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两三年内生猪存栏量将远超需求,猪周期加速加剧见底
3月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新希望集团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今年全国“两会”带来了关于“引导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他建议鼓励猪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帮助小散户加快转型升级。
在2020年7.78万亿的农业产值中,猪产业接近1.3万亿,占畜禽养殖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是中国最大的农业产业之一。但生猪养殖产业中,周期性波动非常明显,会形成三到四年一次的“供给不足—价格上涨—存栏过剩—供给过剩—价格下跌—养户退出—供给不足”的周期性循环,就是常说的“猪周期”。
刘永好表示,这轮猪周期叠加非洲猪瘟传入的双重影响,形成了“超级猪周期”:一方面中国生猪存栏量大幅降低,2019年能繁母猪存量下降48%。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快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产能恢复、行业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猪肉供给短缺,一度出现40多元每公斤的毛猪收购“天价”,超高猪价持续了长达20个月,远超史上任何一次猪周期。
刘永好认为,两年来,出于防控非瘟、环保升级、政策鼓励、肉价高企等原因,龙头加大投资、大量工商资本涌入,猪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化率自非瘟前的46%疾升至53%,原本占产业主导的、以家庭养殖为主的“小散户”面临巨大冲击和生存压力。
据统计,截止2021年1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16个月增长,产能逐步提升,肉价逐步回归。
但刘永好提醒称,按此增速发展,在两三年内,中国的生猪存栏量将达7至8亿头,远超中国市场消费量,猪周期又将加速加剧见底。因此,为预防产业“一哄而上、一冲就散”,因资本过热推动产能严重过剩,甚至在下轮猪周期下行冲击时,出现“还不上贷款就杀母猪、砍猪场”的极端情况,有必要着眼长远,出台一系列引导政策,规划好、调控好、储备好、利用好现有生猪产能。
他在提案中建议,要科学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推动行业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继续支持以家庭为核心的中小散户适度养殖,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帮助小散户加快转型升级。
刘永好称,中国农村的传统养猪模式仍将长期存在,是帮助农民增收的事业。非洲猪瘟对散养户和中小猪场形成了较大冲击。
接下来,他认为有必要针对家庭为主的散户,一方面由国家提供一定信贷政策支持,鼓励恢复生产;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帮助养户改造全封闭式猪场,提供技术、动保、融资等多方面支持,鼓励开办中短期培训班,通过“以大带小”、“以新带老”、“输血联建”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村养户迅速转型成为适度规模的新型养殖经营主体,帮助中小养户重塑信心、恢复生产,让产业有人干、乡愁有所依,实现传统养猪业的转型升级。
其次,刘永好建议,对规模化养殖企业要设置有梯度的准入资格,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预防产能过剩,以支持符合行业资质、长期扎根农业、拥有核心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的企业规模化发展。
他认为,可以参考农业发达国家对产业的调控经验,对10万头以上规模的养猪企业设置许可证/行业准入制。
刘永好还建议,应细化养猪企业的环保准入标准、加快健全环保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的行业标准、以政策形式规范为防控非瘟新增的产业用地需求。
他认为,在猪价下行期,猪场粪污治理是成本大头。猪产业环保设施、粪污副产品的市场化、资源化利用才能够真正反哺产业、长期发展。应加快健全与完善生物有机肥生产标准及行业补助相关政策。
最后,刘永好建议,要构建打通全产业链的产业大数据监测平台,以科学预测、及时调控投资、产销、供需关系。
他建议应由农业农村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实现饲料、育种、养殖、屠宰、加工、消费终端各环节数据共享,密切监测全产业发展动态,定向定时公布相关产能数据,引导理性投资,以降低猪周期波动幅度,减少信息滞后带来的猪周期波动的风险。
一周热点
- 2021-03-05玉米市场近期运行特点浅析
- 2021-03-05截至3月3日,乌克兰2020/21年度谷物及豆类出口3222万吨
- 2021-03-05南美专家:2020/21年度巴西二季玉米播种完成39%,上年同期为67%
- 2021-03-053月份巴西大豆货轮数量激增超过40%;降雨构成挑战
- 2021-03-05压榨净利润持续亏损导致中国大豆进口需求放慢
- 2021-03-05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最新统计:对华销售总量同比增长1.92倍
- 2021-03-052021年3月4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04玉米价格逼近2757元/吨,是否会向2700元/吨挺进?
- 2021-03-04进口市场风风火火!玉米价格走势接下来如何运行
- 2021-03-04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前瞻:玉米净销售量预计为45到10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