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反刍动物 » 正文

国家奶牛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国产乳制品不比国外差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07-29  
  近10年来,我国乳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实现各环节全覆盖监管,国产乳品质量显著提高。但中国乳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消费对中国乳业的信心虽有增强但仍然不足。中国乳制品质量究竟如何?奶源是否卫生达标?进口奶是否真的比国产奶好?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
  规模化生产让奶源更安全
  奶以安为要。通过源头质量把控,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全流程监管等手段,目前国产乳制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昔日的畜群杂乱、手工挤奶、秸秆粗放饲喂等落后生产方式已成为历史。
  李胜利说,自2008年以来,中国乳企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产能提升。奶牛养殖的规模化、工业化、上下游一体化以及良种化水平不断提升,使奶源更具安全性。
  规模化牧场已成为当前我国商品生鲜乳生产的主体。“2008年,我国奶牛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不到20%,而到2019年已达到64%,小规模养殖场越来越少。”李胜利说,我国奶牛养殖企业的设施装备和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全国规模化养殖场单产水平已提高到接近乳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养殖“小散低”局面得到扭转。
  “现在国内牛舍卧床环境和牛体干净程度都大大提高。如今的饲料营养更加均衡,大量进口美国苜蓿干草,钙、磷和蛋白质含量更高,使得牛奶中蛋白质和乳脂含量大幅提高。”李胜利说。
  奶牛品种优良化不断提升。通过持续改良奶牛品种,奠定了奶牛单产和生鲜乳品制品提升的遗传基础。李胜利介绍,近些年来,我国不断从新西兰等国进口优良品种奶牛,奶牛平均单产7.4吨,单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超过200万头。
  奶源标准化生产和安全性明显提高。如今基本实现从手工挤奶向机械化挤奶的转变,基本实现全管道化输送。而规模化牧场已实现100%机械化挤奶,挤奶过程中牛奶与外界环境零接触,有效保障了生鲜乳质量安全。
  据2019年中国奶业白皮书显示,奶牛人工授精、秸秆青贮、疾病防控等现代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促进奶牛整体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乳制品加工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部规模牧场实现全混合日粮饲喂,部分牧场试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计算机智能牧场管理、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等,整体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生鲜乳抽检合格率高于进口乳品
  伴随规模化养殖,质量安全也得以提升。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都对生鲜乳、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多批次质量安全抽检,生鲜乳连续多年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高于进口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更高;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已经多年保持在100%。
  乳业监管得到空前加强。目前,我国乳业已初步建立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治理体系,涵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监督管理,覆盖牧场到餐桌全过程。据了解,2008年后,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省局对辖区内乳企每月安排一次检查,乳制品每季度全覆盖抽检1次,派专员驻厂监督。
  然而,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未完全恢复。调查显示,宣传不到位导致消费者感知度不足、国标较低加剧消费者的“不安全感”、甚至有些自媒体放大国内乳制品市场的问题博眼球、赚流量是主要原因。
  对于2010年发布的《食品安全国标标准 生乳》标准设置问题,李胜利指出,国标只是产品最低生产保障线。指标设置符合国情,有利于促进改善生乳收购秩序、防止恶意拒收等问题,有利于保护奶农利益,促进乳业良性发展。
  李胜利说,当前我国规模牧场牛奶平均优质乳蛋白含量并不低,乳脂含量基本与欧盟持平;每毫升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也基本与欧盟持平;乳品检测和质量合规成本占企业总成本比例,高于乳业发达国家。
  以农业农村部2018年对3299批次生鲜乳样品检测数据为例,作为牛奶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乳蛋白含量平均值为3.25g/100g,远高于国家标准的2.8g/100g;作为衡量牛奶的重要卫生指标,全国菌落总数平均值为29.5万CFU/ml,明显低于国家标准的200万CFU/毫升标准。
  “这些主要指标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即使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乳制品整体质量安全状况也已达到很高水平。”李胜利说。
  “我们在《生乳》国家标准基础上,制订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不断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多种举措方式严格把控乳制品质量安全。”一位知名乳企负责人透露,事实上全国大部分乳企都是按照欧盟标准生产,比国标大部分指标高。
  产业升级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
  乳品质量是保证乳业发展的生命线。多位乳企负责人表示,企业实行“种养结合”的全产业链模式,从源头牧草种植、奶牛饲养到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售后服务各环节全程可控。
  在努力打造奶源全产业链生态共赢的同时,积极推进奶源供给改革。近些年随着国内乳企逐步壮大,开始向上游反哺,通过联结与扶持,把国外先进养殖技术带到了原本相对落后的国内牧场。
  “规模化是世界奶牛养殖业发展的趋势,符合世界乳业发展客观规律。”李胜利建议,面对未来乳制品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应把家庭牧场进一步扩大规模或改造为更加现代化的牧场,使牧场的规模化养殖成为主流。同时,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引入,提升牧场的生产效率。持续引进优质奶牛品质、优质苜蓿饲料。
  相较于乳业发达国家,我国乳业的土地、饲料、能源成本均高于国外,国产乳业近年来不断受到海外原料奶和大包粉的冲击。国产乳制品可发挥本土鲜奶生产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牛奶保质期短,不适合长距离运输和保存,因而优质乳只能产自本土,这为我国乳企提供了发展空间。”李胜利建议,我国可以大力发展液态奶,特别是保质期短、冷链要求高的低温液态奶,培育新增长点。
  “近十年来,中国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发展迅速,诸多乳企在国际上获得了荣誉,国产乳制品不比国外差。”为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李胜利建议,应继续保持生产高质量产品,加强高标准监管,同时加强科普宣传、消费习惯培育。他呼吁媒体尊重事实、理性传播,为中国乳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