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水稻保护价将被调整!
基于粮食安全考虑近几年还将有保护价作为底部支撑,鉴于19年小麦托市价下跌了0.03元/斤至1.12元/斤(国标三等),2019年产稻谷保护价或跟随向下调整。
库存高位运行
2018年自国储大量投放以来,市场供应一度以托市陈稻为主,且拍卖投放及成交以陈粳稻居多。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10月底,国储拍卖稻谷累计成交849万吨,其中2013年产稻谷54.84万吨,2014年产677.05万吨,2015年产59.48万吨,2016年产29.29万吨,2017年产28.48万吨。由于2014年产托市稻谷销售底价较低,占政策性稻谷成交的80%。已经成交的托市稻谷中,黑龙江省粳稻占比最大,累计成交稻谷449万吨,约为总成交量849万吨的53%。稻谷全年总成交量仅有849万吨,与1亿吨以上的库存形成鲜明的对比,照此速度短期内稻谷去库存压力倍大,导致去库存进度缓慢的原因在于不断下调的托市价以及终端市场的消化不良,同时水稻的工业用量非常少,远不及玉米。
市场化推进难
2018年稻谷又是一个丰收年,从当前收购的形式来看,市场化收购推进速度十分缓慢。主要是米企经过多年的内耗已无力大量收储和参与市场收购,终端需求也不断的萎缩中。随着托市价的大幅下调,大米价格下跌,副产品利用优势也跟随大幅下降。
同时每当国储托市结束后,国家临储拍卖时间提前,再加上水稻库存销售底价下调大量低价陈粮涌入市场,企业苦不堪言,处于进退两难中。存新粮,不仅需要资金,最害怕的是存完粮后紧接着销售底价调了,库里的粮还未加工却已亏损,因此短期内国家若想真正的加快市场化收购,恐怕唯有降价或者暂停收储来实现了。
结构调整大方向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就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答记者问的时候也提到,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区别品种、分步实施,逐步将最低收购价调整至合理水平,回归政策的托底功能,既要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又要更加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按市场需求种植质优价高的品种,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充分发挥财政支持作用,配套完善相关政策,保护好农民利益不受损,种粮积极性不降低,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综上所述,以上仅是稻谷市场的现状,因此2019年稻谷托市价或面临下调,2019年稻谷保护价或将于2月底前公布,但继续下调的幅度不会如2018年这么大(2018年中晚籼稻下调0.1元/斤至1.26元/斤、粳稻下调0.2元/斤至1.30元/斤,国标三等粮,如上图所示)或呈小幅下调的态势。不过最低保护价下调同时,建议国家也要从实际出发,健全“价补分离”机制,因为托市价下调,但种植成本不断上升,如化肥、种子农药等也在节节攀升,特别是今年黑龙江水稻种植补贴仅在100元/亩内,农户收益下降明显。无论市场怎样调整,农户应当因地制宜,向优质品种靠拢。以黑龙江为例,2018年长粒水稻价格相对较高,长粒与圆粒水稻间的价差逐渐被拉大,且在全国米价下跌之时,东北米价优势逐渐显现,走货尚可。
一周热点
- 2021-04-02USDA首席经济学家解释为何播种意向报告导致期价涨停
- 2021-04-02美国经济学家认为USDA的播种意向数据过低
- 2021-04-02美国玉米现货市场述评:玉米现货价格下跌
- 2021-04-02政府数据:3月份巴西玉米出口量同比减少37.7%
- 2021-04-02南美专家:2020/21年度阿根廷玉米收割完成7%
- 2021-04-022021年4月1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4-02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最新统计:对华销售总量同比增长1.89倍
- 2021-04-02上周中国买入12.4万吨美国陈豆
- 2021-04-02政府数据:3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为1349万吨
- 2021-04-01芝加哥玉米和大豆期货全线涨停,因播种意向面积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