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拆掉猪棚鸭舍,打造“绿色品牌”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6-20

  位于莆田南少林风景区的林山村,原是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最大的养殖专业村。两年前,林山村处处是猪棚鸭舍,虽然富了养殖户,却伤害了山林生态。2010年夏天,莆田市为保护饮用水源开展畜禽养殖整治,林山村的养猪场、养鸭场拆除后,瞄准市场需求引进了“绿色品牌”产业。

  两年后,还是夏天,记者再度来到林山村,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幅莺飞草长、花果飘香的新景象。更令人高兴的是,经过两年多的积累,这些绿色产业让村民们重新找回了发家致富的信心。

养鸭大户,抱团转型养泥鳅

“来,吃食喽!”

  6月16日上午,56岁的喻德忠一边喊一边把桶里的麦麸洒进池塘里。不一会儿,就有成群的泥鳅游上来竞相抢食。

  上午早些时候,喻德忠已从池塘里打捞出昨晚放置的泥鳅笼,再将笼里手指头大小的泥鳅倒进水桶里,等待商贩过来统一收购。昨晚他总共放置了10个泥鳅笼,平均每个笼子可收获泥鳅5公斤多。

  这片池塘面积约15亩,原来是喻德忠经营了十几年的养鸭场。喻德忠养泥鳅之前,查了不少资料,又跑到广东、浙江等地学习取经,最后才下了决心,从湖北武汉农科院引进上百万条泥鳅幼苗。“比起以前养鸭又脏又臭的,现在改养泥鳅既环保,效益也不错,每公斤能卖50多元呢!”

  “除了附近村庄的人购买,一些城里人也会开车到我们这里买呢!”喻德忠高兴地说,“村里还和涵江区水产批发市场签订供货协议,他们上门收购,我们也省心省力。现在我们村的泥鳅都供不应求了!”

  林山村党支部书记喻福新介绍说,村庄海拔在600米左右,空气清新水质好,比较适合养泥鳅。今年初,该区给这些泥鳅养殖户共补助10万元,以鼓励他们更好地转型创业。目前,村里共有7家泥鳅养殖专业户,养殖总面积达50多亩,年收益可达150多万元。

  养泥鳅还是一件省力的活。喻德忠笑着说,当初养鸭子时,起码要3个人忙活,现在自己干都还有空闲时间,“我闲下来就去租了一片山地,去种些桂花苗木,发展新的致富项目”。

猪场废墟,长出了名贵苗木

  喻德忠说的苗木种植,是猪场鸭舍拆除后村里谋划的另一大新兴产业。一棵棵茁壮成长的苗木,成为村民们的“宝贝疙瘩”,看得比什么都金贵。

  沿着狭窄的山间小路,记者来到一处废弃的养猪场。远远望去,猪棚屋顶被掀掉,留下不少断壁残垣。慢慢走近,竟从猪棚方向飘来一阵阵淡淡的芳香。等到进入曾经的养猪场,才发现这里不仅“猪去棚空”,还长出一排排名贵的山茶花、桂花、油杉、红豆杉等苗木,一派生机勃勃。

  许允香正顶着烈日在苗木丛里拔草,她是这个苗圃的女主人。许允香说,十几年前,她家就把这片山地承包下来养猪、养鸭,“猪有几百头,鸭子几千只,全家生活靠养殖”。畜禽整治开始后,许允香一家忍痛把猪、鸭卖光,揣着补助款想了几个月,最终定下了名贵苗木种植这个项目。“20多元一棵买来,好好养护几年,到时候一棵能卖几百元!”

  她的丈夫喻金富说,苗木种植不再需要起早贪黑了,而且前景比养殖业还要好,镇里的农技人员也经常过来指导,所以全家对今后的收入都很有信心。

  “拆了猪棚鸭舍,好好种苗木,已成为村里的共识。”村支书喻福新说,虽然各家种植的品种不一,但都细心侍弄着,“让每棵苗木都产生效益”。

  在下山的路上,记者遇到了63岁的张玉堂。他在山上养羊10多年,每年纯收入近万元。山上禁止养殖后,张玉堂漫山遍野转悠,结果在公路边找到了一处荒地,也开始种植苗木。“这些都是红桂花,很宝贵的!”他指着身后已经种下的十几棵苗木,自豪地说。

“山珍”好味,价高又畅销

  山里缺平地,稍微宽敞一点的坡地上,都被村民见缝插针地种上了经济作物。

  “这是黄花菜!”喻福新指着路边坡地上的一丛丛绿苗说,“每公斤售价在120元以上,是市面上其他黄花菜价格的3倍!”

  为何这么贵?喻福新解释说,过去大家养猪养鸭,空气、水质都受污染,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再好,也不敢说是原生态的。如今可不一样了,畜禽整治后,空气变得清新,水质、土壤也不受污染,特别适合黄花菜生长,“由于是绿色原生态的,拉到山下销售,大受青睐,所以价钱就节节高”。

  为了培育黄花菜种植产业,村干部引导村民将山地集中整理,选取优质品种开展规模种植,再加大宣传力度,精心包装,通过网络等途径销售到外地。据了解,种植一亩黄花菜可收获果菜50多公斤,收入超过6000元,经济效益是水稻的5倍多。

  尝到了生态农产品带来的甜头后,村民们又把种植“山珍”的种类扩大了。喻福新说,除了黄花菜这个优势品种,村里还能出产油茶、红茶、油菜籽、无花果、太子参等十几个品种的土特产。“现在已经引种了60多亩无花果、1000多亩油茶林、80多亩安溪铁观音、7亩多香草,村民收入渠道大大增加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