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7亿头出栏量可满足需求 新一轮猪周期跟以往有何不一样
国家统计局9月底公布的前三季度的生猪生产形势显示,生猪是4.4亿头,同比增加3.6%,产能仍然处于高位,预计生猪出栏量和产量都会创新高,今年依然是猪肉价格处于下行,也是处于小幅度亏损的状态。猪价在近一个月也跌到了2021年同期的水平,猪周期特征是否消失了?将来会呈现如何的走向,以及何时出现转折点?
回顾在2002年之前一些猪周期的话,在1995年猪周期比较长,是7至8年的水平,从1998年以后,整体呈现平均4年的周期,同时在1998年到2002年,也出现了一轮窄幅波动的周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影响猪周期一些要素,在这么多年发展过程中是否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产业的发展核心,一个就是投资,一个就是消费,从引导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产业投资其实是从2016年开始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消费主要是在2014年之前,我国猪肉产业创了历史高位,由于之前经济持续增长带动猪肉消费的增加。
从2016年开始,宏观经济和产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包括环境规制等因素,导致整体的消费需求呈现稳中略降的状态,为什么今年还创了新高?朱增勇认为,是非洲猪瘟期间巨大的市场红利,带动一个惯性的增长。从影响猪周期的特征来看,从去年到今年,产能是呈现窄幅波动的特征。这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整体的规划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已经有明显的提升,去年年初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户的占比提升了56.1%,同时优化升级过程当中,规模的中枢水平在不断的提升,这一轮超级猪周期中,年出栏5000头和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是整个生产相对比较稳定的。另外一个就是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去年前20家的养殖企业,年出栏比重已经占到23%,未来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提升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这个涉及到龙头养殖企业未来的产能,是有一个瓶颈的,从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当龙头养殖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会开始进行全面的整合。
朱增勇表示,今年呈现了相对与以往周期不一样的特征,基本上是0.5%以内的价幅,今年调整的幅度增大,依然没有超过1%的水平。包括一些恐慌性的出栏,对整体影响比较小,这个是一个主动产能调节,整体来讲,调减的速度还是比较温和的。被动式的是深度亏损导致企业资金波动性的问题,带来了去年下半年相对较短四个月的快速上涨,所以说,这种被动调减,带来的周期相对较短,尽管猪价涨幅较高,另外一个就是疫病带来的被动产能调减,具有一定的特征,有一个一刀切的特征,同时也会造成产能下降。非洲猪瘟也会带来影响猪肉产能恢复的速度,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一直猪肉保持高位的原因。
今年以来,有以下的特征,整个成本还是处于相对的高位,消费需求还是低迷的状态。生产成本来讲,对猪肉下降呈现一定的支撑,猪肉上涨更多是供给来决定的。从疫病影响的角度来讲,今年一个显著的影响,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分工,所以,随着豆粕和玉米价格三季度从高位回落,整个效率的提升,预计2024年会进一步的回落。从影响猪价的要素来讲,供给是一个核心要素,消费需求更多的是对猪价波动方向定向的分析。主要是看三个方面,一个是5月龄中大存量,还有仔猪的存量,还有母猪的存量。一个是5月龄以上的,是判断3个月内猪价波动的指标。
具体来讲,从中长期来看,猪肉占肉类的产能的比重,还有消费的比重,整体在稳中有涨的状态。朱增勇认为,今年相对来讲有一点特殊,大量产业带动投资的惯性增长。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一旦有一些地方疫病风险高发的时候,对未来产能的变动有不同的观点。
未来我国到底是需要多少头猪,到底需要多少量的猪肉,可以满足基本的供需平衡?朱增勇分析,生产者有一定的利润,消费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足够的猪肉,基于整个肉类消费结构和产能变化来看,7亿头左右出栏量就可以达到供需满足的状态。企业的重点逐渐转向降本增效,带动整个产业生产基础效率的提升。
从四季度开始,会带来明年下半年以及2025年相对一个相对的短期市场行情的一个小周期,小周期就意味着行业平均水平是处于一个常态的,很多人对于猪价讨论,以非洲猪瘟讨论新一轮猪价上涨的水平,全行业的平均成本由当前16.5元,降低到14—15元之间,即便高点达到18元,也可以达到每头猪盈利在200至300元的水平,在新一轮周期要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它的特征。生产成本来讲,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总体还是呈现下降的状态。
另外,二次育肥为什么明显下降,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猪价跌到波谷,未来两三个月会持续的反弹。另外,猪价持续上涨阶段,未来也是持续上涨的行情,才会引发二次育肥的状态。去年在10月份有500万头二次育肥的状态,今年是一个低位窄幅的特征,所以不会有这样的状态。有利时机是10月中旬之前,所以四季度出栏的节奏在11月份之后逐渐回归常态。从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是植物油的需求带动了动物油的需求,才带来需求的增加。
从最近几轮猪周期的特点来看,在猪价结束下面的波谷之后,没有了产能调减,而是快速进入上涨周期,下降周期的时间是明显高于上涨周期的,就意味着新一轮周期更多的是产能质量的调整,以及产能结构的调整。朱增勇说,在猪肉下行的时候,要把握好产能的发展战略,及时将整个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整个生产管理上。从利润周期来看,每一轮猪周期都有特点,我们要把握每一轮可以影响产能变动的核心要素。
朱增勇指出,从预判未来猪肉价格角度来讲,从今年短期来看,影响猪价的要素相对比较简单,就是去年下半年整个产能的变化,以及今年前三季度,重点是二季度的仔猪的供给量,尽管今年的饲料的量总体是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依然呈现高位。同时今年单月的饲料产能创了历史新高,今年四季度达到历史高位,可以预计供给是比较充裕的。因此,后期整个产能变化,还是受生产经营资金稳定性的影响,明年上半年是影响后期猪周期是否出现较大转折的核心要素,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发生了变化,要把整个发展战略重心及时调整,可以有效地应对低位震动下的价格波动风险。
一周热点
- 2023-11-06生猪7亿头出栏量可满足需求 新一轮猪周期跟以往有何不一样
- 2023-11-03非笼养鸡蛋产业盛会:第五届品质与福利鸡蛋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
- 2023-11-02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公布
- 2023-11-022024贵阳第五届生态畜牧业博览会邀请函
- 2023-11-01Romer Labs到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交流座谈
- 2023-11-01四川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出炉,855家定点屠宰企业到2027年底将减少20%
- 2023-11-01需求支撑不足,豆粕价格走势如何?
- 2023-10-31中国配合饲料产量占比达93% 猪和禽饲料产量达80%以上——中国饲料市场分析报告
- 2023-10-31猪价持续低位“躺平” 养殖企业压力加大
- 2023-10-31猪市走势:未来3个月猪价如何?机构预测:11-12月月均价或16.2-16.6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