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猪价犹如“过山车”,养猪玩的就是心跳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2-02-07

 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猪周期以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让生猪养殖公司玩起了心跳的游戏。2020年-2021年,生猪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过山车”。生猪行情看好,碧桂园、万科等地产大佬,以及互联网圈的网易、阿里、京东看到了养猪的“高光面”,纷纷表示要跨界养猪,甚至连投行圈的高盛也盯着这锅“油水”,成了“猪队友”。2021年遭遇猪周期低迷期,别说这些“猪队友”没有了声音,传统养猪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出现了一边倒的行业性亏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整个行业深陷“寒冬”?2022年,生猪养殖业能否迎来“暖春”?

不利行情叠加饲料涨价,生猪养殖全行业亏损

分季度来看,一季度,牧原、正邦、温氏、新希望、大北农等生猪养殖头部企业均实现了盈利;二季度,大部分上市猪企开始亏损,即便是当季盈利的牧原,6月份也出现了单月亏损;三四季度则全行业亏损,无一幸免。

分析各大上市养殖企业的亏损原因,生猪价格断崖式下跌是主要原因,猪周期下行压力着实让养猪人心跳加速。截至2021年12月29日,全国生猪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6.32元/公斤,和当年年初相比,猪价下滑20.74元/公斤,降幅达到了55%。年内最高点为1月4日的37.12元/公斤,最低点为10月8日的10.54元/公斤。而纵观整个2021年,生猪价格整体处于下跌通道,期间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出现过一次短暂的反弹行情,但跌速和跌幅都超出了行业预期,反弹的“小浪花”完全被跌价“大风暴”吞没。

温氏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表示,大幅预亏的原因还有持续推进种猪优化、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等。不过,温氏没有公布淘汰低效母猪的数量,而正邦科技则表示,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公司淘汰了85万低效母猪,大大提高了种猪群质量,提高了繁殖性能,降低仔猪成本,“随着2020年大量引进国外进口优质种猪和优势基因,正邦科技投入了大量的科技力量,积极开展分子育种、基因育种,种群效能已经逐渐显现,核心育种场高效种猪单胎总产仔31头高产,产仔率、健仔率大幅上升,不需要外购猪苗育肥”。

另外,说说饲料。2021年国内玉米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今年1-2月涨到近3000元/吨,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豆粕涨破4000元/吨,部分地区报价高达4670元/吨。原料的不断攀升,饲料价格也水涨船高,同比上涨了1000元/吨。不断上调的饲料价格也增加了养殖户养猪成本压力,尤其是在猪价下行期,加剧了养殖户的亏损程度。不过,养殖头部企业都有自己的饲料厂,也就是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以正邦科技为例,在第四届进博会上,正邦与美国ADM公司签订了饲料原料国际采购合同,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同时正邦科技的饲料厂几乎都建在养殖场周边,运输成本得以下降。

利好消息接踵而至,5月份或迎“猪周期”拐点

2022年,“猪周期”拐点能否到来?什么时候到来?业界研究生猪价格,主要参考两个重要指标: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据农业农村部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产能回到合理水平。根据生猪生长周期,对应的生猪出栏高峰为2022年的三四月份,因此业界普遍看空这一阶段的行情,这也符合猪周期“行业亏损15个月,盈利31个月”的特点。

于是同时,各大养殖头部企业2021年纷纷加快了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步伐,降本增效有望进一步凸显。“养猪一哥”牧原股份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通过猪舍硬件设施改造、智能装备研发使用来提升猪舍环境质量,以降低成本。正邦科技表示进一步降低饲养成本,如用小麦替代部分玉米;二是加强养殖管理,开发App,投入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还有一个利好消息是,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2022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称,2022年1月1日起,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供需情况变化,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范围内,提高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其中,对猪肉等取消进口暂定税率从8%提升到12%。及时调整税率有利于合理利用国际市场保障国内猪肉供应、稳定猪价。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进口猪肉数量达439万吨,2021年随着国内生猪供应的增加,进口猪肉需求量逐步减少,九十月份月进口量仅20万吨左右。预计2022年进口量将继续减少。

综合以上利好消息来看,2022年势必迎来新一波的上涨行情,“猪周期”拐点可能就在五月份。需要警惕的是,疫情防控依然是影响生猪价格的重要因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