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产» 正文

山东青岛渔业升级 500多条报废渔船堆放小麦岛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7-04

  近期,青岛小麦岛上堆放的数百条破旧渔船引起很多市民的关注,有人猜测渔船的大批报废是和近海渔业资源减少有关,因此把小麦岛称作“渔船的墓场”。而据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报废的渔船是崂山区海捕业升级的一个缩影,而非近海渔业资源萎缩所致。

□ 本报记者 张欣

报废渔船引市民担忧

  6月25日,有位青岛市民在青青岛社区上传了数十张照片,照片上,成堆的废旧渔船堆叠在一起,地点是小麦岛码头。发帖者称:“这里被称为渔船的墓场,‘近海无鱼’的尴尬使得这些小渔船埋葬在这里。”他的观点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同。

  这位市民并不是第一个注意到小麦岛上废旧渔船的人,此前已经有人在网上发布照片,并表示了对青岛近海渔业资源减少的担心。

  6月27日,记者来到小麦岛码头,发现确实如网上的照片所示,小麦岛上堆放了很多废旧渔船,船体上都写有“鲁崂渔”字样,并竖着一块“崂山区渔船拆解工作办公室”的牌子。随后记者联系了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该局渔政船检处主任郭振勇告诉记者,小麦岛上的报废渔船大概有500多条,均是在崂山区2011年3月启动的老旧渔船拆解报废工作中报废的,将作为人工渔礁沉入海底,只是目前还没有沉海。“这批渔船报废是出于安全生产的考虑,和近海渔业资源减少并没有直接关系。”郭振勇表示。

从近海走向远洋

  王松忠是崂山区沙子口的一名“船老大”,从事海上捕捞20多年。他告诉记者,去年崂山区确实集中报废了一批船,“每条船政府给了5万块钱的补贴。现在出海费用比以前高多了,一是工人的费用贵了,再是油价高了,现在养一条船挣不了多少钱。”王松忠表示他的压力很大。

  2011年3月,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向沙子口街道办事处水产办公室、各有关渔业社区下发了《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老旧渔船拆解报废工作实施方案》,由区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牵头,对崂山区“四姜一湾”及沙子口社区捕捞渔船、养殖渔船实施拆解报废。12马力捕捞船每艘补偿5万元,12马力养殖船每艘补偿3.5万元,高于国家2万元的补偿标准。郭振勇告诉记者:“这些报废的渔船有一部分已经不再出海作业了。根据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我们鼓励渔民上大马力渔船,发展远洋捕捞,向远洋要效益。小马力渔船设备简陋,出海的危险性大,而且跑不远,造成近海渔业资源压力大。”

  青岛海洋渔业专家于先生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说:“青岛现在提倡小船换大船,因为小船性能差,只能在近海作业。现在很多崂山和即墨的渔民都是自发组织起来买大船,几条大船合伙出海,到远洋海域捕捞。”

渔民和渔业都在转型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崂山区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目前,崂山区的渔民集中在沙子口和王哥庄两个街道办辖区。沙子口街道办的孙科长向记者介绍:“现在我们当地的三四十岁的渔民已经很少了,年龄大的渔民都有劳动保险,也不用再出海挣钱了。可以说绝大部分当地渔民都上岸,他们现在要么经营家庭旅馆和商铺,要么搞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

  2011年9月,新建的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投入使用,渔港岸线达1300多米,渔船停泊量从之前的300艘增至600—800艘。渔船上水、上油等,也可实现及时直接供应。其水产品交易量比原来提高两倍,成为青岛市卸货量最大、避风条件最佳、停泊渔船最多的重点渔港。

  于先生认为,大量报废小渔船并非渔业资源萎缩的坏信号,而是海洋捕捞升级的信号。“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渔民也不必在恶劣的生产环境中冒险,真正从事捕捞的渔民确实在逐年减少。崂山当地的渔民现在都成了船老板,雇工人出海作业,沙子口渔港投产以后,青岛的渔业设施将来更是向产业化发展。而即墨的政策是上一条100马力的大船,就报废8—10条小船。跑得更远、更安全是海洋捕捞的必然趋势。”于先生还表示,船只的出海量主要还是靠市场调节,利润率高了船只数量和出海量自然会增长,反之亦然。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