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生猪及猪肉» 正文

非瘟2周年,变数之下,任重道远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08-03
  非瘟入境,暗藏汹涌
  2018年8月3日辽宁沈阳发生我国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2年时间里从最初的生猪产能骤减到如今的生猪产能逐渐恢复,一份血泪逆袭史已记入史册。
  过往不同,期许不同,答案不同!如何应对?如何取舍?如何诠释?或许将成为信念与责任,回头再看看荆棘盘行的养猪业,2020,匆匆过半,辗转反侧,多半是踌躇与惊惶,每个行业都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考量,或负重前行,或蹒跚依偎,或背道而驰,或僵持不下,仿佛每一次助威、呐喊、加油、鼓劲,都可以成为动力源泉。
  风雨兼程,任重道远
  以往的管理方法与经验陈述多半是以血、泪换来的;而不同时期,应对策略应对方法也截然不同。
  现价段,导致我们生产水平低的直接原因还是疾病和管理,主要还要依托细节把控与精准施策来解决,而精细化管理做到位,效益就自然提高了。
  结合实际,有的放矢的去做每一件事,所获得的结果就会大有改观,最近国家统计局数据公布: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629万头,同比首次由负转正,比去年底增加549万头,已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1.2%;生猪存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达到3.4亿头,比去年底增加2929万头,存栏量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77%。
  从产能恢复来讲,这样的速度是一份可喜的成绩,今年上半年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向好,虽然叠加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基地加快生猪补栏,整体产能恢复向好,生猪期末存栏和能繁母猪期末存栏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终见彩虹,向好未来
  疫情逐步平稳,春天必将到来,对于经历过防疫非瘟的养猪人来说,我们坚强的意志和细致的防控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如今,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也逐渐向规模化生产转变,由于受到环保力度加大、猪价市场波动、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传统小规模、作坊式养殖户逐渐被市场淘汰,大型养猪集团、肉企等加速布局,我国养猪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进程在加快,行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提升。
  公开信息显示,仅5月份以来,就有温氏、牧原、新希望等16家猪企、肉企宣布累计投入超过560亿元布局加码养猪产能,新建产能超过2800万头。养猪巨头在产能扩张的同时,将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以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提升综合竞争力。
  此消彼长,各领风骚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生猪存栏量比去年底多增加了3000万头,现在的生猪存栏量是3.4亿头,目前这种增幅速度,大概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大概比例增加了10%,增幅速度如果放到历史同期来看,整体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而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暴发以来,对我们整体的生猪产能确实造成了非常大的重创,当时生猪缺口已经达到了30-40%。因此,农业农村部在2019年12月7日发布了关于恢复生猪生产三年的行动方案,规划我们要在明年年底以前恢复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要从40%的缺口恢复到正常水平。
  在三年时间内完成40%的缺口,而我们现在用了半年时间大概恢复了10%左右的产能缺口,那总体来看已经达到了农业农村部在去年年底规划的恢复生猪产能的预期。
  那么,我们预计在生猪产能逐渐增长恢复的背景下,随着产能的正常恢复与产能的释放开启,在没有重大意外事故影响生产的情况下,预计生猪高利润高价格的状态也开始了倒计时的状态。
  辩证看待,瓶颈终破
  2020,特殊、不平凡,由于新冠疫情的出现,由于病源问题,很多不确定仍在,到底是过于多变?还是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与交互参与程度,空前地更加快速便捷更加有参与感置身其中的交互感了?
  人都会本能的给予离自己更近、与自己交互感更强的当下以更多的权重,就像评百大球星百大进球,梅西C罗能力压贝利马拉多纳一样。
  据说鱼的记忆只有三秒,人都是健忘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