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低附加值和环保压力影响,中国原料药行业持续多年低迷,多年前,石药集团(h01093)提出从原料药到制剂、从普药到新药的战略转型,并在2013年出售其大部分抗生素业务,目前已初有成效。受此影响,目前原料药仍占据主要市场的浙江医药(14.22,-0.610,-4.11%)(600216)、华海药业(20.25,-1.530,-7.02%)(600521)、海正药业(23.49,-1.000,-4.08%)(600267)等正在加速从原料药到制剂的转型,以谋求重回药企主导地位。
“目前国内原料药市场的竞争空间非常狭窄,这也在倒逼浙江的制药企业从原材料的生产向制剂的生产转型,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将制剂产品走出去。”浙江医药副董事长张国钧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说道。
张国钧向记者透露,目前浙江医药原料药与保健品制剂的产值比例在3:7,未来目标是二者产值比例达到5:5,甚至制剂的产值可能会更高。
“浙江药企的原料药生产曾经在全国领先,受惠于订单出口优势,以前我们的产品走出去也很容易,因为原料药生产污染重、利润低,国外的企业不愿意生产,但是近几年生产成本、环保压力都在上去,利润极速下滑,我们不得不寻求转型。”张国钧对记者透露。
实际上,受原料药利润压缩的拖累,作为老牌医药企业,浙江医药大宗原料药VE巨头地位早在前几年就已风光不再。从医药行业净利润排名(申万一级行业-医药生物(10536.14,-432.090,-3.94%))来看,公司已从2009年的行业第2名,下滑到2011年的第5名。
而张国钧向记者透露,去年上半年一期已经投产的浙江医药昌海基地将成为此次转型的母体,该基地目前已投资40多亿,其中环保投入占据十分之一,预期总投资将超75亿,目标年产值150亿。
位于浙江绍兴滨海新城的浙江医药昌海基地,目前大部分已建成,该基地将承担四部分产能的生产:维生素、生物药、创新药以及制剂,其中制剂的生产为布局的重中之重。
“原料药我们现在继续生产,但是制剂、保健品这块现在是我们的战略方向。”张国钧介绍,按照公司的“双轮驱动”战略,在原料药继续生产的前提下,加速制剂生产,并意欲拓展出口渠道。
记者在昌海基地了解到,目前该基地的制剂厂区正在安装阶段,未来将主攻出口制剂、国内制剂以及国内保健品三大块。张国钧介绍,制剂厂区预计今年下半年会试运行,明年上半年投产。
“其实国外用的很多辅酶q10都是我们生产的,我们每年辅酶q10的出口量达到50吨,按照每颗25毫克的制剂量来计算,那就是几万亿颗粒的量。”张国钧告知记者,目前浙药将通过“定牌加工”的形式,提升行业口碑,进而为打造单独的制剂品牌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