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生猪期货窄幅震荡,主力2505合约收跌0.04%,报收13045元/吨。生猪现货价格方面,卓创数据显示,昨日中国生猪日度均价15.06元/公斤,环比涨0.12元/公斤,基准交割地河南市场生猪均价14.76元/公斤,环比涨0.2元/公斤,四川、广东、辽宁、山东不同程度上涨。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有所增加,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下滑,截留部分猪源,供应端缩量带动生猪价格再次上涨。近期猪价上涨系二次育肥影响,终端需求并无明显改善,建议维持弱势格局对待。后市关注市场情绪及二次育肥补栏进展对生猪期、现货价格影响。
春节后猪价走出了大跌,企稳再到震荡的走势,今日猪价大面积反弹,涨势能延续吗?未来几个月猪价怎么走?
对于后市猪价走势展望,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2024年是猪价上行期,2025年将迎来下行期,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在生猪产能方面,2024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出现由减转增的拐点,理论上对应2025年3月份之后的产能呈现增长趋势,猪价重心逐步下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产能增长较缓,能繁母猪存栏量累计仅增长2.3%,这也意味着2025年猪价下跌幅度将有限。在新生仔猪方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份新生仔猪同比由降转增,12月份同比增长8.5%,增幅还是相对较大。对应仔猪5-6个月的育肥周期,2-6月份肥猪上市量或同比增长2.5%左右,生猪上市量增加意味着2025年2-6月份猪价同比去年要差。在中大猪方面,2025年1月全国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加1.1%,规模猪场增加4%,这也再次验证了2、3月份市场面临的产能过剩压力较大。在养殖场户情绪方面,由于2024年仔猪一直存在盈利空间,导致养殖场户淘汰母猪的意愿较弱,全国能繁母猪的存栏持续处在4100万头产能调控绿色区域上线。
天风证券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上周生猪养殖板块上涨,系板块估值便宜叠加近期产能去化逻辑有望加强催化。在2025年猪价低位、成本抬升、疫情干扰情况下,后续产能去化容易程度及复产难度或再度提升,长期仍有望波动去化。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杨蕊霞表示,生猪期货自2024年8月中旬起进入下行趋势,至今已经持续近半年的时间。从指数合约价格来看,生猪期货指数从8月份的高点18150元/吨下行至最低1月份的低点12880元/吨,跌幅已达29%。从绝对价格来看,目前生猪期货指数合约价格已经来到了上市以来的最低点,此前形成的两次绝对价格低点分别是2021年9月的13480元/吨及2023年12月的13845元/吨。对远期合约而言,从目前盘面给出的远期价格曲线来看,目前市场对年内猪价预估区间在13~14.1元/公斤区间,体现出显著缺乏波动率的状态,基本围绕目前的行业养殖完全成本在波动。而过去几年即便在价格最缺乏波动率的2023年,猪价波动区间也大于这一预期区间。
杨蕊霞认为,从供给端指标“每月新生仔猪数量”来看,截至2025年1月,新生仔猪数量已恢复至较高水平,接近2023年产能去化前的高位水平,或将对应今年夏季7月份左右市场不缺猪,生猪供应仍然相对充裕。这与往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往年来看冬季仔猪成活率偏低导致来年夏季生猪供应偏少,猪价容易在夏季出现上涨行情。涌益咨询测算的数据显示月度新生仔猪数量自2024年2月起开始进入环比增加趋势,并持续增至2025年1月,已经连续增加12个月。
杨蕊霞称,基于2024年持续的行业产能扩张,2025年生猪价格或有季节性上涨机会,但难有趋势性和周期性上涨行情。在此前持续的空头趋势行情中,利空因素在价格下跌过程中不断释放和消化,这使得整体生猪期价估值下移至底部区间,远月合约估值也相应承压不断下行。近月合约估值仍将受到现货弱势下行的影响,可能存在继续向下的空间。远月合约由于目前基本面交易因素匮乏,近远月价差没有拉开,远月合约估值继续下移空间不大。如果近月3月或5月合约继续打开向下空间,远月合约可能维持底部震荡。
永安研究认为,现货价格反弹带动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下滑,供应缩量支撑价格,但白条猪需求疲软且消费淡季,现货价格可能回归成本线甚至跌破,期货贴水反映周期和季节性预期,关注养殖情绪和产能调整等因素。
国都期货表示,能繁母猪产能稳定增长,新生仔猪数量增加,生猪出栏压力上升,供强需弱,但现货升水近月期货,盘面下跌空间有限,短期或低位震荡运行。
2025年猪价面临下行压力,甚至不排除行业出现阶段性亏损,王祖力建议养殖场户,一是加大低产母猪和弱仔母猪的淘汰量,谨慎二次育肥,合理规划出栏计划。二是不宜对未来行情有过于乐观的预期,切勿逆市场行情扩产。
来源:中国畜牧业综合国投期货、同花顺期货通、智通财经、猪好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