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家禽及产品» 正文

2010全球家禽业标志性事件大事记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2-12
2010年已经过去,回顾过去的一年,全球家禽产业在禽肉与禽蛋生产方面延续了增长的势头,但同时也经历诸多考验。疾病防控领域,传染性疾病继续肆虐全球,各国也积极展开研究工作,力求从根源上找到战胜疾病的方法;英国克隆食品与美国沙门氏菌感染事件使食品安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国际家禽贸易市场更是被美俄与中美禽贸易的一系列纷争掀起万丈波澜。本文就上述领域展开回溯,力求将2010年全球家禽业的标志性事件浅显分析,以飨读者。

持续增长的禽肉与禽蛋生产

根据近日美国瓦特传媒集团发布的《2010瓦特全球家禽行业趋势执行指南》,2010年禽肉产量有望获得3%的增长,达到9480万吨。

禽肉在从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中,全球禽肉产量由6520万吨增长到9230万吨,增长率达42%。2010年的禽肉生产延续该增长势头,其中巴西和中国地区的增长尤为明显,均会有4%左右的涨幅。巴西地区的增长源于国内需求加大,加之其出口量大增所致;中国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禽肉消费,由此造成产量提高。美国与欧洲增长相对缓慢,仅有2%和低于0.5%的涨幅。另一方面,由于进口量的减少,以及国内需求的不断增加,俄罗斯的增长潜力更是惊人。据预测,俄罗斯禽肉生产的增长将有可能达到10.5%,总产量达280万吨。

《指南》认为,未来以鸡肉为代表的禽肉在市场上的比重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30年,鸡肉将会超过猪肉,成为最有市场的肉类消费产品。

鸡蛋据《指南》统计,2000年全球鸡蛋产量为5120万吨,蛋鸡存栏量达50亿只。而到了2009年,上述两个数字已增长至6210万吨和64亿只。鸡蛋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东亚地区,又主要集中在世界第一产蛋大国中国。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鸡蛋产量增加并不显著。2008年~2009年间,由于国内消费量下降,加之禽流感的影响,中国的鸡蛋生产下降了1.5%。随着2009年之后世界经济复苏,中国国内对于鸡蛋的需求开始回升;同时由于中国鸡蛋出口量的增加,预计2010年中国鸡蛋产量能有1.9%的增加,达到2710万吨。

总体而言,在过去一年中,全球禽肉与禽蛋生产延续了过去10年来的增长势头。尽管2010年的具体生产统计数据尚未可知,但就目前市场及生产的情况而言,基本能够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

饲料原料与饲料价格飞涨

虽然2010年全年禽肉与禽蛋生产总体呈现出增长的势头,但是来自饲料的不利因素还是给予家禽产业沉重打击。2010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小麦价格暴涨了60%~80%。此外,FAO对于2010年全球谷物产量的预测最终停留在22.39亿吨这个数字上,与2009年同期的数字相比,下降了1%,而且这一数字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的第三低。如此之低的产量自然引发全球谷物价格的猛升。更糟糕的是,2010年夏天的大旱致使俄罗斯、乌克兰等地谷物严重歉收,两国分别采取粮食出口禁令政策,以优先保证国内谷物消费的需要。一时间,全球陷入粮食危机之中,谷物价格进一步上涨。

谷物价格飞涨直接导致饲料价格上涨,进而导致禽肉与禽蛋价格飙升。2010年9月,澳大利亚家禽养殖户的养殖成本不断攀升,据澳大利亚当局当时的预计,澳大利亚的鸡蛋价格将会升至50澳分/打。而这将创下澳大利亚鸡蛋价格的新纪录。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农民联合会禽蛋组织主席BrianAhmed表示,在从6月到9月的三个月里,澳大利亚全国范围内的鸡蛋零售价便上涨了20%。这主要源于小麦价格的攀升。2010年9月时,一打标准的70克鸡蛋视其等级与质量差异,售价为2.8澳元~6澳元(约合2.6美元~5.6美元)不等。

美国禽肉生产龙头企业泰森食品公司同样遭受来自饲料成本上升的直接影响。2010年9月,玉米价格增长到5.1725美元/蒲式耳,创下自2008年9月30日以来的新高。对此泰森公司也不得不上调鸡肉产品的价格,以应对高涨的玉米价格。

泰森公司发言人GaryMickelson表示:“我们相信高涨的玉米价格将最终导致消费者不得不购买更昂贵的鸡肉产品。我们也是出于无奈才不得不上调鸡肉产品价格,以抵消上涨的饲料成本。”

不仅是家禽产业,生猪以及其他畜牧产业均受到饲料价格上涨的严重威胁,而这一趋势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缓解。

疾病防控任重道远

2010年全球传染性疾病仍不时暴发,敲打着整个产业的敏感神经。在防控各种禽类传染疾病领域,全行业依旧任重道远。

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自2010年1月起,亚洲、欧洲各地频现H5N1型禽流感暴发的报道。其中亚洲的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受灾情况尤其严重,柬埔寨、缅甸、越南、印度、孟加拉国以及尼泊尔都先后暴发了H5Nl型禽流感疫情。疫区有大批家禽被扑杀,禽蛋被销毁或者禁售,养殖户遭受了巨额损失。此外,日本在10月底也发现有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存在,不过目前尚未接到鸟类大量死亡的报道,情况仍有待进一步调查。欧洲的情况相对缓和,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也曾报道有2起疫情,但仅限于家庭养殖场及野生鸟类,没有扩散至大规模的养殖农场,因此没有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

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年8月,在智利的火鸡中首次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存在,人们意识到该种病毒已从人类向家禽蔓延。2010年1月21日,法国宣布该国一家饲养场中的火鸡被确诊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已是第20个国家报告有动物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情况。根据调查,所有感染该病的动物均是由人类传染的,这也给家禽生产敲响了警钟,因为目前尚未明确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否会借助肉类进行传播。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家禽被人类感染该种病毒,病毒再经由禽肉制品流向市场的话,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他禽类传染疾病自2010年8月以来,以色列、不丹以及蒙古均发生了新城疫疫情;而在荷兰、韩国与丹麦也分别发现H7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虽然危害性并不强,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关研究工作日本在禽病科研领域走在了前列。2010年8月有日本学者研究指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具有易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杂交的特性,虽然H5N1型禽流感病毒不容易感染人类,但它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杂交后,有可能诞生传染性更强的新病毒。而9月日本的另一份研究结果则表明,家猪也有可能感染H5N1型禽流感。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更了解各种疾病并做好预防措施。

国际贸易再起波澜

美俄禽肉贸易时至今日,美俄之间的禽肉贸易仍是全球关注焦点。从2010年初的停止进口,再到逐渐恢复,直至近日有消息称2011年将完全停止禽肉进口,俄罗斯让美国人体验了一把过山车的感觉。

2010年1月1日,俄罗斯宣布禁止进口任何经过氯消毒处理的鸡肉产品。此举实际上完全阻止了美国家禽出口到俄罗斯。而此前,美国鸡肉占据着俄罗斯国内禽肉市场22%的份额,俄2009全年进口鸡肉的79%都来自美国。一旦禁令真的生效,意味着美国将丢失一个极其巨大的市场。

此后双方就禽肉进口问题展开了长达半年的谈判。2010年4月13日,俄联邦消费者保护协会主席奥尼申克宣称,美国制造商已同意停止在其禽产品中使用氯制剂,以重新获得其禽肉制品对俄罗斯的出口权。这意味着美方最终选择了妥协。随后双方又就技术领域的细节等问题进行了几轮谈判。最终,美国农业部于6月24日表示,美俄双方已经就恢复美对俄出口鸡肉达成了协议。在协议中,美方向俄方保证美国出口的鸡肉将采用其他方式替代氯化水漂洗程序。而在持续进行了两个多月的严格审查之后,俄方于8月正式解除了对美国68家禽肉加工厂的贸易禁令,更多加工厂也持续接受检验,并重新获得出口资格。

然而好景不长,好不容易重回正轨的对俄禽肉出口再次受到美国国内沙门氏菌疫情的影响。虽然美国禽蛋出口委员会数次向俄方保证出口禽肉产品的安全性,但俄方始终表示出对这些产品的担忧。更糟糕的是,俄罗斯人似乎早已打定了主意,期望能够实现禽肉的自给自足,并最终停止一切禽肉进口。2010年1月,俄罗斯总理普京就曾经表示,希望本国的鸡肉生产实现自给,并期望俄在4年~5年内转变为禽肉出口国。随后俄罗斯联邦和地方财政也纷纷拨款共计达47亿卢布(约合1.53亿美元)以刺激国内的禽肉生产,增加家禽产量。在对美禽肉禁令生效的这段时间内,俄罗斯人发现尽管进口量很少,但是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并没有造成压力。事实证明,近年来俄罗斯本土的家禽生产能力确实有所提高,调查显示,其生产能力已经增长了70%。对此俄罗斯肉类生产企业Cherkizovo公司的CEOSergeiMikhailov先生认为,如果俄罗斯国内禽肉的生产能力能够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那么俄罗斯将在2013年实现禽肉自给。再加上俄罗斯国内对进口禁令的呼声不断高涨,俄政府于10月宣称,俄罗斯有可能从2011年开始完全停止禽肉的进口。

美方对此也无可奈何。美国泰森食品公司主席兼CEODonnieSmith先生认为,如果俄方表示他们希望实现鸡肉生产的自给自足,那么美国企业必须相信他们能够做到,同时着手开发其他市场。由此看来,美国也已经认识到,再也不能过分依赖俄罗斯市场,而应该更多着眼于其他地区。但是在其他地区,美国禽肉出口也同样面临着问题。

中美肉鸡贸易争端中国是美国鸡肉出口的第三大市场,美国农业部2009年6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的鸡肉出口数量从2004年的3605万磅(1磅约合0.45千克)猛增到2008年的7.34亿磅,增加了20倍。来自中国畜牧业协会的数据也表明,2006年至2008年,中国进口肉鸡总量增长了47%,其中美国肉鸡产品在进口来源国中稳居第一位,且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来自美国的低价格产品已经对国内的产业造成了影响。这在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尤其明显。2009年上半年总进口量40.7万吨,从美国进口的是35.9万吨,占近90%。

与美国对华鸡肉出口明显不相称的是,2004年~2008年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鸡肉数量为零。美国国会2009年更是通过了一项拨款禁令法案,禁止有关部门通过任何途径从中国进口鸡肉。美方的理由是,由于亚洲暴发禽流感疫情,美国担忧中国禽类受亚洲禽流感影响。对于中方而言,这明显是带有贸易歧视色彩的保护主义行为。随后,中国于2009年4月17日将美对华鸡肉进口采取的限制措施诉诸世贸争端解决机制,而世界贸易组织也于2009年7月成立委员会处理该案。

同时,中国商务部也着手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10年4月28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对美白羽肉鸡产品反补贴调查初步裁决,认为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存在补贴,国内白羽肉鸡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而且补贴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对此,美国应诉公司被裁定3.8%~11.2%不等的从价补贴率,未应诉公司从价补贴率为31.4%。8月31日,商务部公布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反补贴调查的最终裁定,宣布自2010年8月3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实施期限5年。9月27日,中国商务部进一步宣称,最终裁定美国进口肉鸡产品存在倾销,将自9月27日起对从美国进口的肉鸡征收50.3%~105.4%的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

与此同时,世界贸易组织于9月29日做出裁定,认定美国禁止中国鸡肉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违反了美国对世贸组织的相关义务,美国在农业拨款法案中禁止将款项用于中国禽肉进口的规定,是不公平地关闭了美国市场。

至此,中国与美国的禽肉贸易纷争由中方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虽然美方对此表示出了强烈的不满,不断敦促奥巴马政府要求中国取消对进口自美国的家禽产品征收关税,但也于事无补。实际上,如果美国真的重视中国这一市场,期望从中获得更多利益,就只有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并充分尊重中国市场,实行互惠互利、平等公正的贸易措施。在日益一体化的现代国际市场中,双赢才是各国的一致目标。

总结

2010年,全球家禽产业并不平静。不过身处这样一个高风险、波动明显的行业,全球家禽产业的从业者们对于各种困难和灾害早已习以为常,并且已经习惯于在风浪中搏击,在困境中发展。事实证明,在全球家禽产业从业者们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全球家禽行业的增长势头依旧明显。在此向所有家禽行业从业者们致敬!也期待他们在新的一年再创新新的辉煌。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