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养猪大户”断料的背后是自繁自养与“农户+公司”的比较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07-28

曾经的江西“养猪大户”正邦科技,如今却逐渐走到了“悬崖”的边缘。

7月24日,一则名为“对代养户断料,导致生猪出现饿死”的新闻被多家媒体广泛传播。据媒体报道,由于受到资金链困扰,正邦科技对代养户已经“无料可供”,最终部分的代养户不得不对代养的生猪进行“断料”处理,进而导致了“猪吃猪”情况的发生。

而到了7月25日,正邦科技也作出回应称,受6月份猪价低迷及疫情因素影响,公司资金相对紧张,因物流配送与饲料厂的协调问题导致少部分区域出现了偶发性断料现象,该小范围的断料情况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已通过资源协调得到解决。

不过,虽然正邦科技将“锅”甩给了物流,但投资者却并不买账。截至7月25日收盘,正邦科技股价仍下跌6.66%,而其近10个交易日股价已经大跌超过了20%,最近两个月的涨幅几乎被全部抹去。

相似的一幕正在上演

对于正邦科技而言,“缺钱”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数据来看,截至今年的一季度,正邦科技的货币资金为30.73亿,看似数额并不少;不过,同样截至今年的一季度,其短期借款高达121.5亿,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为42.24亿,两者相加合计已经超过了160亿,很显然,目前正邦科技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也许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却总是惊人的相似。

时间拉回到4年前的2018年,当时的雏鹰农牧因为接连出现的利空导致资金链断裂,再加上非洲猪瘟的爆发,深陷困境的雏鹰农牧无力供应足够的饲料,导致生猪被活活“饿死”,一度引发热议。

后来,实在无力摆脱困境的雏鹰农牧,倒在了“最强猪周期”到来之前。2019年10月15日,雏鹰农牧正式被摘牌,曾经风光无限地“养猪第一股”就此落下帷幕。

再看如今的正邦科技,虽然猪没有被“活活饿死”,但和当时的雏鹰农牧相比,已经有了几分相似。

除了同样出现断料的情况之外,雏鹰农牧和正邦科技在经营模式上也非常相似。

当下,猪企的主流经营模式一般分为两种:以牧原股份为代表的“全流程、一体化”模式和以温氏股份为代表的“农户+公司”模式,而雏鹰农牧和正邦科技使用的都是后者“农户+公司”模式。

所谓的“农户+公司”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猪苗和饲料都是由公司提供,而代养户则负责场地、设施与人力,收取公司的代养费用,是一种比较明显的轻资产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非常明显,因为资产较轻,所以可以在猪价上行的时候实现快速扩张,达到快速扩大规模的效果;不过,这种模式的劣势也十分明显,除了较难把控养殖的成本之外,猪企还很难控制规模,这就导致了“猪价上涨时猪企大赚,但猪价下行时猪企巨亏”的情况出现。

而雏鹰农牧和正邦科技的衰败,其实都是因为在猪价上涨时盲目扩张所导致的。从种种迹象来看,曾经发生在雏鹰农牧身上的事情,如今都一一发生在了正邦科技的身上,这很难不让人联想:身处困境的正邦科技,又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雏鹰农牧?

猪价暴力踩踏背后

在上一轮猪周期中,因为非洲猪瘟对商品猪、种猪群伤害很大,去化程度也很惊人,让市场各方参与者对于猪价的高度和持续性保持非常乐观的预期。

不仅是行业内诸如正邦、新希望、牧原为首的集团性养殖企业大幅扩张,还包括中小型养猪企业、大中小养殖场以及散养农户均大幅扩张。当然,还包括行业外垂涎欲滴的投机资本想要捞快钱。

由于大批低能效能繁、高仔猪被哄抢、专业二次育肥爆发,本轮产能大跃进大幅提升了行业平均养殖成本,从15元左右飙升至至20元左右。然而,2021年二季度开始,冲破20元养殖成本线,产业开始深度亏损期,一直亏到今年6月末。

行业内诸如正邦出现了严重的财务问题,新希望也面临困境,出栏量被压减,养殖场与农户也损失惨重。但大型养殖集团唯有牧原还在按照自己的经营节奏在逆势扩张,去年是4026万头,今年出栏规划为5000~5600万头。牧原吃掉的市场份额,就是其他参与者的丢掉的或被迫退出的。

为什么牧原能够一步步做大,且成本控制比行业平均要好不少?最主要的逻辑在于自繁自养的商业模式——有自己独特的育种体系、饲料体系、一体化养殖体系、猪瘟防御体系等等。

人们都说养猪不难,养猪门槛很低。但是低成本养猪的门槛很高,大规模低成本养猪的门槛非常高,大规模低成本养猪还想快速扩张的,门槛高出天际。

这从上轮猪周期已经看出端倪。一方面,养猪是传统行业,存在规模化不经济的魔咒,想要快速扩张,且低成本养猪就需要工业化养殖。要达到这种状态,就需要有自己的育种体系、自繁自养的重资产养殖模式等,这对于很多企业和农户门槛太高。

其次,养猪投资非常巨大,且不确定性很强,容易大亏——大起大落的猪周期,时而大赚时而巨亏导致资本不敢轻易进入。这次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训,即便当前猪周期反转了,行业外资本纷纷杀入扩产能的情况几乎看不到了。

另外,低成本工业化养猪需要大量的技术储备,包括猪舍、种猪、饲料、智能化等方面。这没有长时间的行业积累,是完不成的。

可见,大规模工业化养猪,门槛非常之高。即便是行业内的大玩家,诸如温氏、新希望也几乎不可能跨越转型过来。因为它们选择了“公司+农户”模式,想要切换牧原的养殖模式,除非彻底清栏,从零开始。但资金量不允许,技术不允许,时间也不等人。

要知道,养猪这个行业规模很大。生猪上游(饲料、兽药、种养结合)、中游(养殖)、下游(屠宰、食品),模糊估算整个猪肉产业链为3万亿市值,而生猪养殖环节占全行业的45%,约为1.4万亿元产值。

行业规模超大,赢家并不多,输家却可以很多。

过度投资留下的后遗症

上半年累计亏损上百亿元的猪企下半年会怎样?

“下半年生猪销售市场会比之前好些,触底反弹态势明显,但是由于当前的需求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猪企能否扭亏还很难说。”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一方面从猪周期的角度来看,当前是猪周期的低价状态,不少企业还没有触底反弹的时间,所以依然会有比较大的市场压力。另一方面,在上一轮猪周期过程中,大部分比较大的猪肉生产企业都有大规模扩张产能的举动,反映在当下就是平均成本上升,猪肉企业的整体成本价格都处于较高的位置。

同样,黄大智也表示,随着成本端价格回落、猪肉价格上涨以及餐饮门店恢复正常经营,下半年各大猪企的经营状况大概率会有一定的改善,不过在收入端和成本端依旧存在不确定性。比如疫情影响的不确定因素、餐饮需求的萎缩短时间未必可以恢复,国际政治等也可能导致玉米、豆粕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目前猪肉价格确有探底回升的趋势,但猪肉作为民生必选消费品,一旦价格出现快速上升,一般都会引起监管的调节。”黄大智表示。

关于未来猪肉价格走势,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称,“目前,生猪产能总体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前期压栏大猪会陆续出栏,有利于增加猪肉供给。加之相关部门加强市场调控,稳定供求关系,将促进价格平稳运行”。此外,7月13日,农业农村部在河北省沧州市召开生猪生产座谈会也认为,“6月底和7月初生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近期震荡趋稳,但由于能繁母猪产能充足,后期不具备持续大幅度上涨的基础条件”。

在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看来,猪企陷大面积亏损主要是前期过度投资、产能超出历史较高水平,与此同时,经济下行、消费能力下降也使生猪销售价格低迷。未来,各大猪企应降低成本,按照双碳目标要求,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更大收益。充分利用现代市场工具,锁定成本利润率,稳定企业经营。

对于未来改善业绩的举措,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将降低成本作为公司重要的经营目标,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生猪价格短期内可能受到市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剧烈波动。长期来看,生猪市场价格由生猪供给和需求决定。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的生猪价格会高于上半年。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梳理管理问题并强化一线生产的技术标准、措施的执行与落地;实施更加严格的管理考核,提升人员能力,优化人岗匹配程度,实现管理优化,努力实现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

来源:北京商报、侃见财经、格隆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