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草原“四库”功能建设,保障生态安全和饲料粮安全
依据《草原法》规定,我国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其中天然草原包括草场、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在实际应用中,草原和草地是同义词。20世纪90年代,我国草原面积近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40%)。但长期以来,非理性地掠夺草地资源,如农业开垦和挖矿、草原植树以及超载过牧等,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时,草原或草地仅剩39.68亿亩,其中天然牧草地31.98亿亩、人工牧草地870.97万亩、其他草地7.62亿亩,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等6个省份;原10亿亩南方草山草坡已不到5000万亩。近20年来,针对大面积草原退化,我国先后实施了天然草原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多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2021年3月,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草原生态保护相关的政策制度。有赖于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和政策的顺利实施,目前草原保护已取得初步成效,植被覆盖度、草地生产力及生物多样性得到一定恢复。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从2011年的49%增长到2023年的50.32%;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0亿吨以上;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比2011年下降了17.8%;13个草原省区的牛羊肉产量比2011年分别增加10%和21%,草原生产和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但是,草原作为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生态状况的改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草原生态建设需要兼顾牧民生产和生活,需要运用系统理论,对草原土壤、饲草和作物、家畜、水和环境等进行统筹治理。着重应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草原生态系统脆弱,生产与生态协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高寒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长期以来,天然草原一直得不到休养生息,处于“强利用、低投入”的状态,草原退化严重、“四库”功能下降。虽然草原保护建设工程的实施遏制了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趋势,但由于草原生态系统本身脆弱性,北方退化草原通常依靠自然恢复需要10~20年才能“恢复如初”,难以满足草原“四库”功能快速提升的需求;在人口压力、牧民生活改善需求、生态保护等多重压力下,当前草原生产与生态协同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二是草原饲草产量低品质差,威胁饲草安全供给与饲料粮安全。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不仅是牧民名副其实的钱库,而且提供了全国1/3的牛羊肉和1/4的奶类产品,也是国家重要的粮库之一。当前草原饲草产量低、品质差,草食家畜日粮中饲料粮的用量显著增加;如果不改良,仅依靠天然草原现存水平生产饲草,无法满足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根据农业农村部测算,要确保我国牛羊肉和奶源自给率的目标,对优质饲草的需求总量将超过1.2亿吨,目前尚有近5000万吨的缺口。在耕地非粮化政策的引导下,利用有限的农田种草变得十分困难,保障饲草料自主供给的压力巨大,因此如何提高草原饲草供给量已成为保障国家饲料粮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人工牧草地仅占全国草原面积的0.22%,而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人工牧草地面积约为全国草原面积的10%,苜蓿型和三叶草型人工牧草地是优质饲草的主要供给基地,已成为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因此,改良天然草原和建设人工牧草地,是保障优质饲草安全供给、减少草食家畜中饲料粮用量的根本措施。
三是草原地区春季干旱、易起沙尘,应全面提升草原治理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沙尘源主要来自我国西部和北部的沙漠、沙地、农田等裸露或植被覆盖稀疏的林地和草原;特别是沙漠绿洲、沙漠边缘以及农牧交错带地区等土壤含沙量高的农田,在西风的作用下更易起沙尘,对沙尘天气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增加林草覆盖度、减少农田和沙地裸露率是防风固沙的重要举措。其中,草原作为防风固沙的主体,防风固沙量占全国总量的56%,因此,不仅要加强我国西部和北部退化草原生态修复,而且应减少草原种树、提高引草入田率,推行以“草”为中心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一是推进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和人工牧草地建设,实现草原生态和生产协同发展。我国退化草原治理不能仅依靠自然恢复,需要运用补播、施肥、切根、松土等多种草原改良技术,依据草原类型和不同退化程度,因地制宜构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同时,应该在水热条件较好的草原区和农牧交错带建设多年生人工牧草地,提高草原生产能力和保土固碳生态功能。根据我们对退化草原免耕补播修复植被研究结果显示,免耕补播可在3年内恢复退化草原生产力,饲草优质化率提高50%以上;5年内退化草原土壤有机碳可提高15%左右。目前,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的高产人工牧草地和退化草原植被免耕补播修复技术已经从品种、技术和配套机械等方面都取得突破,可以为我国乃至“一带一路”国家退化草原治理和人工牧草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草原生态和生产协同发展。
二是加强草原科学利用,提高草畜转化效率,努力挖掘草原粮库和钱库功能。草原长时间围栏封育会积累大量凋落物,这些凋落物会抑制优质牧草的生长,导致灌木和半灌木等植物入侵,降低生物多样性;而且大量凋落物会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防火压力极其巨大,草原上已发生多起火灾,严重威胁农牧民的生命安全。草地科学合理利用,如控制放牧、划区轮牧和保护性割草等技术应用,可使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25%以上;对改良恢复草原或建植人工牧草地,应尽快研制提高草畜高效转化技术。据研究,饲喂1000公斤优质饲草,可减少600公斤左右饲料用量;而且以优质饲草为基础的草饲畜产品,在健康安全和风味品质上都高于以粮食为基础的谷饲畜产品。因此,科学合理利用草原、高质量发展草地畜牧业,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粮安全保障,同时将显著提高农牧民收入。
三是推进“引草入田”,推行草地和农田系统耦合治理模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其以西地区的农田对沙尘天气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多年生牧草如紫花苜蓿、无芒雀麦和鸭茅等,具有培肥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通过将多年生饲草与作物的间套作,不仅可以显著增加农田土壤覆盖度,同时也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草。目前,由于优质蛋白是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紫花苜蓿成为“引草入田”的首选。研究表明,相比于一年生农作物,种植紫花苜蓿在春秋两季能提供更高的植被覆盖度,平均延长地表覆盖80天,极大地减少了土壤的风蚀,紫花苜蓿在春季和秋季的防风固沙量分别是裸露农田的3倍和2.5倍,起到了防风固沙作用。因此,建议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新疆以及农牧交错带的玉米种植区域,推广玉米-苜蓿间套作模式,在控制农田沙尘形成的同时,提高优质蛋白饲草的供给。
四是完善草原政策和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草原建设是促进生态文明和实现牧区现代化的基石,也是推进新一轮国家“三北”生态工程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家已经出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粮改饲和草牧业等多项政策措施,也设置草原生态专项修复资金;但在国家提出大食物观和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草原“四库”功能,需要出台或完善更有力的草原科技支持政策措施。建议明确草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草原科技投入。目前我国草业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30年以上,草原科技人才严重缺乏,资源投入明显不足,我国草业科技贡献率仅为30%,远低于草业发达国家科技贡献率(70%),也低于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58.3%)。建议国家增加设置草原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长期科研机构,注重草原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等基础科学研究;鼓励支持更多有条件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成立草业学院或增设草业学科,加快草业科学人才队伍培养;加强草原基层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加快草原技术推广应用。
一周热点
- 2023-10-07猪市走势:四季度消费旺季叠加市场情绪推涨下,生猪价格高点或有被突破的可能!
- 2023-09-30上市公司举行集体婚礼 费用全免 另有礼金6000元
- 2023-09-28北半球新豆即将上市 豆类期价或继续承压
- 2023-09-28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 2023-09-28安佑集团承接的又一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启动
- 2023-09-27集中收购接近尾声 小麦后市将向何方
- 2023-09-27国产猫三联灭活疫苗获准生产
- 2023-09-26企业陆续开秤收粮,玉米行情难掩弱势
- 2023-09-26小麦逐渐淡出饲用市场,后期还有可能上涨吗?
- 2023-09-252023年8月份山东饲料行业信息(总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