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饲料原料太“疯狂”!豆粕涨价将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04-02
“今年的饲料原料太‘疯狂’了。”广东一家中型饲料企业负责人赵清远(化名)感慨。深耕饲料行业多年的他,也经历过豆粕、玉米这些饲料原料的价格起伏,但是像这种开年还不到3个月,就受原料价格短时间内大幅上涨的影响,而引发饲料价格上调至少三次的现象,也实属“活久见”。
今年以来,国内饲料行业有过三次价格普调,累计涨幅达每吨200元,各家饲料企业都会选择跟随。然而,这仍然无法抵消每吨350~400元的成本涨幅。于是,从3月下旬开始,部分饲料企业再度上调饲料出厂价格,每吨涨幅80~100元。
之所以没有普遍上调,赵清远解释称,这主要是饲料行业考虑到当前下游养殖行业深度亏损,如果饲料价格继续上调,很可能导致养殖企业无法支撑,从而选择退出,进而最终影响饲料厂后期需求。不过,这种选择也只能是暂时的,目前生产饲料本就已经赔本,如果豆粕、玉米再度上涨,饲料企业也难以承受。
饲料原料的价格飙升,也将带来一连串连锁反应,包括豆粕若持续维持当前价格,其需求将出现显著减少,今年大豆进口需求也势必进一步下降;饲料价格暴涨,畜禽肉类价格走低,养殖业规模势必收缩等。
赵清远称,2021年12月,每吨豆粕到厂价格才3300元,最高达到过3800元,适当压缩一下其它开支,企业还能保证有点利润。然而,进入2022年,豆粕期货、现货价格多次刷出历史新高。目前,豆粕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达到每吨4200元左右,相比今年年初每吨上涨了1000元,涨幅超过30%;在现货市场,每吨豆粕的价格虽然有小幅回落,但依然在5000元左右,相比年初涨幅超过50%。
截至3月30日,广东豆粕现货价格每吨4900元,全国每吨5000元,河南每吨5050元。玉米价格,辽宁每吨2780元,广东每吨2890元,从产区辽宁运输到销区广东仍然小幅亏损。
由于赵清远所在公司主要生产肉禽饲料和猪饲料,前者需要添加19%豆粕,后者需要添加20%,据其核算,仅仅是豆粕价格上涨,每吨饲料成本就比原先增加350元。
2022年2月底,国际局势动荡。在过去1个多月一直比较稳定的玉米价格也开始上涨,涨幅达到每吨50~80元。作为玉米的替代作物,大麦、高粱也连带着每吨上涨了80~100元。
饲料出厂价格经过连续三次上调,赵清远所在公司在2月份的时候,产品销售量还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但毛利润已经快速下降。进入3月份,产品销售量出现下降的同时,公司已经开始亏损。
之所以销量下滑,赵清远称,主要是养殖户考虑到现金流压力较大,一些养殖水平不高的散养户已经主动放弃,不再赊销饲料。当然,饲料企业的日子不好过,“有几个饲料厂能长时间承受每吨亏损一两百元?”
成本上涨之下,甚至有企业生产掺假饲料。3月21日,四川省资阳市市场监管局公布在“春雷行动2022”执法行动中查处的典型案例,就涉及一家饲料加工公司无标生产饲料。
3月23日,湖北省饲料行业协会也发布了倡议书,呼吁行业杜绝假冒伪劣,保证产品质量。严禁借降本增效之口,在生产时偷工减料、随意减少或不使用优质蛋白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严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扰乱市场秩序等。
布瑞克咨询研究员沈洋表示,从需求侧来看,生猪产能历经2020年至2021年的持续恢复,产能已经处于高位;禽类虽然从2021年进入缓慢去产能阶段,但产能仍处于高位。
从供给侧来看,经历2016~2020年的连续去库存,玉米库存已经偏紧,即使2021年大量进口玉米、大麦、高粱,且有大量小麦替代,但也只是稳住玉米库存不再进一步下降。整体来看,玉米库存仍处于近10年低位。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表示,造成国内豆粕价格上涨,从外部因素来讲,跟国际市场上大豆供应收紧有关。
他解释称,豆粕由大豆原料压榨而成,虽然豆粕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压榨生产,直接进口比例微乎其微,但是大豆超过九成需要从国外进口,甚至压榨的菜籽也有较大比例需要进口。中国有超过60%的大豆进口自巴西和阿根廷。然而,从去年10月以来,受拉尼娜现象带来的干旱影响,南美国家的大豆产能普遍预期下降。
沈洋提到,巴西预期大豆减产,再加上国内货币强势升值,巴西农民销售前期大豆的意愿不足,导致2月国内大豆到港量仅500万吨左右,加重国内豆粕供应压力。
此外,由于俄罗斯、乌克兰两国都是农业出口大国,黑海地区粮食出口受阻,而中国进口的玉米、大麦超过两成来自乌克兰,市场担心进口受影响。国际局势的动荡导致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许多国家都出台政策,限制谷物出口。与此同时,进入4月,北半球春播和南半球夏播将陆续开展,俄罗斯、白俄罗斯作为全球主要化肥出口国,化肥出口不顺,全球化肥价格飙升,进而引发全球对新年度粮食谷物产量的担忧,支撑全球粮价维持高位。
当前,饲料企业虽然能通过提高饲料出厂价格向下传导,但涨幅小于饲料成本增幅,对其来说,压力不可谓不大。
沈洋称,饲料厂压力固然很大,但也只是损失毛利润或者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如果销售饲料能够回款正常的话,其现金流并未受到影响。然而,下游养殖行业持续亏损,在需求减少的同时,饲料款赊欠情况不断增加,加重了饲料企业的经营难度,行业出现亏损。
目前,虽然有部分企业处于“躺平”状态,但也有企业积极寻找低价原料。据广东贸易商反馈,从今年2月末开始,广东省多家饲料企业及贸易商加大干木薯进口量,用于替代玉米。2月末,进口干木薯较玉米每吨低500~600元,到3月仍比玉米每吨低400~450元。
饲料原料的价格飙升,也将带来一连串连锁反应,包括豆粕若持续维持当前价格,其需求将出现显著减少,今年大豆进口需求也势必进一步下降;饲料价格暴涨,畜禽肉类价格走低,养殖业规模势必收缩等。
01
原料价格接连上涨
在饲料中,豆粕、玉米是主要成分,豆粕占饲料蛋白的60%以上,二者的价格变动,直接决定饲料企业的利润。赵清远称,2021年12月,每吨豆粕到厂价格才3300元,最高达到过3800元,适当压缩一下其它开支,企业还能保证有点利润。然而,进入2022年,豆粕期货、现货价格多次刷出历史新高。目前,豆粕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达到每吨4200元左右,相比今年年初每吨上涨了1000元,涨幅超过30%;在现货市场,每吨豆粕的价格虽然有小幅回落,但依然在5000元左右,相比年初涨幅超过50%。
截至3月30日,广东豆粕现货价格每吨4900元,全国每吨5000元,河南每吨5050元。玉米价格,辽宁每吨2780元,广东每吨2890元,从产区辽宁运输到销区广东仍然小幅亏损。
由于赵清远所在公司主要生产肉禽饲料和猪饲料,前者需要添加19%豆粕,后者需要添加20%,据其核算,仅仅是豆粕价格上涨,每吨饲料成本就比原先增加350元。
2022年2月底,国际局势动荡。在过去1个多月一直比较稳定的玉米价格也开始上涨,涨幅达到每吨50~80元。作为玉米的替代作物,大麦、高粱也连带着每吨上涨了80~100元。
饲料出厂价格经过连续三次上调,赵清远所在公司在2月份的时候,产品销售量还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但毛利润已经快速下降。进入3月份,产品销售量出现下降的同时,公司已经开始亏损。
之所以销量下滑,赵清远称,主要是养殖户考虑到现金流压力较大,一些养殖水平不高的散养户已经主动放弃,不再赊销饲料。当然,饲料企业的日子不好过,“有几个饲料厂能长时间承受每吨亏损一两百元?”
成本上涨之下,甚至有企业生产掺假饲料。3月21日,四川省资阳市市场监管局公布在“春雷行动2022”执法行动中查处的典型案例,就涉及一家饲料加工公司无标生产饲料。
3月23日,湖北省饲料行业协会也发布了倡议书,呼吁行业杜绝假冒伪劣,保证产品质量。严禁借降本增效之口,在生产时偷工减料、随意减少或不使用优质蛋白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严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扰乱市场秩序等。
02
原料价格飙升背后
饲料原料的价格飙升,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既有历史因素,也有国内外因素。布瑞克咨询研究员沈洋表示,从需求侧来看,生猪产能历经2020年至2021年的持续恢复,产能已经处于高位;禽类虽然从2021年进入缓慢去产能阶段,但产能仍处于高位。
从供给侧来看,经历2016~2020年的连续去库存,玉米库存已经偏紧,即使2021年大量进口玉米、大麦、高粱,且有大量小麦替代,但也只是稳住玉米库存不再进一步下降。整体来看,玉米库存仍处于近10年低位。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表示,造成国内豆粕价格上涨,从外部因素来讲,跟国际市场上大豆供应收紧有关。
他解释称,豆粕由大豆原料压榨而成,虽然豆粕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压榨生产,直接进口比例微乎其微,但是大豆超过九成需要从国外进口,甚至压榨的菜籽也有较大比例需要进口。中国有超过60%的大豆进口自巴西和阿根廷。然而,从去年10月以来,受拉尼娜现象带来的干旱影响,南美国家的大豆产能普遍预期下降。
沈洋提到,巴西预期大豆减产,再加上国内货币强势升值,巴西农民销售前期大豆的意愿不足,导致2月国内大豆到港量仅500万吨左右,加重国内豆粕供应压力。
此外,由于俄罗斯、乌克兰两国都是农业出口大国,黑海地区粮食出口受阻,而中国进口的玉米、大麦超过两成来自乌克兰,市场担心进口受影响。国际局势的动荡导致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许多国家都出台政策,限制谷物出口。与此同时,进入4月,北半球春播和南半球夏播将陆续开展,俄罗斯、白俄罗斯作为全球主要化肥出口国,化肥出口不顺,全球化肥价格飙升,进而引发全球对新年度粮食谷物产量的担忧,支撑全球粮价维持高位。
当前,饲料企业虽然能通过提高饲料出厂价格向下传导,但涨幅小于饲料成本增幅,对其来说,压力不可谓不大。
沈洋称,饲料厂压力固然很大,但也只是损失毛利润或者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如果销售饲料能够回款正常的话,其现金流并未受到影响。然而,下游养殖行业持续亏损,在需求减少的同时,饲料款赊欠情况不断增加,加重了饲料企业的经营难度,行业出现亏损。
目前,虽然有部分企业处于“躺平”状态,但也有企业积极寻找低价原料。据广东贸易商反馈,从今年2月末开始,广东省多家饲料企业及贸易商加大干木薯进口量,用于替代玉米。2月末,进口干木薯较玉米每吨低500~600元,到3月仍比玉米每吨低400~450元。
03
原料价格强势下的连锁反应
饲料原料的价格强势,还将带来一连串反应。 比如,如果豆粕持续维持当前价格,豆粕需求将出现显著减少,2022年大豆进口需求也势必进一步下降。这将直接导致国内豆油产量下降。另外,作为豆粕的替代,干木薯等杂粮进口量预计会增加。 再有,由于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70%,饲料价格波动对养殖户的实际收益影响很大。 沈洋称,对于部分养殖企业来说,本身有着饲料加工业务,面对饲料成本大幅增加的压力,这些企业或养殖户以不饿死猪为底线,采用喂到“七八成饱”的饲养模式;或者在确保饲料基本指标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用麦麸、米糠、果渣等便宜原料予以补充,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考虑到饲料价格暴涨,畜禽肉类价格走低,养殖业规模势必收缩,行业人士分析,预计4月份将会出现一波畜禽恐慌性出栏,其直接诱因就是“没钱买饲料、赊账没人赊”。 沈洋称,只有阶段性去产能之后,畜禽价格才有可能阶段性反弹,但能否周期反转仍然有待观察。 另外,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后,厨余喂养模式被禁止,导致国内饲料需求大增。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够将厨余集中收集起来,然后高温杀菌处理用作饲料,也可以减少国内饲料谷物需求。 针对饲料粮对外依存度过高等情况,我国也已连续出台相关文件。 2021年3月发布的《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要求“降低料中玉米、豆粕占比”,旨在“适应大宗饲料原料供需趋紧的新形势,提升原料利用效率,立足国情构建新型日粮配方结构,加快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促进饲料粮保供稳市”。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再一次明确“推动精准配料、精准用料,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同时还提出“构建现代饲草产业体系”,因地制宜推行粮改饲,增加全株青贮玉米种植,提高苜蓿、燕麦草等紧缺饲草自给率,开发利用新饲草资源,推动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