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畜牧业动态» 正文

恒兴上市受挫 产品单一或为主因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8-11

  据记者了解,国家证监会7月1日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企业情况显示,截至7月1日,本年度首发终止审查企业129家,其中:主动撤回企业97 家,32家首发企业未按相关规则要求报送预先披露材料,且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超过有效期达3个月,被终止审查。《农财宝典》记者发现,有多家广东本土企业出现在终止审查之列,其中水产饲料巨头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恒兴”)赫然在列。

  为了上市,恒兴早已谋划多年。恒兴集团于10年前成立湛江恒兴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为上市准备。随着海大集团于2009年在深圳上市,恒兴加快上市步伐。从2010年开始,恒兴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动作——湛江粤华、珠海大海、越南粤华、中山盛田、广东绿生园集团有限公司、茂名菜篮子基地发展有限公司等,涉及总金额4亿多元;2011年10月,恒兴更接受联想投资有限公司注资,一度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恒兴是业内最先做产业链的水产饲料企业,从1995年到现在,打造了一个全产业链体系的水产公司。其中涉及饲料、种苗、防疫、加工、养殖基地、农户等环节。

  虽已形成完整的水产产业链,尤其是种苗、饲料、加工这三大板块均衡发展,但进一步发展需不断完善创新:例如种苗技术,涉及防疫、基因、育种等产业发展核心技术,需要强大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加工板块则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质量监管与控制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三大板块商业模式并不一样,从集团组织架构到人力资源配置,包括公司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的构建等等,都需要不断创新。恒兴的饲料板块管理模式已相对成熟,而养殖、种苗,包括水产加工等,既需要不断摸索,同时未来也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做产业链,恒兴却只拿饲料和种苗板块来上市,这个侧面说明产业链其他环节业绩不好,三大板块发展不均衡。恒兴最早做产业链,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如何紧密联系,形成乘数效应,仍是未来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伴随着饲料行业进入资本时代,追求规模效益的饲料巨头要发挥产业链竞争优势,对资金需求越来越高。

  有分析人士认为,恒兴此次谋求上市受挫,与其产品结构单一,加之近年对虾养殖行情低迷,有很大关系。

  多年以来,恒兴一直是中国虾料大王。随着近年养虾病害暴发,行业低迷,养虾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对虾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备受业内拷问,以虾料为主的恒兴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据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虾料约131万吨,比2012年(168万吨)下降22.19%,恒兴集团对虾饲料销量25万吨,同比2012年(32万吨)下滑7万吨,但仍居全国首位。

  销量下滑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资金链的安全问题。在养虾哀鸿遍野之时,养殖终端持续亏本造成企业的资金回笼也日益紧张。

  此外,近年鱼粉、豆粕等原材料大幅涨价,对虾料企业毛利润冲击不小,虾料给饲料企业带来的利润日渐低微;不仅如此,海南、广西、粤西、珠三角等地对虾推广养殖多年,目前对虾饲料供需市场现已趋向饱和,对虾饲料在这些地区实现较大增长十分困难。

  据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约1.04万家饲料企业,50%是小型饲料厂,超过20%中小型饲料企业已经停产。大型饲料集团利用自身资金优势和市场影响力逐步蚕食中小型企业市场份额,中国饲料业已进入一个强存弱亡的规模化时代。正是在行业利润渐趋微薄的大环境下,饲料企业有打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上市、融资、发展、壮大,成为饲料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条捷径。在向一条龙模式的进军过程中,资金需求很大,许多企业渴望上市,各大饲料企业转而向投资者要钱的心情愈发迫切。

  近年来,饲料企业纷纷扩产夺取市场份额,华南水产饲料行业白热化竞争还在不断加剧。各个企业为扩大经营范围,巩固竞争强势地位,战略转型意味浓烈。以前一直闷声发大财、默默耕耘的广东粤海饲料集团在今年提出跨越式发展,在淡水鱼料市场发力,谋求规模效应的意图非常明显。

  恒兴此前获得上亿战略投资,高管团队入股,被业内誉为给高管戴上金手铐。随着上市受阻,恒兴下一步的发展动向及内部人才变动也备受业界关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