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小麦粉新国标开始实施
新标准调整为按照加工精度和灰分含量两项指标作为分类定级指标,增强了小麦粉分级定等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03.取消了粗细度和面筋值的质量要求
删除了粗细度指标。原粗细度指标限制了新制粉工艺的应用和麦芯粉等新产品开发与推广。现在的制粉工艺可以成功提取最低灰分、最好粉色、最少麸星的麦芯粉,属于加工精度最高,从品质上看属于蛋白质和淀粉品质均较好的产品,很受市场欢迎,但颗粒度相对较高,无法达到原标准中相应等级产品的粗细度要求。
取消粗细度要求,有利于企业合理控制面粉的破损淀粉率,提升面粉品质,有利于提高筛理效率,释放产能,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修改了湿面筋含量。面筋含量与小麦粉品质无关,不同的湿面筋含量适于不同的加工用途,如面筋值高的适合做面包,面筋值低的适合制作蛋糕和饼干,面筋值中等的适合制作馒头、面条等。
新标准中三级面粉湿面筋标准值均为≧22.0%,相对于旧标准,精制粉≧26.0%和标准粉≧24.0%的要求有所降低。
充分体现了《小麦粉》标准的“底线”和“基准”,提高了企业成品粉湿面筋含量指标的合格率,放宽了企业对原粮面筋含量的要求,也就是说企业对加工面粉的原料小麦面筋含量要求降低,缓解企业对优质高筋小麦的需求压力,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所需原料成本。
另外,新标准中将精制粉、标准粉和普通粉水分标准值均设置为≤14.5%,即精制粉水分提高了0.5%,标准粉和普通粉提高了1.0%。在保证小麦粉安全水分要求前提下,适度提高水分指标切合目前国内小麦加工轻碾细磨的现代制粉工艺,有利于硬质及偏硬质小麦在最佳工艺水分状态下加工,有利于提高小麦粉的精度、粉色及出粉率等,以及加工企业利润增加。
适度加工 促进节粮减损
目前国内粮食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片面追求精度的现象,产品越来越白、制作越来越精细。
资料显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小麦加工行业的平均出粉率约为85%,近些年来,因过度加工等因素,这一指标降到了75%-78%。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李再贵表示,过度加工导致的粮食损失大概在3%到10%,高的可能达到15%左右。
新标准对于粮食适度加工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加出粉率,助力小麦粉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消息称,据权威测算,以普通粉为例,总出粉率可提高0.5%-3%。
《小麦粉》(GB/T 1355-2021)国家标准全文:
来源:中华粮网
一周热点
- 2023-11-10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秋冬季生猪疫病防控技术要点》的通知
- 2023-11-10猪肉价格跌幅扩大,10月CPI再次落入同比负增长
- 2023-11-10饲用豆粕用量占比如何再降1.5个百分点?
- 2023-11-10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饲料生产分析
- 2023-11-09我国成功培育本土黑猪新品种
- 2023-11-09巨头猪企负债累累!俄罗斯猪肉将涌入猪市,猪业寒冬何时结束?
- 2023-11-08祝贺新华扬九龙基地2.2期精制车间喜封金顶
- 2023-11-08腌腊需求增量未到 猪价承压“旺季不旺”
- 2023-11-07国家发展改革委:预计短期生猪价格下滑空间有限
- 2023-11-07猪市走势:断崖降温来袭,猪价逆势反弹,消费能否逆势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