲猪瘟病毒的灭活措施为:第一,高温 56℃、70 min 或 60℃、20 min 灭活病毒;第二,对无血清培养基使用 pH≤3.9 或 pH≥11.5 的条件灭活;第三,0.8% NaOH 30 min,2.3%次氯酸盐 30 min,0.3% 福尔马林 30 min,3%邻基苯酚和碘混合物 30 min 灭活病毒。

 2 通过饲料生产加工防范和控制非洲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经食物传播和软蜱叮咬进行传播。其中,非洲猪瘟病毒可在软蜱体内长期存在,并经过各种方式传播,是非洲猪瘟病毒在野生动物之间和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之间传播的主要媒介;ASFV 一旦感染家猪之后,会通过病死猪尸体、病猪肉制品、人为因素等迅速传播。

  截至目前,非洲猪瘟自 1906 年在非洲肯尼亚首次暴发至 1921 年正式报道以来,在全球已有 38个国家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覆盖非洲、欧洲和亚洲。我国自 2018 年 8 月 3 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同时根据《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启动 2 级疫情预警以来,截至 2019 年 2 月 23 日,我国共通报非洲猪瘟疫情 118 例(合并通报中养殖单位独立计数)。在我国,非洲猪瘟似乎已成为养猪业常态化的一个趋势,因此,作为饲料生产企业,如何通过饲料生产加工环节防范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与危害已成为必需解决的问题。综合考虑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特点以及饲料生产的整个流程,主要有以下四点。

 2.1 饲料原料

  制定严格原料筛选、采购及品控制度。选用烘干或烘焙玉米和高温豆粕,不可采购低温豆粕;尽量不用或选用符合中国农业农村部第 91 号公告的猪血液制品;建立稳定的采购供应渠道,没有特殊原因不可轻易更换供应商;建立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平台,对采购的原料及生产成品进行严格监控。

2.2 饲料配方

  2.2.1 提高维生素的添加量以增强猪只自身免疫力

  在饲料配方中适当增加维生素 A 与维生素 C 的使用量。非洲猪瘟病毒最先接触和感染的部位是口鼻,然后攻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最后释放病毒进入淋巴组织及其他细胞群体。适当提高维生素A与维生素C 的添加量,其原因是,维生素 A 能够促进猪只抗体形成,有利于维持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维生素 C 能够消除猪只机体内的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以及中性细胞和淋巴细胞杀灭病毒能力。

  2.2.2 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脂肪酶 非洲猪瘟病毒从内到外共有 5 层生物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基因组 DNA、基质层、内膜、核衣壳和外囊膜。Breese等早在 1966 年研究发现,胰脂酶可以导致病毒感染性下降,只有当外层的脂质遭到破坏时,蛋白酶和核糖核酸酶才可以作用于 ASFV [8]。病毒外层包被有源于胞浆类脂囊膜,该囊膜是病毒感染所必需的 [9-10] 。添加脂肪酶(如胰脂肪酶)或者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月桂酸单甘油酯) 可以破坏 ASFV 最外层的囊膜,使其失去致病力;另一方面,脂肪酶的添加也可以提高脂肪的消化吸收和改善猪只的皮毛外观。

  2.2.3 少用或不用核苷酸类原料 尽量减少或不用富含核苷酸类成分的原料,以降低或减少非洲猪瘟病毒在猪只体内快速复制增殖所需的原料和底物。

 2.3 生产工艺

  OIE 组织建议在 60 ℃ 20 min 对非洲猪瘟病毒进行灭活。因此,从饲料产品生产加工工艺流程角度考虑,适当提高制粒温度在 85~95℃之间,并适当延长制粒和增加后熟化工艺及延长后熟化时间,以达到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的目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糊化度。

 2.4 运输及储存

  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运输车辆、人员进出入厂区需要全面、彻底、有效的消毒处理,尽量避开疫区的运输路线;其次,运送至猪场的饲料进场前熏蒸足够时间再进入猪栏。猪场应制定预留有充足熏蒸消毒时间的备料计划,对任何购买到场的饲料产品对运输车辆做上述有效消毒处理后,应在特定的饲料中转站熏蒸处理足够时间后再转移到猪场内进行饲喂。

 3 小结

  非洲猪瘟病毒的防控与根除任重而道远,必须要依靠政府监管、原料供应、物流运输、饲料生产、猪场、屠宰厂以及肉产品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协同合作以及各项有效措施的切实落实到位。因此,所有养猪相关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共同严格遵守生物安全准则,为净化非洲猪瘟的提早到来共同努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