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珠海白蕉海鲈探索循环水养殖试验取得成功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5-10-14

  “2015年的海鲈塘头收购价稳中有增。目前,早苗成鱼塘头收购价保持每斤9.5元左右。养殖户干劲十足。”斗门白蕉昭信村进才水产合作社社长梁美容高兴地介绍。为进一步提高白蕉海鲈品质,在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技术人员指导下,进才水产合作社率先探索海鲈池塘循环水养殖试验示范并取得好成绩。试验项目实施半年,海鲈养殖亩产增加,成鱼品质提高,收购价格也稳步上升。循环水养殖模式将广泛在水产养殖业推广应用。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海鲈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密度养殖造成的水质恶化,导致海鲈鱼病多发。同时,高密度养殖业造成海鲈肉质粗,体内脂肪较多,口感差。“一旦发病,就必须施药和停饲,造成药残超标等水产品安全问题,也减缓了生长速度,养殖周期和养殖成本上升。”梁美容表示,由于同质化竞争,海鲈供求关系失衡,一度造成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积极性。“最低时每斤5元多,养殖户血本无归。”梁美容表示后怕。

  为解决海鲈养殖存在的问题,推动珠海市海鲈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技术人员在昭信村率先启动海鲈池塘循环水养殖试验示范。技术人员介绍,循环水养殖试验就是在面积约3亩的土塘内并排修建两个面积百余平方的长方形水泥池。池的两端不密封,采用网筛隔拦,便于水体交换。海鲈集中养殖在池子里。“有点类似于海水中的网箱养殖原理。”技术人员表示,池外上端增设水泵,加快水体循环流动,下端设一集污坑,搜集鱼粪等有害物,并定期清理做无害处理。此外,水泥池外的土塘里还养殖水浮莲等,吸收亚硝酸盐、氨氮。池塘还增养鳙鱼、鲮鱼等其他鱼类,以改善塘内整体水质。

  “效果太明显了。”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半年实践,循环水养殖高产、高效,成鱼品质提高。目前,每100平方米鱼塘海鲈存量约4000斤,为传统养殖模式的三倍。由于水质良好,鱼病害少了,海鲈生长速度提高10%,还节省用药80%以上,有效减少药残留,提高海鲈品质。在循环水流动与刺激下,海鲈活动量增加,肉质、口感大有改善,市场价格稳步提升。近日,中山、江门等珠三角水产养殖户纷纷为循环水养殖模式吸引,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取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