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针对做空机构Blue Orca(又称:杀人鲸资本)的做空报告,飞鹤12:29分在港交所发布澄清公告。飞鹤在公告中称:飞鹤董事会注意到Blue Orca Capital在2020年7月8日刊发了一份报告,飞鹤董事会强烈否认该报告中的有关指控,并认为有关指控并不准确、具有误导性。
与此同时,飞鹤方面还公布了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营收同比增幅超过40%,主要归功于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销量的大幅增长。
飞鹤方面温馨提醒投资者,上述相关指控是Blue Orca Capital的单方面观点,该做空机构可能蓄意打击对飞鹤及其管理层的信心,并损害本公司的声誉。因此,投资者应该审慎对待上述做空机构的相关指控。同时,飞鹤保留就该报告相关事宜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包括提起诉讼的权利)。
距离做空机构GMT Research2019年11月21日的做空,仅仅只有不到8个月的时间,飞鹤又遭遇这个叫杀人鲸资本的做空。做空频次之频繁,是诸多乳企都不曾遇到的,很显然,作为中国奶粉市场行业冠军,飞鹤太红了,这也是为什么飞鹤总是被做空机构盯上的主要原因。
根据乳业新媒体领导者《食悟》的专业研究:飞鹤在某些方面很像瑞幸,比如他们都懂了外资品牌的奶酪;飞鹤又绝不会成为瑞幸,不会像瑞幸那么不堪一击。究竟为什么,请大家往下看来自食悟的专业解读: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杀人鲸资本都对飞鹤提出了哪些质疑,以下是食悟转载其他平台翻译的报告摘要,仅供大家参考:
这次杀人鲸的做空报告,跟上次GMT一样,没啥技术含量
1、通过未披露关联方物流公司的收入不实。飞鹤主要向分销商销售婴儿配方奶粉,但在将产品「交给物流服务供应商」时才确认收入。该公司坚称,物流服务供应商都是独立的第三方。然而,从实地考察和中国企业的记录显示,这些物流公司是由一名飞鹤员工管理的。该公司声称,飞鹤的大部分婴幼儿配方奶粉都是由其工厂运输出来的。因此我们认为,当飞鹤将产品交由飞鹤旗下的物流公司时,便确认收入。在我们看来,这对飞鹤的财务报表的可信度是毁灭性的,并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夸大销售的机制。
2、尼尔森和商务部的数据显示,飞鹤夸大了收入。追踪中国零售销售情况的两个独立可信的数据集显示,飞鹤的收入远低于该公司宣称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数据集是独立制作的,但在我们看来,尼尔森的数据和商务部的数据都表明,飞鹤在2018-2019年的实际收入比该公司报告的少49%。
3、飞鹤有意地少报了数十亿美元的运营费用。多个独立数据显示,飞鹤的运营成本比该公司在备案文件中承认的高出数十亿美元。我们认为,这些未披露的费用表明飞鹤的利润比它声称的要低得多。
4、幽灵工厂和可疑的退税。在飞鹤IPO 8天后,GMT研究公司发了一份报告,对该公司财务存在的许多「类似欺诈」特征提出了质疑。飞鹤反驳这份报告的主要论点是,其财务状况值得信赖,因为其子公司在2018-2019年缴纳了数十亿人民币的税款。如果税收是真实的,那么飞鹤的财务数据就是真实的。然而,只要仔细观察,这个辩护是站不住脚的。
飞鹤所谓的部分税款是来自其子公司飞鹤泰来公司,据称该公司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并支付了数亿美元的税收。问题在于,飞鹤自己承认,泰来工厂仍在建设中,在往绩记录期间未生产任何产品。 当地记录显示,该公司直到2020年才获得生产配方奶的许可证。我们怀疑2018-2019年,在其唯一的工厂仍在建设的情况下,飞鹤泰来公司能否产生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和上亿美元的税收。在我们看来,附属级税种不能免除飞鹤的嫌疑,相反,它是加剧削弱飞鹤财务真实性的证据。
5、飞鹤夸大了数十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夸大盈利能力的公司必须夸大资本支出或其他资产负债表项目,以掩盖虚假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证据表明,飞鹤夸大了数十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在某些情况下,该公司正在进行的设施扩建项目已经在其IPO之前完成。
6.、主要审计危险信号。飞鹤在中国的7家从事奶粉销售的子公司中,有5家在准备IPO时没有接受任何公司的审计,但它们对飞鹤财务披露的完整性至关重要。更糟的是,审计飞鹤关键销售子公司的不是安永(或其当地分支机构),而是一家声誉有问题的位于黑龙江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该事务所最近因工作质量低劣而受到当地咨询机构的批评。任何依赖审计人员来防止公司篡改财务报表的投资者都不能从飞鹤那里得到安慰。即使飞鹤上市后,其在中国的子公司也没有经过安永或其附属公司的审计。
7、最初的中国骗局。作为一桩失败的反向收购,飞鹤以「American Dairy」的名称(US: ADY)在美国上市了10年。尽管最初股价飙升,但当该公司的助理审计师同时也是其股票发起人的消息被披露后,飞鹤的股价暴跌。当飞鹤姗姗来迟地披露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项调查后,飞鹤主要审计师离职了。随后,该公司重审了历史财务数据,承认其一年内的净利润被高估了29%。飞鹤公司在最后几年里更换了4家审计师,这是公司腐败的一个明显迹象。飞鹤公司步履蹒跚,被伪造财务业绩的传言所困扰。投资者信心崩溃,飞鹤的股价暴跌,再也没有恢复。2013年,它被灰溜溜地私有化了。
8、相同的业务,不同的结果?在同一市场向同一客户群体销售同样的产品,飞鹤作为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失败后被反向收购。然而,在远离监管机构、审计师和投资者的审查和监督的情况下,飞鹤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收入蒸蒸日上;利润率扩大;业务比苹果、微软还要好。
9、令人困惑的原生态牧业。虽然飞鹤集团奇迹般地迅速扭转命运,但更让人困惑的是,飞鹤近乎独家的鲜奶供应商的财务已经崩溃。飞鹤78-96%的鲜奶产自在原生态牧业(HK:1431)。原生态牧业最初由飞鹤董事长所有。今天,飞鹤声称原生态牧业不再是关联方。但证据表明并非如此。在投资平台「最大财富」(Max Wealth)的网站上,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夸口说,他不仅管理着飞鹤,还是原生态牧业的实际控制人。
飞鹤为什么不会像瑞幸那样不堪一击?
结合以上杀人鲸资本的做空报告,在乳业新媒体领导者《食悟》看来,杀人鲸资本的这次做空,论手段、论证据、论专业性,跟上一次GMT都属于同一个水平,纯粹是为了做空而做空,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通过混淆视听,用所谓的一手资料信息,通过包装、整理,以让投资者感觉到数据的“真实性”,进而实现打压飞鹤股价、阻击飞鹤崛起的目的。
杀人鲸在做空报告里提到,把飞鹤跟瑞幸一样都归到“财务造假”公司的范畴里了。
事实上,飞鹤在某些方面很像瑞幸,比如:飞鹤跟瑞幸虽然分属不同的行业,一个奶粉,一个咖啡,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动了外资品牌的奶酪。
众所周知,瑞幸的横空出世,让星巴克惴惴不安。倘若瑞幸崛起,并且在中国市场发展起来,那么假以时日,星巴克在咖啡市场的地位肯定动摇。
飞鹤这两年在中国奶粉市场崛起,成为国产奶粉冠军,后来又晋升全行业冠军后,并且正在猛攻一线市场,这一直让昔日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外资品牌深感威胁。
倘若飞鹤一骑绝尘,这样高速发展下去,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会不断被蚕食,差距也会越拉越大,这是很多外资品牌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飞鹤是否会像瑞幸一样不堪一击呢?答案当时是NO。
奶粉行业跟咖啡行业不一样,奶粉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口碑认可度、行业门槛、渠道掌控力、团队力、全产业链资源等各种因素条件,都决定着一个品牌的综合实力,以及扎实程度。
瑞幸才诞生几年,瑞幸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追求回报,牺牲质量去追求速度,马步蹲的不扎实,所以遭到同行卧底报复。
飞鹤则不同,他们在东北扎根多年,构建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相当强,抗风险能力也很强,从而构建了坚实的品质基础。
近几年在品牌打造方面,飞鹤可谓是不遗余力。尤其是新政前后,飞鹤的优势尽显,这让其他品牌望尘莫及。现在,奶粉市场拼的就是品质,品牌。
再来说说团队。飞鹤的团队相当稳定,战斗力也很强。这确保了他们的服务水平。渠道服务能力,决定了销售力,拼品质的同时,飞鹤的服务能力又跟得上,这是其他中小品牌、外资品牌不具备的。
截至发稿,飞鹤股价报收16.88港元,不跌反涨,而且是大涨,涨幅6.7%,很明显,目前在资本市场,看好飞鹤、坚信飞鹤的人占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