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生猪及猪肉» 正文

生猪成两会农业热点 禁养、限养、调运 养猪人关心的都在这里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05-27
  2020年的两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推迟了两个月,于5月21日下午在北京拉开开幕式。来自34个界别的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肩负责任和使命,齐聚一堂建真言、谋良策。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在今年的两会上,生猪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表示,关于当前生猪生产供应形势可以用“两句话”形容:
  第一句:当前生猪生产恢复势头不错,实现今年的生猪生产目标可以预期。
  其中,作为生猪生产的核心指标,能繁母猪存栏量自去年10月开始已止降回升,连续7个月恢复增长,至今年4月,母猪存栏量较去年9月增长了18.7%;生猪存栏也出现连续3个月增长。
  第二句:生猪生产完全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工作不会放松。
  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抓责任落实、抓政策扶持、抓大带小、抓非洲猪瘟防控。目前已下达各地生猪生产恢复目标任务,同时将落实好19条扶持生猪生产政策,调动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继续严防严控非洲猪瘟,建立常态化的防控机制,加快非洲猪瘟疫苗的攻关和研制。
  同时,今年两会上,两会代表及委员们也在关注生猪问题,并且就此提出各自的看法和建议,经过小编梳理,发现以下提案依然是养猪户最关心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佳惠百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小红建议:全面禁止活畜禽调运,全面推行肉类冰鲜上市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李小红正式向“两会”提出建议,建议全面禁止活畜禽调运,把调“活”改为调“肉”。李小红代表认为,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具备全面推行肉类冰鲜上市的条件了,而且冷鲜肉比热鲜肉更营养更安全。另外,冷鲜上市有助于撬动相关产业链,若猪牛羊禽全品类实行冷鲜上市,将有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相关链条产业如屠宰、冷链储存及运输、生鲜电商等也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机会。李小红代表建议制定肉类冷链流通攻坚战全国统一方案,强制性将冷鲜肉流通配送体系建设,作为冷链物流重点支持发展范围,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规划和应急物流重点建设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乔晓玲:应对生猪限养禁养区制定国家标准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的全国政协委员乔晓玲,今年带来了关于提前制定生猪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提案。乔晓玲介绍,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近几个月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的相关政策。能否实现预定目标,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一个较好基础,对于持续保障重要农产品(7.980, 0.22, 2.84%)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乔晓玲提出抓紧制定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她说,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提前组织力量制定全国生猪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可以为当前各地生猪复产提供科学依据。
  乔晓玲谈到,前一阶段有些地区出现了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的问题,她建议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划定限养禁养区的统一规范,为制定生猪产业规划提供法定依据。
  另外,乔晓玲认为,屠宰加工要向养殖集中区转移和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她表示,应组织原生猪主产省、销区城市等有关方面研究屠宰加工转移的实施方案和活猪调运的具体路径,为制定并实施生猪产业规划奠定基础。(北京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刘木华:建议推出生猪期货有利于缓解猪周期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建议推出生猪期货,鼓励更多人研究生猪养殖,让供需信息更为透明,有利于缓解猪周期。刘木华认为,造成猪周期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一是当前国内养殖行业供需双方的信息相对不透明;二是生物安全原因,包括非洲猪瘟等都会使价格发生波动;三是生产模式以及生态环保政策影响等。
  “猪周期难破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求关系数据无法准确掌握。”刘木华建议推出生猪期货,鼓励更多人研究生猪养殖,让供需信息更为透明,有利于缓解猪周期。
  刘木华建议,要下大力气促进生猪养殖户、企业与政府部门合作,推动生猪全产业链准确数据的采集,打通信息孤岛,形成大数据体系,加快国家层面的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为相关方面应对市场变化及时预警提供依据。
  “要着力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立国家层面专业组织直接监测重大疫病(如非洲猪瘟、蓝耳病、口蹄疫等)的机制,负责随时随地收集疫情信息,防止瞒报漏报,及时发现地方领导担当不力、瞒报疫情问题。”刘木华表示,还要加快生猪行业生产、管理标准化及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认证等工作,着力解决生物安全防控中技术和人才缺乏难题。(江西网络台)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在国家层面设立生猪产业发展母基金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28.260, -0.16, -0.56%)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今年两会提案中重点关注养猪产业,提出了加大金融机构支持以及养殖模式改革等建议。一场新冠疫情让各行各业受到重创,叠加非洲猪瘟疫情,生猪产业遭到了“双疫情”的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同比下跌27.5%。在此背景下如何重振猪产业?刘永好向两会提交的《关于双疫情影响下加速恢复生猪产能,实施综合性提振复产措施的提案》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促进在双疫情压力下加速恢复生猪产能,刘永好建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国家层面设立生猪产业发展母基金或发行特殊国债,并投资于专项子基金的方式,放大财政资金引导产业发展的效果。他认为,非瘟加速中国养猪业转型升级,规模化养殖成为主流,金融支持也应改变过去小额补贴到户的方式,应时代变化而变。
  刘永好表示,生猪产业发展母基金重点支持因非瘟引发的生猪养殖行业整合和保供任务中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规模化、现代化、环保型生猪养殖基地建设,以及以生猪养殖为核心,涵盖饲料、屠宰、中央厨房、食品深加工等环节在内的产业链建设。近期中央提出将“发行特别国债”,用于防疫抗疫等用途,也建议考虑划出一定额度,专门用于重点支持规模化养殖项目,以克服双疫情下的复产不利因素,促进生猪产业投资与产能加速恢复。
  与此同时,刘永好还在提案中建议,支持养猪用地“聚零为整”,适当推广聚落化养殖模式;鼓励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养猪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跨区域协调,适应产能恢复期的跨区域生产布局需要。
  全国人大代表唐慧娟建议出台支持生猪和肉鸡产业恢复发展相关政策
  “‘非洲猪瘟’与‘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叠加,对生猪和肉鸡生产影响巨大。”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海门市海盛生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唐慧娟带去的《关于出台保障肉类供应、加大扶持生猪和肉鸡产业稳定发展的建议》受到关注。为了推进生猪及肉鸡产业尽快恢复发展,唐慧娟经过前期走访、调研,建议国家设立生猪、肉鸡生产专项扶持项目,对生猪和肉鸡养殖场、孵化厂、饲料厂和屠宰加工厂等畜牧业生产重点项目,进行专项扶持,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结算;同时,加大对生猪和肉鸡产业的政策倾斜力度,尤其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扶持政策上予以保证。例如,在中央预算内基本投资项目、数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中央财政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此外,她还建议合理规划设施农用地,对各地科学确定畜产品最低自给率,推行鸡肉储备,做好科普宣传,“建议政府像收储猪肉一样,把鸡肉纳入国家储备,这样可以在市场低谷时保护行业,在市场高价的时候平抑物价,对保护肉鸡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通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张学武:美国猪肉为什么比国内本地猪肉还便宜?
  欧洲和美国隔着上万公里把猪肉运到我国餐桌上,而且是高成本的冷链物流,成本比国内生产的猪肉还低,问题出在哪里呢?
  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认为,关键是美国、欧洲的生猪养殖业大量采用自动化设备,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而我国绝大部分猪农粗犷式养猪,养猪的效率极低,每公斤猪肉的饲料成本约为美国的两倍,而人工成本约为美国的五倍。
  张学武建议,财政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除支持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编制机构外,财政投入可以适当向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倾斜,以事前立项或事后奖补等形式激发涉农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科技创新热情。同时,要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均衡的人才队伍。既要培养或引进一批具备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专家级人才,又需要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以及农业服务人才。特别关键的是,一定要多方面努力宣传引导,破除农业收入低、是底层行业的传统固有思维。(中国经济周刊)
  全国政协委员李大进:将合法饲养的野生动物纳入家畜家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进表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在坚决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决定》的同时,还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重视回应群众关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建议最大限度地将正在合法饲养的动物种群转化为符合农业生产规范管理的家畜家禽,从而保护生产、保障民生;并明确国家收购政策,及时安排专项帮扶资金。他建议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依据《决定》和有关法律,制定、调整《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范围,扩大归属家畜家禽的动物种类,合情合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正在合法饲养的动物种群转化为符合农业生产规范管理的家畜家禽,从而保护生产、保障民生。建议国家分别按照可以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活动和必须关停两大类不同情况,尽快制订具有实施可行性的,合法、合理、合情的补偿方案。对于财政确实困难的地方政府,中央应当及时安排专项帮扶资金。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