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寒冬”腹背受敌 猪价扭转仍靠供需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2-03-29
饲料价格对生猪养殖利润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在生猪饲料生产中,蛋白饲料主要靠豆粕提供,占比高达25%;主要由玉米提供,占比高达65%。近期,受南美大豆产区干旱以及俄乌局势的影响,国内外豆粕和玉米价格高企,使得生猪饲料价格急剧上涨,生猪养殖成本直线上升。
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粮食和饲料价格节节抬升。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玉米现货平均价为2832.55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97.84元/吨,涨幅3.5%;43%蛋白豆粕现货平均价为5126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1552元/吨,涨幅高达43.4%。与此同时,因需求不振,生猪价格稳步低走,养猪企业再度陷入亏损泥淖。展望后市,短期国内豆粕、玉米价格仍将高企,猪饲料费用难以下降。
目前,生猪销售价格较2021年9月底略高,但是在底部振荡的时间更长。同时,饲料成本大幅提升:市场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较今年年初上涨5%,到15%,其中作为饲料主要蛋白原料的豆粕价格涨幅更是达到40%。生猪价格处于周期底部,饲料价格却持续上行,养殖“寒冬”腹背受敌。
01猪粮大概率维持高企状态
俄乌冲突以及国际玉米价格大涨,将大概率导致我国玉米以及高粱、大麦、玉米粉等相关产品进口量下降,国内小麦价格大幅走高,使得小麦替代玉米基本不可能。
乌克兰是全球玉米重要的出口国之一,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排全球第四位,占比15%以上。俄乌冲突持续将使得乌克兰的玉米新季播种受到严重影响。乌克兰农业部长表示,该国春季作物或只能播种50%,其中玉米播种面积约为330公顷,低于去年的540万公顷。
在饲料需求以及深加工需求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失去了进口玉米及相关产品补充以及小麦替代,国内玉米价格较难出现去年同期因供应过剩而大幅走低的情况。
我国的豆粕供应主要依赖进口大豆压榨,外盘豆类价格大幅走高,直接引领国内进口大豆和豆粕价格大幅上升。另外,随着我国进口玉米数量增加,国内外玉米市场联动性增强,特别是乌克兰是我国玉米重要来源国,俄乌冲突将使得后期进口玉米数量趋于减少,从而使国内玉米供应转向紧张。
此外,饲料厂的豆粕库存同样偏低。截至3月25日当周,国内饲料企业豆粕库存天数(物理库存天数)为7.78天,较上一周减少0.02天,减幅为0.26%。饲料厂或预期豆粕难跌,抓紧补库操作,近期采购力度有所加大。
目前,因豆粕现货价格涨至5000元/吨以上的历史新高,猪场养殖利润不佳,部分大型企业大幅调低豆粕用量,甚至调低到5%左右,使用杂粕、玉米蛋白粉等替代,但是豆粕价格上涨也带动了相关粕类价格走高,小麦、玉米价格上涨同样能够提振稻谷等可以作为的粮食品种价格走高。因此,在俄乌冲突结束前,在国内油料供应恢复前,国内豆粕、玉米价格很难有大幅回调,猪饲料价格有望继续高企。
02生猪产能去化节奏将加快
在养殖成本上行、生猪价格下行的前后夹击下,养殖端再次陷入深度亏损状态。据统计,3月25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2.3元/公斤,全国最低价在黑龙江地区为11.04元/公斤,全国最高价在浙江地区为13.32元/公斤。按照调研的养殖成本16.5元/公斤、出栏体重120公斤、生猪出栏价12元/公斤计算,出栏1头肥猪亏损高达540元,其亏损幅度远超历次猪周期最大亏损300元/头。
相关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21年6月高点的4564万头,降至2022年1月的4290万头,但是仍高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4.6%。此外,虽然能繁母猪存栏绝对量持续下降,但是2021全年二元生猪和三元生猪比约为6∶4,今年母猪全部按照二元生猪推算(三元PSY/二元PSY=14/21),生产性能将至少提升12%。因此,2021年下半年能繁母猪量减质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去产能阶段。
今年,俄乌冲突推动养殖成本居高不下,新冠疫情拖累终端消费萎靡不振,养殖端再次进入深度亏损状态,在全球粮食价格水涨船高的背景下,预计深度亏损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而推动行业进入去产能的实质阶段。
在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下,第二季度生猪养殖端去产能速度有望加快。如果去产能进入高潮,淘汰母猪供给充斥市场仍将对短期现货价格形成一定压力。然而,在猪粮比持续下行的压力下,国家持续收储将限制短期生猪价格下跌空间,生猪价格下方支撑或在11—12元/公斤。
随着产能持续去化,预计第三季度养殖端边际供给压力将逐渐下降,生猪价格或回归至16—17元/公斤的养殖成本线上下波动。第四季度在季节性消费回暖的支撑下,生猪价格有望逐步走高,预期上涨高度在养殖成本上略有盈利的水平(18—19元/公斤),但是仍需警惕屠宰场分割入库以及进口冻肉库存对第四季度生猪价格反弹高度的压力。
03供应过剩依旧是主要逻辑
在供应端,一是生猪产能释放仍处在高位。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的通知要求,“十四五”期间,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按照生猪养殖周期推算,能繁母猪存栏对应10个月后的生猪产能,2021年6月能繁母猪存栏达到最高峰,对应生猪产能是2022年4—5月,预计第二季度生猪产能依然会处于高位。
二是猪肉进口量下降。据统计,截至2月,我国猪肉及杂碎累计进口28万吨。其中,1月进口15万吨,环比减少11.76%,同比减少60.53%;2月进口13万吨,环比减少13.33%,同比减少59.37%。2020年、2021年我国猪肉及杂碎进口分别为438万吨、371万吨。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2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2022年起对猪肉取消暂定税率,恢复执行最惠国税率。进口猪肉关税将从8%恢复到12%,叠加国内生猪产能恢复,国内生猪价格不断下行,分体肉内外价差缩小,预计2022年猪肉进口量大幅下降,总体进口量或低于250万吨。
三是经济效益驱动生猪出栏均重下降。受生猪价格下滑以及饲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猪料比价持续下跌,截至3月16日当周,全国猪料比价为3.51,环比下降3.31%。养殖端对后市信心不足,积极出栏,生猪出栏平均体重继续下滑。上周全国平均出栏体重为117.34公斤,周均重下降0.20%,月涨幅0.34%,同比降低10.73%。生猪价格下行叠加饲料成本抬升限制生猪增重,预期近期生猪均重仍将小幅下滑。
在需求端,虽然3月生猪屠宰量较2月有所增加,但是收储带来的宰量增加影响逐渐转弱。同时,新冠疫情导致市场备货情况也基本已过高峰期,毛猪和白条猪的价差收窄,鲜销暂无好转,终端白条猪走货平平,消费再上量略有难度,对生猪宰量难有大的拉升作用,预计近期生猪宰量变动幅度不大。此外,从猪肉的季节性消费来看,第二季度市场依旧处于需求淡季,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消费将逐渐好转。
长期来看,饲料原料和生猪价格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生猪供过于求时,饲料需求较好,价格居于相对高位;生猪价格较好时,饲料需求较弱。这也侧面证明成本无法直接通过生猪向下游传导。成本提升导致养殖企业亏损深度加剧,从而驱动养殖企业收缩产能,才能从长期减少供给,使得供需重新平衡。
综合以上分析,从短期来看,第二季度生猪产能仍处于释放周期,并属于季节性需求淡季,同时受饲料成本抬升、收储等因素的影响,生猪价格或在低位振荡。从中长期来看,下半年受母猪产能去化的影响,供应压力较今年上半年有所下降,并且需求逐渐进入旺季,供需关系相较于上半年双向趋紧,中期生猪价格或振荡走强。
来源:期货日报、格林大华期货、金期投资、徽商期货、中信建投期货
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粮食和饲料价格节节抬升。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玉米现货平均价为2832.55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97.84元/吨,涨幅3.5%;43%蛋白豆粕现货平均价为5126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1552元/吨,涨幅高达43.4%。与此同时,因需求不振,生猪价格稳步低走,养猪企业再度陷入亏损泥淖。展望后市,短期国内豆粕、玉米价格仍将高企,猪饲料费用难以下降。
目前,生猪销售价格较2021年9月底略高,但是在底部振荡的时间更长。同时,饲料成本大幅提升:市场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较今年年初上涨5%,到15%,其中作为饲料主要蛋白原料的豆粕价格涨幅更是达到40%。生猪价格处于周期底部,饲料价格却持续上行,养殖“寒冬”腹背受敌。
01猪粮大概率维持高企状态
俄乌冲突以及国际玉米价格大涨,将大概率导致我国玉米以及高粱、大麦、玉米粉等相关产品进口量下降,国内小麦价格大幅走高,使得小麦替代玉米基本不可能。
乌克兰是全球玉米重要的出口国之一,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排全球第四位,占比15%以上。俄乌冲突持续将使得乌克兰的玉米新季播种受到严重影响。乌克兰农业部长表示,该国春季作物或只能播种50%,其中玉米播种面积约为330公顷,低于去年的540万公顷。
在饲料需求以及深加工需求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失去了进口玉米及相关产品补充以及小麦替代,国内玉米价格较难出现去年同期因供应过剩而大幅走低的情况。
我国的豆粕供应主要依赖进口大豆压榨,外盘豆类价格大幅走高,直接引领国内进口大豆和豆粕价格大幅上升。另外,随着我国进口玉米数量增加,国内外玉米市场联动性增强,特别是乌克兰是我国玉米重要来源国,俄乌冲突将使得后期进口玉米数量趋于减少,从而使国内玉米供应转向紧张。
此外,饲料厂的豆粕库存同样偏低。截至3月25日当周,国内饲料企业豆粕库存天数(物理库存天数)为7.78天,较上一周减少0.02天,减幅为0.26%。饲料厂或预期豆粕难跌,抓紧补库操作,近期采购力度有所加大。
目前,因豆粕现货价格涨至5000元/吨以上的历史新高,猪场养殖利润不佳,部分大型企业大幅调低豆粕用量,甚至调低到5%左右,使用杂粕、玉米蛋白粉等替代,但是豆粕价格上涨也带动了相关粕类价格走高,小麦、玉米价格上涨同样能够提振稻谷等可以作为的粮食品种价格走高。因此,在俄乌冲突结束前,在国内油料供应恢复前,国内豆粕、玉米价格很难有大幅回调,猪饲料价格有望继续高企。
02生猪产能去化节奏将加快
在养殖成本上行、生猪价格下行的前后夹击下,养殖端再次陷入深度亏损状态。据统计,3月25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2.3元/公斤,全国最低价在黑龙江地区为11.04元/公斤,全国最高价在浙江地区为13.32元/公斤。按照调研的养殖成本16.5元/公斤、出栏体重120公斤、生猪出栏价12元/公斤计算,出栏1头肥猪亏损高达540元,其亏损幅度远超历次猪周期最大亏损300元/头。
相关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21年6月高点的4564万头,降至2022年1月的4290万头,但是仍高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4.6%。此外,虽然能繁母猪存栏绝对量持续下降,但是2021全年二元生猪和三元生猪比约为6∶4,今年母猪全部按照二元生猪推算(三元PSY/二元PSY=14/21),生产性能将至少提升12%。因此,2021年下半年能繁母猪量减质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去产能阶段。
今年,俄乌冲突推动养殖成本居高不下,新冠疫情拖累终端消费萎靡不振,养殖端再次进入深度亏损状态,在全球粮食价格水涨船高的背景下,预计深度亏损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而推动行业进入去产能的实质阶段。
在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下,第二季度生猪养殖端去产能速度有望加快。如果去产能进入高潮,淘汰母猪供给充斥市场仍将对短期现货价格形成一定压力。然而,在猪粮比持续下行的压力下,国家持续收储将限制短期生猪价格下跌空间,生猪价格下方支撑或在11—12元/公斤。
随着产能持续去化,预计第三季度养殖端边际供给压力将逐渐下降,生猪价格或回归至16—17元/公斤的养殖成本线上下波动。第四季度在季节性消费回暖的支撑下,生猪价格有望逐步走高,预期上涨高度在养殖成本上略有盈利的水平(18—19元/公斤),但是仍需警惕屠宰场分割入库以及进口冻肉库存对第四季度生猪价格反弹高度的压力。
03供应过剩依旧是主要逻辑
在供应端,一是生猪产能释放仍处在高位。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的通知要求,“十四五”期间,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按照生猪养殖周期推算,能繁母猪存栏对应10个月后的生猪产能,2021年6月能繁母猪存栏达到最高峰,对应生猪产能是2022年4—5月,预计第二季度生猪产能依然会处于高位。
二是猪肉进口量下降。据统计,截至2月,我国猪肉及杂碎累计进口28万吨。其中,1月进口15万吨,环比减少11.76%,同比减少60.53%;2月进口13万吨,环比减少13.33%,同比减少59.37%。2020年、2021年我国猪肉及杂碎进口分别为438万吨、371万吨。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2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2022年起对猪肉取消暂定税率,恢复执行最惠国税率。进口猪肉关税将从8%恢复到12%,叠加国内生猪产能恢复,国内生猪价格不断下行,分体肉内外价差缩小,预计2022年猪肉进口量大幅下降,总体进口量或低于250万吨。
三是经济效益驱动生猪出栏均重下降。受生猪价格下滑以及饲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猪料比价持续下跌,截至3月16日当周,全国猪料比价为3.51,环比下降3.31%。养殖端对后市信心不足,积极出栏,生猪出栏平均体重继续下滑。上周全国平均出栏体重为117.34公斤,周均重下降0.20%,月涨幅0.34%,同比降低10.73%。生猪价格下行叠加饲料成本抬升限制生猪增重,预期近期生猪均重仍将小幅下滑。
在需求端,虽然3月生猪屠宰量较2月有所增加,但是收储带来的宰量增加影响逐渐转弱。同时,新冠疫情导致市场备货情况也基本已过高峰期,毛猪和白条猪的价差收窄,鲜销暂无好转,终端白条猪走货平平,消费再上量略有难度,对生猪宰量难有大的拉升作用,预计近期生猪宰量变动幅度不大。此外,从猪肉的季节性消费来看,第二季度市场依旧处于需求淡季,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消费将逐渐好转。
长期来看,饲料原料和生猪价格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生猪供过于求时,饲料需求较好,价格居于相对高位;生猪价格较好时,饲料需求较弱。这也侧面证明成本无法直接通过生猪向下游传导。成本提升导致养殖企业亏损深度加剧,从而驱动养殖企业收缩产能,才能从长期减少供给,使得供需重新平衡。
综合以上分析,从短期来看,第二季度生猪产能仍处于释放周期,并属于季节性需求淡季,同时受饲料成本抬升、收储等因素的影响,生猪价格或在低位振荡。从中长期来看,下半年受母猪产能去化的影响,供应压力较今年上半年有所下降,并且需求逐渐进入旺季,供需关系相较于上半年双向趋紧,中期生猪价格或振荡走强。
来源:期货日报、格林大华期货、金期投资、徽商期货、中信建投期货
下一篇 | 暂无
一周热点
- 2022-03-282021年四季度农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 2022-03-25李克强考察农业农村部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 2022-03-16关于自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单位、理事候选人的通知
- 2022-03-15关于延期举办2022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的通知
- 2022-03-152022年1—2月份全国饲料生产形势
- 2022-03-10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生猪等畜禽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通知
- 2022-03-09俄罗斯港口货运受阻 小麦出口格局或生变
- 2022-02-28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发非瘟疫情!泰国母猪损失60%
- 2022-01-24美国大豆出口上周对中国装运125万吨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