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生猪及猪肉» 正文

5月份玉米期现货市场分析与下半年预测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5-16
市场趋势总是在怀疑中前行,在一致中结束。

4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处于第二阶段上市高峰的下半场。由于市场过早预期玉米供需失衡担忧成本大幅上升,河北及南方销区提前备库存的情况较为普遍,而农民惜售导致东北以外产区余粮延后出售,市场一度出现较大的供应压力。另外流通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东北产区流通库存大大低于常年,而港口出现少有的高库存压力,并给大连期货带来较大的套保压力。政策上,CPI连创高点,国家为保民生、抑通胀,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大力调控。在玉米方面,“新七条”的出台再次引发政策调控的新一轮高峰出现。

两大压力周期重合,季节性特征突出显现,市场分歧严重,看空心态逐渐占据上风。期现货市场也出现差异化走势。现货市场抗压能力极强,在一系列冲击下基本保持了平稳,并随着上市量的减少而开始上行。期货市场持续弱势震荡,投资主体担忧国家的调控政策,股市震荡下行、农产品期货整体下跌,都给玉米期货带来较大压力。并在五一假前出现一轮疑似补跌行情的暴跌。

很多期现货投资者都在疑问:玉米基本面是否发生了本质性转变?玉米是否还值得投资?在此,我们从几个方面重新检验国内玉米市场的最新条件以及我们先前建立的预测方向。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世界经济在经过第一季度日本灾难恐慌、欧洲加息、新兴国家收紧流动性的波折后,4月份起总体表现优异。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消费指标表现良好,物价成长,房市有一定好转。特别是企业业绩总体表现优秀,反映出至少当前阶段是经济成长期,暂时没有经济危机的前兆。道琼斯股指连创金融危机后新高,美联储会议维持6月份结束量化宽松的计划,维持低利率政策,表明美国不希望过早收紧信贷,有可能重走日本近二十年的低利率刺激经济的老路。日本在海啸灾难后,股市持续一段时间震荡,4月末出现突破上涨,市场对核污染等问题的担忧情绪得到缓解。欧洲债务问题偶尔发作,但在欧盟及其他国家的联合行动中很快被压制,其影响也远远小于去年同期。虽然长期还是大隐患,但短期在世界经济成长阶段大发生的概率偏低。金砖四国近期股市表现一般,还是受到高通胀的影响,并且几国均处于政策调控密集期,政府收紧流动性的行动较为密集。东南亚国家近期股市表现极强,泰国、印尼股指甚至连创历史新高,一是与其人口、技术周期重合,另外可能与日本产业转移、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相关。非洲局势动荡,提振了油价,也给西方发达国家转嫁矛盾和部分拉动出口创造了条件。好在战争国家石油出产占世界比例相对有限。中东局势近期平稳。需要防范沙特等石油核心国家的政治问题,如果出现该区域的严重动荡引发石油危机,前三次石油战争期高通胀经济滞涨的经历将重现。

从商品上看,世界市场工业品库存仍处于偏高水平,消费处于相对淡季。世界农产品中一些主要粮油品种处于南半球上市期,且总体获得丰产,北半球国家虽然库存低,但毕竟还有库存供目前消化。通胀在七八月份消费旺季和供应淡季之前还处于可控状态。总体上,维持对世界经济高通胀高增长周期的判断。

中国经济处于较为纠结的转型期。所谓转型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红利时代逐渐终结。根据人口统计周期,2011年左右中国进入第三代婴儿潮发生年,结婚育龄购房及相关消费处于高峰,两三代人积蓄用于一代人花销,按其他国家历史经验消费高峰可能会持续三四年,但之后将有持续的下滑。另外,2011年中国劳动力供给增速处于本周期的高峰,随后将持续降低,直至2017年将变为负增长。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已经成为各行业的普遍大患。第二个转型是,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出口拉动因素逐渐在减弱。受发达国家消费能力在08年金融危机后转低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因素影响,中国出口增速持续下滑,2011年一季度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第三个转型是产业结构。由于目前国内就业情况较为乐观,因此国家对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调控力度较大。另外,产业布局进行着较大的调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受人力、环境、原料等诸多成本限制,产业西迁进程加快。第四个转型是政策转型。政府工作重点由金融危机后的保增长,向抑通胀、保民生转变。国家不断收紧流动性,防控物价过快上涨。同时,也在努力提高各类居民收入。

中国经济依然在成长,消费旺盛,企业年报、季报优良都验证这一点。股市低迷一方面是市场普遍预期政策频繁收紧流动性会冲击经济,另一方面与中国股市内资特点相关。后期大盘如重回3000点,股市依然存在较大机会。

从商品上看,我国目前小麦、大豆库存水平相对较高,玉米、棉花、白糖等品种库存相对较低,稻谷、油脂等品种库存较前两年有了较大下降。上半年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加大政策性库存的抛售,这样加剧了社会去库存化过程。例如大豆、油脂,通过大规模的拍卖和定向销售以及约谈不涨价来防止过分上涨,一方面降低了国家库存,一方面使进口出现亏损,阻止了社会主体的库存化。下半年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和供应淡季,如果出现较大通货膨胀预期,调控能力减弱。

我们维持对中国经济中短期的乐观预期,但预计下半年随着全球工业品库存水平降低,以及农产品进行供应淡季而进一步去库存化,大通胀出现概率加大,并将经济逐步带进滞涨期。下半年商品投资的机会可能较好。而一旦出现大通胀,企业一定要做好套期保值。

第二部分 玉米宏观展望

我们对2010/11年中国玉米市场供需平衡维持大方向看法不变,对进口形势、深加工调控、替代问题进行最新修正和补充。

1、维持对产需缺口估测。2009/10年度中国玉米市场产需缺口约为2200-2400万吨,依据主要是该年度国有期末库存同比减少2500-2550万吨,非国有期末库存同比增加约300-500万吨,净进口150万吨;估测2010/11年度产量增加1300-1500万吨,需求增加300-500万吨,产需缺口减小约1000万吨。即该年度产需缺口仍可能保有1200-1400万吨左右。另外,根据其他市场主体的分析调查,部分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认为中国玉米供需缺口在1500-1800万吨,个别基金认为缺口超过2000万吨,即超过消费量的10%。另有部分大型贸易企业认为供需缺口在1000万吨上下。

2、维持库存低观点,并小幅修正。我们维持对期末库存的判断,估测2009/10年度中国玉米期货库存消费比降至至少二十年最低的12%左右,而2010/11年度可能继续下探至10%以下。2010/11年度国有库存同比降幅较大。社会库存预期略有增加。主要是因为南方部分大型用粮企业提前预期玉米的短缺,延长期末库存准备计划。但是东北等产区加工及贸易企业受贷款缩紧限制,存粮能力大为减弱,期末库存可能出现同比减少。

3、维持对面积增长潜力的看法。根据我们的长期调查与了解。中国新开发耕地潜力较小,多集中在边远纬度高、积温少或土质差地区。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化进程高速发展,建筑、道路等用地每年大量侵吞原有耕地。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有45%左右,根据国外经验,通常要达到60-70%才能逐渐降温减速,而当前正是中国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期,产业西迁浪潮也将加速耕地危机。未来几年内,中国耕地面积有可能不增反减,玉米产需缺口持续扩大的概率非常高。

另外,今年国内玉米可能从大豆品种上获得一些面积,主要在黑龙江省,另外吉林、内蒙古、华北黄淮产区也会有一些大豆转种玉米的情况。根据官方的调查数据黑龙江有可能减少大豆面积500万亩左右。根据我们目前的意向调查,国内大豆面积有可能减少20%之多,东北产区由大豆释放出来的面积一部分转种水稻,多数转向玉米。最终全国整体上玉米从大豆获得的新增面积可能达到500-1000万吨。这些耕地很大一部分是高纬度高海拔的中低产田(否则前几年就会改种玉米),种植玉米单产水平可能要低于全国平均,我们按照最大化估测,按照2010年的大丰收水平,1000万亩新增面积可以增加玉米产量400万吨,可以抵消下一年度深加工大部分新增消费量,还是不容小视。

4、维持进口难度大的看法。由于世界玉米消费刚性增加,美国玉米库存降至15年低位,也是半个世纪以来的次低水平,引发世界玉米市场的大牛市。近期,美国玉米到中国南方港口理论完税成本维持在2900-3000元/吨水平,较广东港口的国产玉米2370元/吨左右的成交价高出500-600元/吨。按产量增库存降季节性指数模型,CBOT玉米年内高点通常出现在6-7月,还存在一定上涨空间。另外,美国玉米目前消费量居高,特别是在原油价格高涨和美国能源法案支持下燃料乙醇加工量持续较高水平。在种植方面,美国中西部主产区今日持续多雨,洪涝灾害发生概率较高,春播进度严重延迟,如果到5月中旬还不能结束播种,将可能导致大量的改种并造成单产下降。市场投资者担忧美国玉米期末库存仍然可能继续下降,CBOT玉米价格居高难下。目前中国进口玉米难度非常大,因中国的需求量一旦出现缺口,就可能占用世界进出口贸易量的较大比例。按照以往的经验,每次中国进口少量国际玉米时,都会引发国际市场强烈炒作,因其预期中国大规模进口前景。另外,中国在3月份利用市场恐慌的时机采购了少量玉米和澳洲饲用小麦,可能在9-10月份集中到货,但总数量仍无法达到我们所预估的约700万吨用尽进口配额的数量。不过,9月份的进口到货压力也不容小觑,因其容易与上市周期和政策周期重合,形成共振。

5、政策因素。我们此前一直担心的政策对于深加工调控终于集中出现,但分析其暂时影响并不能改变供需平衡,而玉米收购方面的实际表现也验证了市场的抗压能力。4月20号左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深加工产业进行调控。包括:严格限定深加工玉米用量:不得超过2009年实用量玉米;严肃处理玉米深加工违规企业:对已建和在建项目中,土地、环保手续不全的企业,在建停止,已建停产;调整玉米深加工税收政策。自4月20日起至6月30日暂停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调整玉米深加工行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收紧非储备企业玉米收购的信贷资金:各地银行从即日起至6月底前,暂停对中央和地方储备企业以外的各类经营者发放贷款等。深加工产品需求旺盛促使玉米采购成本的压力向下游转移。

政策刚发布几日内,现货市场出现观望情绪,期货市场出现下跌,但几日后现货价格回归平稳并继续反弹。深加工行业抗压能力强主要得益于深加工产品的供需紧张。2010/11年度国内玉米深加工产品需求旺盛,尤其是木薯原料的减产加大了对玉米的依赖。淀粉糖对白糖替代比例加大,酒精、淀粉食用消费刚性增加。同时隐性的工业消费也在不断增多,尤其在汽油价格持续上涨刺激下的燃料乙醇隐性替代。赖氨酸利润处于近几年最高水平。柠檬酸等部分产品出口较好,中国逐渐成为该类产品垄断性供应国,成本的上升可以转嫁到出口价格上,对出口退税降低的消化能力较强。近半年来,在深加工企业满负荷生产情况下,总体上深加工产品价格尚且大幅抬升,一旦企业开机率下降,淀粉等产品去库存化结束,其产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很容易将上游成本的额外上涨转嫁给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近期,深加工企业由于原料成本上涨,加工出现亏损,淀粉、淀粉糖、酒精、DDGS等产品价格均出现上涨。短期内,国内玉米深加工产品仍处于去库存化过程,一旦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大幅下降或因其他原因导致供应减少,其产品库存水平下降将引发价格的更明显上涨。

后期需要提防的是,有关方面以环保等行政手段对玉米深加工的开机进行干预。

6、替代效应可能弱于上年。国内市场对玉米形成替代的主要原料有小麦、籼稻、木薯、DDGS等。2010年中国小麦产量约1.14亿吨,饲用消费约950万吨,对玉米替代量最大。2010/11年度小麦受苗期持续干旱影响,分蘖较少。近两个月山东等产区降水较少,非水浇地长势不好,虽然总体上难以超过去年产量。稻谷整体库存下降,目前临储库存不足全国半个月的消费用量。小麦、稻谷两大口粮品种的饲用化替代需要谨慎,涉及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牺牲小麦库存来压制玉米,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风险性。2010/11年度木薯替代量较常年大幅减少,因2010年东南亚减产和自身产能增加,导致中国进口木薯及木薯产品数量大幅减少,大大削弱了木薯对玉米的替代效应。DDGS近两年在饲料原料中添加的比例提高,2010年中国DDGS进口量约320万吨,大体与国内350万吨左右的常年产量相当。目前,国际DDGS价格与中国国产DDGS存在倒挂关系,且国内部分深加工企业针对进口DDGS展开了反倾销诉讼,进口明显萎缩。无论从替代比例还是总量上看,本年度DDGS对玉米替代效应有限。最后,从历史经验看,即便替代原料供应量大幅增加的年份,也未能使阻止玉米价格上涨,只是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第三部分 季节性模型指引

我们在2月中旬提出的玉米现货“二踢脚”行情目前节奏十分准确,但受政策的影响,4月下旬的行情波幅暂未达到计划水平。

2009/10年度中国玉米市场产需缺口大,宏观经济条件和波动节奏与2010/11年度都十分类似,因此我们继续利用2009/10年度国内玉米价格波动指数为本年度进行指引。

我们维持4月下旬到5月中旬第二阶段第二波行情的预期。去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出现过更为剧烈的一波上涨行情,这是在有补贴资格企业抢收带动下,其他市场主体无法备足库存,不得不在第二阶段上市高峰末期全力争夺最后的余粮所导致。今年国内产需缺口巨大,国有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且中字号企业在春节后大规模抢收占有了大量的粮源,期货市场上套保头寸锁定了一定的港口货源,东北深加工企业和国储的补库缺口较大,华北深加工企业开始备库存,南方饲料企业也逐渐进入新一轮集中采购期。各类主体有必要保证安全库存而争夺最后一批余粮,这和上年同期有异曲同工之妙。09/10年度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价格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期间一共上涨了120元/吨左右,涨幅为5.77%左右。今年4月下旬受政策影响,东北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华北深加工企业也进行了观望,有可能使补库周期延迟,五一后采购较为集中,去年同期的拉涨行情主力阶段在5月部分。

2009/10年度第二阶段两次拉涨过程中国内玉米综合指数走势图 数据来源:新湖期货研究所

从季节性规律来看,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场可能要进入去库存化的调整阶段,7-8月份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和供应淡季,9月份逐渐面临新粮上市压力。

从玉米市场自身测试来看,4月20日前后深加工调控政策出台,期货市场没有出现大的抛售压力,表现抗跌。现货市场山东个别深加工企业停收,个别企业下调收购价格,但是根本无法收到玉米,随后两日恢复价格,之后几天多数企业提高了收购价格。企业还增加了对贸易商等中间机构的玉米采购以规避进行抵税政策带来的成本上升,同时下游产品价格大幅提高。只有东北企业影响较大,受到有关方面的重点调查,很多企业收购限于停止,不过更多的从粮库、贸易企业签订合同粮。市场抗压能力得到测试,阶段性供应压力高峰和政策压力高峰基本过去。

第四部分 玉米短期环境

短期环境中主要关注库存和加工企业利润。

余粮方面,农村余粮基本销售殆尽,产区企业目前收购量已经很有限。

库存方面,东北深加工企业整体还有1.5-2个月的库存计划没有完成。近期有关方面不断深入产区进行调查,并对企业的收购行为和库存状态进行监管,深加工企业的场地散收多数停滞。不过,长春大成在4月底重新恢复挂牌收购。今年受紧缩政策和抑制通胀导向的影响,农发行贷款限制严重。近期银行方面继续通过收缩贷款来督促部分贸易企业销售粮源,防止囤积。深加工企业也普遍资金紧张,无法建立较长周期的库存,但同时也从资金紧张的大企业拿到合同粮源。国有储备系统可以通过将直属库前期收购的贸易性库存买入收归中央储备,另外近期政策扶持储备单位提高价格加紧收购,增加了一些轮入,再加上进口,或许可以将最终库存恢复至超过2/3的水平。这样,远期市场压力加大,因国家有相对多的能力来进行调控。但中期对行情利多,因收缩了市场流通粮源,加剧第三季度市场紧张度。

饲料企业中,中小型饲料企业没有大库存,基本延续传统上随用随采策略,库存周期在15天以内。大型饲料企业库存相对充裕,不过,根据部分大型贸易公司的介绍,目前只有极个别大饲料企业才有3个月的库存,其他企业基本维持在一个半至两个月水平。另外,由于大企业普遍看好今年玉米存在供需缺口,将增加对市场年度末期的库存数量以防范原料上涨风险;贸易库存方面,此外,东北产区的贸易性库存同比大幅减少。中字号贸易企业及南方大型贸易企业、加工企业凭借资金优势,很早开始便积极锁定东北粮源,致使东北玉米大量流转至港口和南方销区。这些大企业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后期对市场的定价权。

港口库存将成为短期市场一个敏感的指标,其变化具有催化剂效应。截至4月29日,南方港口库存降至35万吨,较周初下降6万吨左右,较月内高点下降了14万吨左右。目前港口饲料企业采购较为积极,日出货量在3万吨以上。企业预计五一后饲料企业的采购将进一步加快,而5月上旬到船将保持较少数量。北方港口库存降至150余万吨,加上港外库存,总计有220万吨左右,较前期下降十几万吨。北方港口与吉林、黑龙江产区价格倒挂,贸易商更愿意在产区直接走火车发运南方或者就地销售给深加工或中储系统,故此走港货源持续减少。另外我们在港口实际调查了解到,大连港出现山东猪料玉米消费的企业到大连港采购,通过走小船至胶东半岛,一次数量在几千吨。目前暂时不能完全顺价,故总量有限,如果后期两地价差拉大30-40元/吨以上,山东企业的消费将加速北方港口库存的下降。而一旦北方港口库存降至正常水平,期货上套保压力将大为缓解。前期在9月份套保的北方港存玉米比例较高,预计4月底的大跌可能会释放部分套保玉米。

加工方面,深加工企业目前加工利润一般,主要是春节后行业整体开机率过高,淀粉等产品出现一定库存化问题。不过,目前利润水平仍能够保持深加工企业正常生产。根据企业的反馈,目前华北企业淀粉加工利润在100-200元/吨,淀粉糖在500-600元/吨,如果没有对进项抵税政策进行规避,淀粉保本。

生猪养殖业玉米消费情况短期依然较差,从豆粕的销售情况也能测试出。不过目前养殖利润较高,4月份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影响逐渐淡化,猪肉价格持续反弹,目前养殖利润普遍能够达到200-400元/头,继续吸引养殖主体进行补栏。根据我们的持续了解,近一个多月饲料企业乳猪料销售量同比大幅增加,4月底生猪存栏头数大体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成以上。5月份补栏过程还将持续,6-7月份半成猪的比例加大,将会对饲料消费产生积极影响。预计下半年中国生猪存栏规模可能恢复至历史较高水平,2012年生猪存栏规模将创造历史新高。按照历史经验,这一段增长周期将持续2-3年。养殖消费对玉米的长期拉动看好。

当前国内禽类养殖处于季节性低谷,利润偏低,导致存栏情况不乐观。其中,禽蛋类产品价格低迷,处于保本状态,春季补栏偏差。不过,蛋鸡存栏量还是要高于去年同期,得益于去年下半年丰厚养殖利润条件下的大规模补栏。肉禽类养殖经过春节后出现季节性下跌后,虽有所反弹,但多数地区肉鸡价格处于成本线以下,引发市场补栏积极性下降,目前整体肉鸡存栏量较去年同期偏低10%左右。禽类养殖周期较短,补栏快,下半年行情如何将可能造成禽类养殖规模的较大变化。如果在出口方面没有更多的突破,供需更可能维持大体平衡。水产养殖总体稳定,短期处于季节性弱势阶段。日本核污染事件可能增加中国水产品的出口。

同时,养殖业的下半年预期复苏可能带动玉米深加工副产品生产和销售。预计下半年在养殖业带动下国内DDGS、玉米纤维、赖氨酸等饲料原料销售转旺。另外,上半年国内大豆、油脂库存在震荡中降低,下半年随着供应淡季的来临,油脂有望走强并在未来一两年内携大豆进行价值重估,拉动玉米油销售利润。

第五部分 玉米期货分析

大连玉米期货在4月份表现较差,与现货升水不断缩小。市场最为担忧中国政府调控,一是怕调控深加工企业——不过最大的利空已经兑现。二是怕宏观利空,特别是担忧五一节日期间继续加息提准备金率,玉米随股市、商品整体下行。

4月29日,在外盘玉米意外跌停的恐慌性冲击下,投机资金介入玉米,连玉米出现大幅补跌,但有现货背景的资金力量在1月合约上大量接盘,9月合约上套保头寸平仓明显。玉米9月合约仍有50元左右的升水,这为调整提供了空间。1月上投机资金的大举做空,可能引发后期平仓性的买盘,如果投机资金持续加仓不认亏,一旦后期基差走强或者出现天气灾害,不排除出现多逼空的局面,而现货企业与投机资金的互换位置对抗也十分具有看点。9月合约减仓3万多手,可能因此释放出接近30万吨的玉米,这部分粮源有动力在2370-2380元附近重新入场卖出套保,因此后期9月份压力较大。而1月与9月合约的价差在收盘时重归个位数,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套利机会。

外盘方面,COBT玉米持续震荡,并在月末实现了暴跌后暴涨,反映了高价位上的供需矛盾。一方面由于美国玉米价格过高,国际采购减少,月末的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报告显示,截止4月21日当周,美国旧作及新作玉米销售总量为443,626吨,低于交易商预期的80-105万吨,且为自2010年12月30日以来最低水准。另一方面,美国玉米库存处于近15年的最低位,和60年以来的次低位,并有可能继续降低。美国燃料乙醇消费因汽油价格高企而变得强劲,养殖业消费在反弹,出口方面预期中国进口前景打开,并有中国资金在下方抄底支撑。在种植方面,中西部主产区一直处于不利天气条件影响下,四月份该区域持续雨雪天气,导致温度过低,且融雪性洪灾发生概率高。月末,降雨天气仍然频繁,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部分河段暴雨后水位高涨延迟驳船运输。预计美国中西部种植带的西北部在未来7-10天降雨将减少,但东部和南部还将有较大强度降雨。如果5月中旬美国玉米不能完成播种,单产将受到很大威胁,同时很多耕地将不得不转种大豆。另外,按照我们产量降期末库存降的季节性指数模型,预计CBOT玉米年内高点将出现在6-7月份。

截至4月29日,按吉林中部2050元/吨收购价计算,大连玉米5月期货交割成本约2220元/吨左右,5月合约对现货贴水约20元/吨,9月合约升水50元/吨。从5月合约上进行多头交割成本约在2250元/吨左右,高于现货上港口拿粮成本。吉林价格偏高,使基差偏高。但实际上按辽宁港口交割库内的收购成本2150元/吨计算,大连玉米5月期货交割成本约2190元/吨左右,5月合约对现货升水约10元/吨,9月合约升水50-70元/吨。

第六部分 玉米套保方案

基于我们对于玉米现货行情的判断,对玉米后市判断如下:

预计5月初-5月中旬国内玉米市场现货进入新一轮备库存周期,部分市场可能出现一段百元左右的行情。现货企业应积极锁定粮源,可以单边操作。5月份期货如果出现升水扩大,择机在高升水情况下卖出套保。加工用粮企业可以择机买入9月或1月合约进行套保。

6月份现货市场有可能出现去库存化过程,市场有可能提供套保解锁的机会。

预计7-9月上旬国内玉米进入传统上涨期。该阶段养殖业需求大幅反弹,深加工产品消费也进入旺季,而供应逐渐进入断档期。预计8月份可能出现现货的年内高点。另外该阶段处于玉米生长的敏感期,容易引发天气炒作,套保时需要谨慎应对气象灾害引发炒作带来的行情。

9月份市场出现调整的概率较大,因南方及华北玉米将开始陆续上市,国储玉米轮出进入集中期,而一部分进口玉米可能开始到岸。三方面压力有可能重叠,国内玉米也将面临季节性压力,但从中可能测试出真实产需缺口,并初步摸清产量前景。

如果8-9月份玉米拍卖总量过大,而进口玉米到货量有限,则反季节行情条件可能形成。10-1月份,新玉米掌握在农民手中,一旦农民过于惜售,市场有可能迎来更合适投机操作的单边行情,并且该阶段现货企业手中无粮,无法进行卖出套保。

真正需要加强套保的时机应该在明年,如果下半年出现较大通胀,需要严格套保以规避宏观经济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具体套保策略如下:

对于中储粮企业:逢市场大跌买入1201合约套保,防范下一年度反季节上涨而无法轮入的风险。入场区间在2350-2380。

加工企业:如果库存缺口较大,逢市场大跌买入1109或1201合约套保,以对冲第三季度可能性供需缺口暴露后的原料上涨风险。

贸易商:9月合约对现货升水在80元/吨以上时积极买现货空期货1109合约,在9月合约对现货升水60元以下解除套保或选择交割;如果出现天气灾害择机买入1201合约投机。

对于套利者来说,1201与1109价差缩小至10元以下时,建立买1卖9套利,目标在50-70元。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