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是目前是我国养猪业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困扰养猪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熨平猪周期是养猪业内的共同诉求,但是如何熨平猪周期不是哪一个方面的效力,需要找到造成猪周期和影响猪周期的根源。
熨平猪周期,从我国生猪产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可能理想非常美好,现实非常骨感。猪周期从源头上讲是由供应周期决定的,因为成本没有周期性,而需求是一年一个周期。从过去来看,猪周期是3~5年,所以猪周期本质是一个供给周期,因此要猪周期平稳,就要平稳生产,平稳生产非常难。
猪周期的定义
虽然最近几年我们养猪业是走在熨平猪周期的路上,但是想达到熨平的结果可能10年都非常困难。我们先要清楚周期的定义,“周期”是指事情的发展、运动或者某些特征遵循连续重复的规律,连续两次出现所耗费的时间就是一个周期。
对于猪周期的解读或者定义上,行业内和行业外的不一样。很多行业外的人认为,两个猪周期的最高点,中间的时间是猪周期;对我们从事养猪行业的人来说,什么时候产能完成了一个周期才是一个猪周期。如果猪周期的本质是供给周期,必须以产能来界定猪周期,而不能单凭价格。价格的表现通过10多年来看,我国养猪业现在已经出现过连续三年亏损的情况,那么第一年亏损的时候,如何判断第二年亏损是否会出现。我们要知道,猪周期表现的是价格,但是实际上是产能。
猪周期包括供应周期、需求周期、盈亏周期。在2003-2016间,之前经历了3个完整的周期,第一个猪周期是2003-2006年,第二个猪周期是2006-2010年,第三个猪周期是2010-2015年上半年,周期的强度依次为3、4、5年。猪周期曾经在刚刚结束的那个周期里连续出现过亏损,当第一年出现亏损,后面出现时上涨时,很难判断这轮猪周期是否结束了,下一个猪周期是否开始,所以如果单以价格或者盈利来判断一个猪周期的起始非常容易产生误判。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底行业内有无数的企业对2014年的行情产生了方向性的误判,运用了以往猪周期的规律,即认为猪周期是3年左右,一年赔一年赚一年不赔不赚,到头来白干,然后分析出来的结论是2011年赚钱了,2012年没怎么赚钱,2013年亏损了,所以2014年能够赚大钱了,称之为“1、4、7猪周期”。现实的情况是,2014年比2013年亏得还要惨,且2014年的亏损只是刚刚开始,亏到了2015年年中才结束。所以如果以价格和盈利来判断猪周期,非常容易出现这种判断性的错误。
对于我们行业内的人来说,判断猪周期只有一个标准:母猪的产能,我们就看母猪的产能是否被淘汰,母猪的产能是否完成了一个猪周期,价格高位利润高时肯定会促使产能扩张,亏损时可能会淘汰一部分产能,所以只要过剩的产能没有被淘汰,就不能说这轮猪周期结束了。当产能完全淘汰以后,后面才能说上个周期结束了,下个周期开始了。
猪周期的变化
通过3个猪周期的表现来看,很容易看出猪周期越来越长,原因是什么?如果观念还停留在中国3年一个猪周期,那么思想该变了,10年前是3年,现在早就不是3年了,刚刚过去的猪周期是5年。这个猪周期从2015年3月18日开始,到现在已经快2年了,这轮猪周期的时间会坚持多久?要看产能的恢复情况。猪周期没有什么规律,规律都是可变的,我们必须紧盯母猪产能来判断猪周期的开始与结束。
以前猪周期短是因为产能变化的周期性很短,行情好的时候产能可以很快得到恢复,行情差的时候能够很快把过剩的产能淘汰掉,完成一个周期的时间短、节奏快。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散户多,行情好就很快投入养猪,亏损时资金链断裂立刻淘汰。所以散户占主力时猪周期很短,而且散户多的时候只要不发生疫情产能变化不是很大,猪周期变化的强烈程度也不是很大,盈利状况最好时200~300元/头,赔钱时最多赔100元/头,所以产能变化幅度很小,产能过剩时不超过5,短缺时不超过10。投机分子多,润滑剂就多,因为转得快。
随着散户越来越少、规模猪场越来越多,反而会出现另一个问题:润滑剂没了,反应变大了。因为所有的规模企业都想按照自己的产能,按照自己猪舍的面积,投资所建的规模来设置自己的规模,很少根据猪周期调整存栏,所以猪周期投机分子减少,散户越来越少,规模猪场越来越多导致产能变化越来越迟钝。当亏损到来时,都不愿意淘汰自己的母猪,都希望别人淘汰母猪,这对形势非常不利。产能过剩时必须要淘汰过剩产能,但规模场多了,都不希望淘汰自己的产能,到最后了就是“胜者为王”。这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谁把自己的母猪淘汰了,过剩的产能淘汰之后,猪价上涨了,但是自己场里没有猪就是输家。亏损期的拉长是规模化程度在猪周期上的充分体现,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规模化比重越来越高,中国的猪周期越来越长,尤其是产能过剩的时候完成淘汰过剩产能的过程会非常难。这也就是说,不要认为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赚钱越来越多。
猪周期和蛛网理论
株网理论只有三种蛛网:收敛型蛛网、封闭型蛛网、发散型蛛网。我们希望生猪市场能够呈现的是封闭型蛛网,或者是收敛型蛛网,越来越接近于均衡水平而不是剧烈的波动,或者保持均衡线上下,等幅的波动(封闭型蛛网),这两个对于整个产业链来讲都是有好处的。饲料企业、兽药企业、种猪企业以及屠宰企业等都可以随之变化自己的产能,幅度不要太大。养殖户可以调节养殖规模,但饲料厂不可能根据行情随时调整生产线。对于整个产业链最有利的蛛网理论,我们希望中国猪周期是倾向于收敛型蛛网或封闭型蛛网,但十几年以来的猪周期呈现的是形成发散型蛛网,这对行业是有伤害的,因为偏离均衡水平是越来越远,不是严重的缺口就是严重的过剩,很少出现供需均衡。波动越大,猪产能跳动越大,饲料、兽药、屠宰、设备都要随之改变,这种发散性的蛛网其实对养猪行业是非常大的伤害。
猪周期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生猪市场会出现剧烈的波动?整个价值链的变化是这样传递的,生猪价格好比是市场经济的价格信号,它来配置资源,来充当市场的指挥棒,是市场里一直无形的手。价格上涨会刺激仔猪补栏行为,然后仔猪价格上涨,仔猪利润就增加,肥猪利润也增加,这又推动母猪的补栏,母猪的补栏会反应在母猪的价格上,母猪补栏影响仔猪的存栏,再影响供应,进而影响价格,就是这样的传递出现了行业独有的特点。
猪周期的价值传递
为何市场出现剧烈的波动?因为传递是这样的,生猪价格-养猪盈利-仔猪补栏-仔猪价格-仔猪盈利-母猪补栏-母猪价格-母猪存栏-总存栏-生猪供应。从价格传递到产能,这是由生育周期决定的,所以整个猪周期中其他因素可能都会变,都不规律,只有一个不变,就是猪的生理问题。什么时候补栏母猪?母猪生的小猪什么时候出栏上市?这是生理问题决定的。所以,对于养猪企业而言,根据什么安排生产?如果根据价格去安排生产,永远跟不上猪周期,追着猪周期跑永远追不上猪周期,要跑在猪周期前面必须跟着母猪跑,因为母猪决定最终的供应,供应决定价格,而价格反过来可以影响供应,影响存栏。所以千万不要跟着价格指挥棒走,否则会让80的人迷茫,行情好时场里没猪,行情不好时场里大量的猪。猪周期的核心是生理问题,这非常符合蛛网理论,因为蛛网理论就是研究价格与供给之间的实质作用。从生产传递到价格,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
生猪供应影响猪周期。要想熨平猪周期,必须先把生产稳定下来,影响供给、影响生产最重要的因素除了母猪的生理周期外,最重要的是疫情。疫情决定了后期的供应量,母猪多不一定后面出栏的肥猪多,要看活下来多少,所以疫情非常重要,要想熨平猪周期需要先把疫情稳定。
猪价对养殖户心里预期的影响也是影响生产稳定的因素之一。这两年信息越来越发达,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养猪户的信心容易被市场上的信息所影响,压栏、惜售、抛售这些行为极其容易受到信息的引导而发生,这也是影响短期猪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外部市场,就是进口猪肉,2015年我国进口猪肉150万t,2016年约162万t,未来进口量可能越来越大。美国有没有可能根据中国生猪市场的变化把美国的生猪产能从现在的1亿头左右增加到2亿头?美国完全有可能根据中国生猪市场的变化把自己的产能翻一番。中国生猪市场对猪周期影响最大的是外部的供给。2016年6-10月份进口猪肉大幅增加导致猪价在4个月内下跌了27,这种情况已经显示出了进口猪肉对猪周期的较大影响,将来会越来越大。未来5~10年,中国有没有可能把猪肉的定价权丢失也不好说,现在中国猪价和国外是冰火两重天,因为定价权在国内,一旦进口猪肉数量越来越多,定价权就会越来越少。另外,政策调控也会影响到生产的稳定,想熨平猪周期不仅是行业内的希望,也是政府的希望。
关于需求周期性变化,其实需求的周期性变化是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变化,而这些在猪肉需求里并没有明显的周期性。猪肉需求里唯一有周期的是季节性的消费特点。冬季是猪肉消费最旺的时候,到次年5月1日之后就会是低点了,高点和低点的需求量会相差30以上,而且每年都会出现,周而复始。所以需求的周期性变化对于猪周期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需求周期变化的因素有收入、消费习惯、疫情、食品安全、畜产品价格政策调控等。这是和我们猪周期相关数据分布的一些情况,可以对比看看。
猪价调控
政府从2007年发放母猪补贴开始就想熨平猪周期,但是实际上到现在猪周期越来越长,变化幅度越来越大,说明产能变化幅度也是越来越大。因为在政府监测的数据里,我们特别希望中国农业部门能够把准确的母猪存栏量弄清楚,但是从2007年开始调控至今,政府监测的12个指标,有3个指标都是与母猪有关,即使这样也很难拿到准确的母猪存栏量,所以一些数据会让业内人士比较疑惑。2016年猪价涨至10.5元/千克,但2016年的供给是由2015年的母猪量决定的,但是2016年12月份的母猪存栏量比2015年还少,很多人猜测2017年的猪价格是多少?10.5元/千克可能还不是顶,有人说可能是11~12元/千克,高点会否是2017年?养猪业内非常希望有个准确的母猪存栏量,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很难,所以政府关于猪价过高、过低的调控政策,如果没有数据支撑,会非常困难,所以熨平猪周期显得心有而力不足。
要想中国的生猪产能更加稳定,需要看看国外是如何做的。美国完全是自由市场,不过美国是在完全竞争的基础上启动了非常及时准确的数据,让生产者都知道实时变化的数据,让所有养猪人看看决定补栏或淘汰时,下个月的存栏上能够反应出来,所以能够及时稳定产能,不至于一窝蜂地补栏,让半年内母猪存栏量上升10。因为在数据开始变多时,数据已经显示出来了,一旦过多,随之就缩小存栏。美国猪周期也很长但是波动没有我国这么大,美国养猪头均盈利在50~100元/千克就很可观了。
学习欧洲、丹麦、荷兰、德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采集生产的准确数据,我们也可以去做一些熨平猪周期的工作,但是现在看来在我们国家比较难。造成猪周期剧烈波动的源头是产能不稳定,不稳定的原因是中国生猪产业处于剧烈的转型期,大量散养退出大量规模扩张,并且这种退出和扩张并不是有序的,是没有计划的,经常出现亏损的时候散户退出30,规模扩张只有10,所以造成第二年产能严重不足;产能过剩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养猪业的这种剧烈的转型期已经进行了10多年,可能还有5~10年的路要走,甚至更长。所以熨平猪周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现在走在这条路上,这条路现在来看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