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也是粮油生产的大国。从发展的基本状况来看,我国的粮油加工能力较强,近年来粮油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精细化程度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保障了我国人民生活所需。
我国农业种植面积较大,是粮食作物以及油料作物的生产大国及消费大国。在当年不发生较大自然灾害的前提下,我国的稻谷年产量在2.1亿吨左右,小麦的年产量在1.3亿吨左右,油料的年产量在3400-4000万吨。同时,我国每年进口油料量在1亿吨左右,这些资源均为我国粮油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粮油加工的规模来看,我国的粮油加工能力较高,且加工企业的数量也较多。从具体内容来看,粮油加工一般包括稻谷类加工、小麦制粉、玉米杂粮加工、植物油的加工等。在粮油市场中,加工业属于基础类行业,是其实现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盘活粮油市场,提升粮油原料的附加值。
在我国,粮食加工业的企业数量较多,遍及城乡各处,各类规模不等的企业大约有20多万个。但从发展规模来看,我国粮油企业的日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数量有限,日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内的企业较多。其中,国有企业的占比较大,占比超过五分之一。外资企业以及港澳台企业占比较低,仅为不到2%,民营企业的占比最高,约占到四分之三。
过去,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粮油市场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从而导致生产率较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装备的机械化程度以及自动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尽管这使得从业人数有着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劳动生产率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传统粮油市场的发展中,仅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较少,且粮油产品的种类较少。随着粮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加之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粮油产品的精细化程度也在得到提升,精米、精面以及精油在当下的占比不断上升,产品的种类也在不断提高。
2003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仅为8614亿斤,跌至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出现严重的供需不足情况,在缺口的供应上,仅靠消耗库存粮油进行。与此同时,由于农业出现大规模的减产,传统粮油产区受到较大影响,极大地降低了种植户的积极性。2004年,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对于粮食收购市场以及价格进行全面放开,并在粮油的主要产区中针对小麦和稻谷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到2007年,国家对于玉米和大豆实施临时收储政策,以此来保障种植户利益,调动其种植积极性,从而提升粮油原料产量,满足市场所需。同时,国家不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和基础性作用,使得粮食的价格由市场来进行决定。2020年9月,国办出台专门文件,明确提出禁止耕地“非农化”,当年11月,国办再次发布禁止耕地“非粮化”的文件,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耕地种粮情况监测。2021年,农村农业部先后颁布“两个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两稳一增”、高标准农田减少规模扩大到1亿亩等政策。同年,财政部也下发200亿元一次性种粮补贴。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我国的粮食产量将得以稳定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增加种植户收入。
当下的粮油产销问题中仍在存在较大的矛盾:一方面,国内外部分粮油产品价格出现倒挂情况,使得该类进口商品的价格远低于其国内价格。另一方面,最低收购价以及临时收储机制较为固化,灵活性不强,粮食的购销体制上较为僵化。从具体表现来看,当下粮食产销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我国在粮油供求的基本面上总体保持平稳,但国际市场形势较为动荡。从供需来看,我国的产需基本保持平衡状况,再加上一部分的进口,使得我国在平衡的基础之上还略有盈余。但在近段时期,我国的生产成本呈现上涨趋势,而国际的大宗农产品以及原油的价格也在拔高,形成了大宗农产品的买方市场。一方面,我国这种粮油生产成本的上涨趋势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与我国不断推进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进程有着密切关系。而从国际形式来看,大宗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受到较大影响,恢复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其次,从整体来看,粮食的生产形式依旧向好,但在市场机制上还存在较大不足。过去,我国应用的临时收储机制以及最低收购价机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激发农民种植积极性起到重要的影响。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这种机制的主体较为单一,在收储规模上也较大,呈现出国家垄断局面,导致库存量增加,库容量下降。这也使得许多企业不愿意参与到粮油市场中,降低了市场活力。最后,国家政策性托市抛售的调节机制依旧发挥作用,但由于国内外沟通的不断频繁,再加上粮食品种之间开始出现替代产品,导致这种调控机制的作用受到抑制。从总体发展来看,除大豆之外,其余粮油品种在国内的产销基本保持平衡。但从实际运行来看,其所发挥的作用有限。由于国内粮油原料价格较高,加工企业寻求替代产品来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使得我国的粮油调控机制面临极为复杂的形势。一方面,国内外粮食在价格上的倒挂刺激了进口需求,国内有关产业受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品种之间互相替代成为可能,也使得在粮油的宏观调控上难度较大,效果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为保障粮油市场的稳定发展,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从宏观层面开展调控、正确处理各方之间的关系,从而降低发展中出现风险的几率、真正保障各方利益。从政策来看,需正确对待短期策略与长期战略、国内生产与国外进口、政府干预与市场供给、农民增收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需灵活调整粮油的购销政策、保障粮油的战略性稳定。
我国人口众多,粮油的需求量很大,需在政策的制定上坚持粮食安全。进入2022年,从习总书记提出的“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到“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被明确写入中央1号文件,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均明确提出构建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性。在具体执行层面,应将国内的资源情况和环境情况、粮油供求以及国际形势等均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同时,随着近年来“保险+期货”模式的推进,农业种植中的风险得以进一步分散。多种政策导向加持有助于在提升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的同时,保障农民的收入。
可以对传统的“价补合一”政策进行调整,完善“价补分离”的方式,发挥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市场供给之外,政府需合理给予种植户一定的补贴,尤其针对当下供需矛盾以及存储矛盾较为尖锐的玉米,需完全落实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推进“保险+期货”模式,将种植户的收入、财政压力以及产业链条因素均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在完善补贴机制的同时,更实现风险的规避。
在粮油产销机制中,收储机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粮油安全以及种植户的合法利益,对于粮油产业以及金融行业等也可起到重要的影响。在收储机制中,粮油的主要物权归属于国家,主体的政策性和经营性职能划分存在职能不清的情况。针对此,需依照“有限目标、优化结构、多元参与”的发展原则,完善储备机制,将粮食在中央中的战略储备、市场调控以及商品化实施管理剥离,对于战略储备需合理进行划分,协调商业周转与战略储备之间的关系。鼓励粮油加工企业参与到储备中,建立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化粮油储备机制,鼓励各个市场主体踊跃参与到粮食的流通以及储备过程中,降低粮食储备的成本压力,调动市场活力。
一方面,为保障我国的粮油市场实现稳定发展,针对一些重点农产品,需从政策方面做好进口与出口的调控工作,加大统一管控力度,完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由于当下粮食的替代机制较为完善,在允许的情况之下,可选择贸易救济、进口许可、技术标准、反倾销等非关税手段来对粮油产品的进口进行调控,减少由于过度进口而对国内市场和价格所造成的打压,缓解价格倒挂给我国造成的影响。在调控机制上,需提升其透明度,加大有关于粮油产品生产、进口、库存、消费等信息的宣传力度,做好市场预期的引导工作。可建立粮油交易中心,提升其国内外影响力,设立中国粮食指数,来规避生产风险、稳定粮油市场,更好的掌握粮油供给的座机主动权。
在保障粮油稳定供给、确保农民增收以及稳定粮油市场发展的前提下,需完善粮油产销机制,合理制定改革方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其有机协调,打造粮油政策综合改革框架。要将财政补贴、金融服务、市场购销、加工转化、库存储备、进出口调节、价格形成机制,结合我国国情,做好统筹规划工作,保障粮油市场实现稳定发展。(宏源期货 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