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现货和期货走势分化 原因何在?
自7月以来,由于供应端库存持续减少、产蛋率下降、需求端梅雨季节之后囤蛋现象增多以及中秋节等节日备货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现货鸡蛋一改6月份端午后的低迷趋势,从盘整低位持续上升,一骑绝尘,各地涨幅大多在1元/斤以上。另一方面,与往年期货在旺季初期都会有一波季节性的上涨不同的是,今年,期货较少关注现货的上涨,而是径直走出下跌趋势。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今年的这种情况呢?
首先,期货市场预期的提前和期现的不同关注点导致了季节性分化。季节性进入7月至8月特别是8月以后,期现由于关注点迥异导致走势明显分化。现货价格从7月到8月的上涨几乎是确定的,不确定的上涨的力度与节奏,现货开始得越早,上涨的力度就越大。对于期货而言,就是预期差越大,对盘面的利多影响就越大。7月下旬至8月,现货市场的上涨节奏已基本上体现。虽然现货尚未完成最后的上涨,但市场对当年旺季的高点已有基本预期,这导致预期欠佳。因此,期货开始转向下一个逻辑,即节后下跌的逻辑。由于鸡蛋合约的交割设计,9月合约通常是节后合约,反映节后价格下跌之后的现货价格,而期货由于提前预期,8月份就开始走9月份的下跌行情。就现货而言,8月末左右达到了季节性高点。随着中秋节等商品准备工作的逐步结束,现货的下降几乎是必然的。不确定的是每年的下降幅度。然而,从历史上看,从节前高点到节后低点的平均值跌幅超过1元/斤,这是期货对应目标价格的锚定。由此可见,现货的季节性规律过于相同,导致期货必须提前响应,这决定了期现在7-8月的趋势分化,其动机的逻辑是预期差的变化。
其次,今年前期期货预期打得太多。众所周知,今年蛋鸡存栏偏低,由于去年蛋价低迷,养殖端持续亏损,补栏积极性不高,而且淘鸡出栏明显增加,导致存栏持续下滑,并创下多年来最低水平,因此市场资金极为看好今年的蛋价,从去年底开始现货和盘面鸡蛋出现反转,中途加上疫情的影响,资金提前抢跑的动作十分明显,这就导致了蛋价在淡季不淡,盘面各合约纷纷创出历史新高(剔除今年裸蛋交割因素的话则更高),远期升水过高,预期打的太足甚至是过头。交割日之前的期望值过足,临近交割时却发现交割点往往没有达到预期,多头接货意愿低,是因为从做多的资金属性上看,大多是跟风的买盘,真正愿意接货的资金少之又少,投机多头在接近交割前的退出,是导致从JD2106开始各合约在交割前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这也导致今年09等旺季合约提前见顶。08合约在今年二月底达到最高5320元/500千克,09的最高点也是在今年3月下旬就已经达到,为5110元/500千克,二者都不是在通常的7-8月见顶。
最后,今年旺季现货涨幅低于预期是最直接的原因,7月初现货资金迟迟不启动,09合约也从那时开始正式挤升。目前河北主产区现货价格并未突破5元/斤,与市场预期的5.5元/斤的高位相去甚远,这直接导致了盘面9月的提前下跌和后来的崩溃走势。现货走势的不及预期与高预期下的延淘有关,现货市场对旺季的一致看多,导致存栏去化不尽如人意,惜淘延淘现象十分普遍,加上青年鸡开产,存栏结构得到优化,增加了现货压力。更重要的是消费的下滑,今年以来蛋价高位持续时间较长,而猪肉、蔬菜等替代品较为便宜,加之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能力减弱,导致市场对过高蛋价的接受度不高,从而影响到7-8月7-8月的涨幅。
综合来看,因期现季节性分化,期货预期过多,加上今年现货升势不及预期,导致近期蛋价明显弱于现货,近月合约走出空头趋势,目前未止跌。这种做法所反映的基本逻辑是:过于一致的结论常常难以兑现,而且很容易被打破,作为周期逻辑转换极快的品种,蛋鸡从补栏到产蛋周期极短,中途还会有延淘、换羽等干扰,所以鸡蛋投资最需要的是一句股市里的真理:人多的地方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