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大力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3-05-08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就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要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农业农村部以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把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今年粮食生产工作的头号工程。针对今年大豆、玉米等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有关重点工作,记者日前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
问: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农村部今年启动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请问行动的背景是什么?
答: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需要着力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单产水平,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支撑,进一步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
提升单产势在必行。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必须依靠提升单产。一是突破资源约束的需要。目前我国粮食面积已处于历史高位,耕地和水资源约束越来越紧,依靠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空间十分有限,产能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产。二是促进稳产保供的需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需求逐年增加,需要持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三是增强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农产品特别是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产出率低,亟须提高单产水平。
提升单产潜力较大。从品种看,水稻、小麦、玉米国家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600公斤、420公斤、650公斤,比大田生产分别高130公斤、40公斤、230公斤,大田产量与区试产量还存在较大差距。从技术看,各地集成创新了水稻侧深施肥、小麦宽幅精播、玉米浅埋滴灌、大豆大垄密植等一批高产技术模式,示范点平均增产都在10%以上,但还没有大面积普及推广。从高产典型看,近几年通过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和产业技术体系示范,项目县小麦平均亩产比所在省份高91公斤、水稻高50公斤、玉米高120公斤、油菜高28公斤。从国际对比看,我国玉米亩产比美国低300多公斤、大豆比巴西低100公斤左右、油菜比法国低约40公斤。差距就是潜力,潜力就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提升单产任务艰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是“单技术为主、小面积示范”的传统推广模式,大田生产技术到位率不高,还未形成“多技术集成、大面积普及”均衡增产的格局。同时,受生产领域、地域界限、部门局限等因素影响,各类涉农政策、资金、技术和资源分散,农技、植保、土肥和种子等环节支持相对独立,还没有形成合力。单产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各环节、各要素集成整合、同向发力。
问: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难度很大。请问,如何确定重点作物、统筹各方力量,农业农村部在这方面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实施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主线,以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单产水平为目标,以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为动力,突出大协作攻关、优机制推广、强政策支持、整建制推动,促进全要素补齐短板、全环节融合打造、全领域带动提升,千方百计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尽快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突出关键作物,分层次推进。按照产需形势、单产潜力,采取分层次推进的方式,第一层次是产能提升最迫切、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大豆、玉米两个作物,作为农业农村部的工作重点,率先启动单产提升行动,力争尽快实现突破;第二层次是产能提升有需求的油菜、水稻、小麦,农业农村部指导各省结合实际统筹推进实施;第三层次是棉花、甘蔗等重要的大宗经济作物。加强科技攻关,加快集成推广,全面提升单产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
突出技术集成,早见效见长效。立足当前,强化现有品种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加快展示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和到位率。着眼长远,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合成药物、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加强协作攻关,做好技术储备,加快转化应用,促进单产稳定可持续提升。
突出力量集聚,补齐短板弱项。发挥行政推动主导作用,协调各部门支持,科研、教学、推广全程参与,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约项目、加大投入,形成推进单产提升的工作合力,着力破解良种选育、地力提升、农机研发、主体培育、产后加工等瓶颈。
突出示范带动,促进均衡增产。坚持整建制推动,立足资源禀赋和生产基础,统筹兼顾主产区和非主产区、高产区和中低产区,明确不同区域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攻方向,打造示范基地和优势产区,将中低产区提升为高产区、高产区打造成标杆区,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
突出绿色高效,促进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与增产结合、节本与增效兼顾、产量与品质并重,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肥节药、立体复合种养等绿色高效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问: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我国粮食面积扩大在增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粮食单产水平总体上提升缓慢,请问开展单产提升行动的目标和路径是什么?
答:农作物单产水平是科技成果、要素投入、生产主体等多个因素叠加的集中体现。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各环节各要素集成整合、同向发力,部省县、产学研统筹协调、久久为功。
在目标上,明确重点作物和单产增长水平。作物方面,综合考虑产需形势、单产潜力等因素,采取分层次推进,将产能提升最迫切、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大豆和玉米作为今年的重点作物,力争尽快实现突破;各省结合实际统筹推进油菜、水稻、小麦、棉花、甘蔗等作物单产提升。目标方面,按照“急抓1年、紧抓3年、长抓5年、续抓10年”的工作节奏,着力补齐短板、推进技术落地,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接近主产国高产水平。2023年,大豆率先打造100个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力争带动全国平均亩产提高5-10公斤;玉米率先打造200个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力争带动全国平均亩产提高2-5公斤。2030年,推动实现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
在技术路径上,抓好“五个围绕”“五个聚焦”。单产提升的关键是要把地种肥药各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的增产潜力挖掘出来,加快把先进适用的高质高效品种技术由点及线到面推广开来,将试验田示范田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从生产要素上,就是围绕“良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质量。围绕“良种”,加快品种选育推广,重点是选用良种、培育新品种、明确育种方向、加快生物育种推广。围绕“良机”,加快农机研发推广,重点是装备提升、政策优化、机手培训。围绕“良法”,加强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重点是示范带动、提高技术到位率。围绕“良制”,加强耕作制度创新,重点是统筹茬口衔接、兼顾用地养地、发展间套作等。从生产环节上,就是聚焦“创高产”,开展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重点是打造示范样板、开展高产竞赛。聚焦“新农人”,发展现代经营体系,重点是培育生产主体、经营主体、服务主体。聚焦“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重点是发展龙头企业、推动加工研发。聚焦“减损失”,强化防灾救灾减灾。聚焦“国家队”,加强农垦示范带动。
问:今年是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的第一年,请问农业农村部在保障相关工作顺利推进方面,采取哪些重点举措,确保单产提升行动尽快落地见效? 

答: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指导各省分品种、分区域、分要素、分环节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确保今年单产水平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打牢中长期单产持续提升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部里总牵头、省里总负责、市县抓落实”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行政主导、部门主抓、行业主推。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资金投入上动真格、出实招,推进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按照“摸清底数、抓住关键、强化支撑”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工作方案,明确主要作物、梳理短板弱项、细化重点任务,列出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单产提升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明确技术模式。农业农村部指导各省组织专家团队,针对单产提升全面梳理本地区耕种管收各环节、地种肥药各要素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强化现有品种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研究提出本省重点作物单产提升的技术方案,明确主攻方向、主推品种、主要模式,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全面提高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等关键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
强化政策支持。今年,农业农村部加大资金整合支持力度,增加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项目资金规模,并明确要求现有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行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政策项目,都要向单产提升工作集中。各省在用足用好项目资金的基础上,要加强与本省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单产提升工作的资金投入,形成中央和地方共同支持单产提升行动的合力。
做好指导服务。农业农村部依托专家指导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分作物组建了单产提升专家团队和科技小分队,指导各省组织动员本省农技推广和科研院所有关专家,积极参与部级专家团队和科技小分队工作,建立“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模式,开展巡回指导服务,做好技术培训,做到专家直接入户、技术直接到人、良法直接到田,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来源:农民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