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来,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淡季,市场需求不足,生猪价格不断回调。尽管“五一”前猪价出现小幅上涨,但反弹态势未能延续,相反端午节期间跌幅再次加大,让养殖者摸不到头绪。据了解,目前全国生猪均价已回落至13.5元/公斤左右,处于近两年来的低点,且短期内仍以偏弱运行为主。
端午提振有限 猪价不断回落
近两年多来,由于多重因素影响,生猪产能大幅下降,市场供应紧缺,导致猪价高烧不退,直到今年春节以后才逐渐回落。4月份以来,猪价回落幅度明显加大;“五一”之后,不仅节前的小幅反弹态势未能延续,相反跌幅再次加大;端午节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价格跌至13元/公斤区域,少数省市勉强维持在14元/公斤左右。
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全国主产区外三元生猪均价13.58元/公斤,较25日下跌0.10元/公斤,较上周同期下跌0.31元/公斤。其中,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广东,均价14.5元/公斤,最低地区为山西,均价13.1元/公斤。端午节期间,主产区猪价继续偏弱运行,出栏均价再创两年新低。端午节后,猪价再度下跌,主要原因就是需求不振,屠宰企业再度压价所致。但目前在持续抛售过后,生猪出栏体重已有一定下降,同时整体产能回升仍较缓慢,猪价下跌空间已经不大。
随着猪价下跌,猪肉价也持续下调。据农业部集贸市场监测,4月份猪肉价格为26.59元/公斤,环比跌3.0%,同比跌11.9%;仔猪价格42.97元/公斤,环比跌1.5%,同比跌9.2%。目前,集贸市场猪肉零售价已降至21元/公斤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近期猪价累计跌幅不小,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有所上涨,生猪养殖盈利已经大幅下滑,但与正常盈利水平相比仍较正常。据农业部监测,4月份全国玉米价格为每公斤1.85元,环比涨1.2%,同比跌6.2%;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每公斤3.00元,环比跌0.4%,同比涨0.1%。从周价来看,猪粮比价由2017年1月第4周9.76∶1下降至4月第4周8.37∶1;4月份猪粮比价较上月下降0.50个点,为8.63∶1,已经连续3个月下降,但仍高于2015年及之前生猪养殖的盈利水平,自繁自养养殖户出栏一头115公斤的肥猪盈利水平在200元左右,纯利润率在10%左右,属于正常的养殖盈利区间。
需求弱出栏增 市场受到挤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活猪和猪肉价格掉头下跌,惹得养殖者摸不到头绪,但其基本符合正常年份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即目前处于猪肉消费淡季,需求端缺乏利好支撑,收购屠宰量下降;而今年不同点是,供给端进口猪肉数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而环保督查力度的加大,多地相继设立禁养限养区,短时间内生猪集中抛售,造成供大于求局面。受需求不佳、进口增加、“牛猪”集中出栏等多重挤压,拉低了全国猪价,促使近期下滑速度加快。
根据往常规律,“五一”前后,猪价有一波上涨预期,但今年相反,气温回升较快,春季价格便宜的瓜菜大量上市,加之人们膳食消费多元化,生猪市场疲软,猪肉阶段性淡季提前开启,导致全国猪价普跌。
从市场调研来看,今年开春猪价高位维稳,养殖户追涨情绪高,前期为追涨“五一”利好行情,该出栏时未如期出栏,压栏猪偏多,给屠宰企业制造了压价空间。据了解,5月中旬以来猪价不仅没有回暖,反而跌幅不断加大,此时猪场压栏猪体重与日见增,加之天气渐热不好继续饲养,养殖者怕猪价继续下跌,导致对体重在280斤以上的压栏大猪、“牛猪”,不得不“杀跌”集中抛售,使猪源供应阶段性增加;而此时消费疲软,屠宰量有所下降,屠宰企业采购压力较小,对最不抗价的“牛猪”再次试探性压价,使失去市场竞争力的“牛猪”也卖不到标猪价格。
同时,进口增加也是引起国内市场猪价降幅较大较快的又一重要因素。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猪肉进口重新抬头。3月份我国进口生猪产品23.73万吨,环比增8.4%;其中进口鲜冷冻猪肉12.40万吨,环比增12.4%,同比增8.1%。
此外,影响目前生猪价格下降的因素还有环保因素。今年开春以来,多地政府相继设立禁养限养区,区域内有些生猪养殖企业和散养户只能以低价快速处理存栏生猪,导致短期内生猪集中上市,造成阶段性供求失衡的局面,拉低了猪价。不过,环保是个双刃剑,受禁养拆迁的影响,虽然现阶段供应增多,而对应的结果就是后市供应的减少,再不济也是恢复到正常。事实上,禁养和限养只是表象,其实目的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健康养殖,因此,对猪业长远健康发展来说,无疑是利好多多。
短期看,猪价缺乏利好提振,将继续以消耗利空和震荡为主。但由于目前猪价已跌至阶段性低点,持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短期内仍将稳中偏弱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