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何种走势 猪价行情能否一路高歌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8-01-16
经过连续6天的上涨,部分地区的猪价终于破8了,这是个好消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离春节越来越近了,这个涨势正和大多数人内心的期待一样,行业内的许多网络媒体也兴奋起来,有些更声称猪价已经“正式破8冲9”。猪价会不会“冲9”?我认为一切皆有可能,因为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就在大家充满更高期待的时候,猪价又连续两天下跌,大部分地区重回8以下。那么猪价究竟是否能一路高歌站上更高点?说一下我的意见

1 供需关系决定价格

猪肉是刚需,至少在一段时期内还是这样,因为中国人喜欢吃猪肉,这是几千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当然,猪肉也有替代品,并非唯一的选择,不过,能否替代猪肉,要看替代成本。牛羊肉价格低了,会有一部分人选择牛羊肉。但总体来说,价格是相对的,只要猪价不是高得离谱,大家还是喜欢维系消费习惯——猪肉。

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这是经济学的常识。那么现在,供需现在是什么一个情况?无疑,冬季猪肉消费是一年最高的时候,通常,春节前是需求最强劲的时候。换句话说,是一年需求最旺盛的时候,从中秋节一直到春节。这个需求是轻易不会改变的,也是已知的。

我们再看一下供应。供应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市场上有多少可出栏的猪,另一个是有多少人愿意把符合上市条件的猪卖掉。显然,很多人对春节前的猪价充满期待,现在还没到真正想出栏的时候,至少,大部分人在观望。

中国年出栏500头以下(农业部对散养户的分类标准)肥猪的养殖户数量约占近50%,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力量。他们没有现在马上出栏的愿望,供应量就不会马上大涨,所以,供需暂时是平衡的,所以,猪价在短期内应当是稳定的。

2 猪价为何短期突涨?

我认为,前几天猪价“破8”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因素导致。一个是大家的心理预期,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第二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雪,影响了生猪调运。大家已经有了经验,大雪,交通不便,不利于出栏和调运,会造成暂时的供应不畅,短期涨价就具备了基础。

所以,心理预期+大雪,是猪价短期突涨的主要原因。但为何很快又回落?说明屠宰企业收猪并不困难,而8元的猪价已经达到部分人的预期,那些怀有“落袋为安”心理的养殖户,是不会惜售的,所以,并不具备进一步大涨的基础。

3 猪价判断只能靠猜

现在,所有的猪价判断都是无稽之谈,顶多是一种没有数据支持的推断。今天我在和朋友讨论猪价的时候,朋友说:某专家五年来只有两次判断失误。我笑了,5次有3次是准的,那概率仅是60%,这个概率就像猴子扔硬币,概率也有50%,这个不算准确。就像一个根本毫无专业背景的人做单选题一样,随便打勾也有较高的概率。

我说猪价判断只能靠猜有两个原因:

1、我们没有相对准确的大数据支持判断

换句话说,没有任何权威数据告诉我们究竟有多少头猪可以上市,甚至母猪数量也一样。中国的数据水分大是出了名的,包括各省官方GDP的统计,尤其是辽宁,很多数据是个人私欲的产物。

2、重大影响因素很多

事实上,2017年下半年我对猪价的判断是错的,这一点得承认。过去我认为:2017年下半年猪价进入了较长期的下行通道。这个判断也是很多大佬的共识。不过,最后还是被打脸了。因为猪价除了市场因素外,还有政策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很大。打脸的不是市场,是环保部。

无疑,2017年对猪价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环保的严管。借着环保的严管,很多地方政府大拆甚至强拆,究竟最后拆掉了多少猪场,影响到了多少产能,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则可以肯定,强拆影响了大家的心理,心理预期本身就是影响猪价的重要因素,你懂的。2018年的猪价走向,最不确定的因素依然是国家政策。一个是环保拆迁的力度,一个是猪肉进口的口子开得有多大。

4 不可忽视:产能恢复很快

这两年,有两个因素不可忽视:

1、规模养殖产能增长很快

按照最近披露的数据显示,温氏较上一年,销售生猪增长了约170万头;而牧原则增加了一倍多,销售了723.7万头。据我所知,大北农、正邦、天邦等均有大幅度增长。过去不曾养猪的海大、东方希望等企业,都开始投重金养猪。2017年仔猪价格曾一路暴涨,就是饲料企业放养抢购仔猪的结果。

  2、没有大的疫情

2016-2017年,几乎没有大的疫情,除了部分猪场出现流行性腹泻以外。不过,流行性腹泻并非这两年所独有。换句话说,是老问题了。

3、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得益于高猪价和科技的推广。养殖户这两年普遍重视母猪保健和科学管理,对母猪也十分舍得投入。大投入带来大产出,加上硬件的改善,管理的提升,目前国内养猪业的PSY、MSY数据提升很大。实际上,在同等能繁母猪数量下,生猪的供应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毋庸置疑的。

  5 猪价不是愿望的结果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对猪价的趋势判断,说真的,我个人的判断,如果环保拆迁放缓,2018年的猪价将进入迅速下滑的阶段,甚至有可能提前到春节前两周天。因为经过长达两年多的养精蓄锐,产能恢复很快,供应量早已大大缓解,这是不争的事实。2017年6月,国内猪价曾一度跌到两年来的低谷,低至6元多一点点。

当然,那次急跌也是不正常的,有恐慌的因素。但至少说明了一点,除了供需决定猪价,在相对短期内,心理因素同样有很大影响。如果最近有风声说环保拆迁力度将加大,会对猪价有一定的支撑,否则的话,春节前两周,和明年5月份之前,将有两次较大的震动。这两个风险点是存在的,大家需要高度关注风向。我还是那个建议:永远不要想最高点出,最低点抄底,还是落袋为安吧。

猪价不会因为你的期望而满足你,不确定因素太多了,不要听大家的忽悠,赚多赚少,最后都是你自己的。而在近期,小编又看到了一些报道,称2018年猪价将会缓慢上行进入上行周期,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自行判断,存栏与否也做出自己的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10日公布的数字,2017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8%。2017年全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上述涨幅低于全年3%的目标。

为什么CPI涨幅放慢?这与食品价格出现新变化有关。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1月10日的分析,2017年CPI涨幅回落,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受猪肉和鲜菜价格下降较多影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1月10日表示,最近几年粮食丰收,库存也比较大,粮食的供应是过剩的,相应其他农产品价格也难上涨。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刘学智认为,2017年CPI走弱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涨幅较低,从2017年2月以来食品价格一直负增长。

食品价格走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2017年全年气候相对平稳,蔬菜粮食供应充足;二是部分食品周期性较强,例如猪肉价格迎来下行周期,从5月到10月每个月降幅都超过10%,对物价形成下拉作用。

但是他也指出,2017年食品价格负增长,属于短期情况。“2017年食品价格低基数将抬升2018年同比增速,2018年猪肉价格可能迎来上行周期,食品价格可能恢复性回升,成为推动2018年CPI上升的重要因素。”他说。

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全国鲜菜和猪肉价格分别同比下降8.6%和8.3%,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46个百分点。2017年全年蔬菜价格同比下降8.1%,为十多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而最近几天出现的猪肉价格下跌,不仅影响有关“养猪股”业绩,也意味着这轮肇始于2015年,并在2016年达到峰值的“猪周期”正式驶入下行通道。

安信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李佳丰日前表示,我国商品猪价格一般以3-4年为一个波动周期,价格平均上涨期为16-18个月,目前这轮“猪周期”在2017年时已经开始处于周期的下降期,行业也主要在盈亏平衡点附近震荡波动。因此李佳丰认为,2018年生猪均价将预计在12-16元/公斤运行。

搜猪网1月9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当日全国瘦肉型猪的出栏均价出现滞涨企稳态势,为15.18元/公斤,连续三日维持在同一个价格水平。去年全年,全国猪价的平均值则是14.875元/公斤。

对于近期猪价出现上涨,冯永辉认为只是短暂现象,并不具备可持续性。他表示,近日全国多个省份的大雪天气,导致北方生猪向南方调运过程中的物流运输受阻,从而引发南方猪源供应短缺,价格出现快速上涨。

安信证券分析师李佳丰预计,猪价春节前还将迎季节性反弹,且本轮周期母猪产能持续低位,2018年猪价有望迎来强反弹。

 

展望2018年,多位分析师认为,生猪产能的低位导致供应恢复缓慢,由于环保禁养压制产能复苏,养殖集团规模扩张会补充产能,但需要一定时间,总体上2018年生猪供应难以快速增加,生猪价格波动不会太大,预计维持稳中向上态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