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独家视点» 正文

2003年上半年国内粮价走势预测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预计2003年1~6月,国内玉米价格将呈现两个阶段走势。即先经过一个短时间的下跌阶段,然后进入一个缓慢上涨阶段。
  1~3月:处于第一阶段,在此期间,国内玉米价格将呈阶段性降低,并且春节后降低的幅度要大于春节前。影响此阶段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春节后国内饲料企业需求减少。在经过春节前的集中采购后,国内多数玉米用粮企业的玉米存量可以维持到2月中、下旬的生产所需,因此2月份将是国内玉米交易低迷的一个时期。3月份是一年中国内养殖业相对的需求淡季,此阶段饲料企业玉米需求减少,将影响玉米价格。
  其次,在春节后,东北地区农户售粮活动要到3月份后才会正式开始,但是在此阶段,华北黄淮地区农户开始售粮,可以弥补东北地区农户暂停售粮所出现的供给缺口。尽管2002年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供给因产量受灾下降和当地消费增加而出现不足,但是这种不足是区域性的,就整个地区而言,玉米总供给仍然大于总需求。因此,在春节后,华北黄淮地区仍有一部分在上年因农户惜售而储存的玉米在此阶段拿到市场上销售,从而影响市场的价格。
  第三,东北地区铁路运力紧张问题的逐步缓解将便利东北玉米进关,也将是造成玉米价格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在1~3月份,我国玉米出口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预计出口总量为350万吨,这将使一季度国内玉米价格在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不至于大幅下跌。
  4~6月:处于第二阶段,在此期间,国内玉米价格将呈上涨走势。
  首先,国内玉米总体供给水平下降对价格的影响将在此阶段体现,并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动力。自1998年我国开始种植结构调整以来,玉米产量受播种面积下降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而下降,并导致玉米供给总量和库存水平下降。同时,还导致玉米库存空间分布的变化。即更多的玉米储存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玉米库存减少,华南和西南地区大幅下降。玉米产销区特征更为明显,这将使东北地区玉米对全国市场的影响程度较前几年增加。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华北黄淮地区在玉米市场放开后,玉米库存下降幅度较大,当地粮食部门库存玉米对市场的影响程度已经显著降低,同时,养殖业和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也使得当地由“玉米供给自足型”向“玉米供给不足型”转变。
  春节后,华北黄淮地区农户能在市场上出售的玉米数量将较为有限,不能完全替代东北玉米,因此当地的玉米供给还将依靠东北地区的供应。因为在2002年末出现了东北地区玉米提前进关(正常年份,东北地区玉米要到次年的3、4月份,即华北黄淮地区上年新产玉米基本消费完毕时才会进入关内地区,而2002年12月份时,河北、山东等地的企业就已经开始采购东北玉米),更主要的因素就是华北黄淮地区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
  第二,4月份以后,养殖业对玉米的需求会逐渐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市场价格。
  第三,预计2003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较上年减少,从而使得玉米产量和供给量下降。原因是东北地区大豆价格上涨,农户种植大豆收益增加,将会刺激农户将一部分种植玉米的土地转移到大豆上,同时,今年国家在东北地区扩大订单高油大豆的种植面积,也将使玉米播种面积下降。
  第四,2003年1~6月我国玉米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出口水平,这也将是拉动价格的一个重要动力。尽管预计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量将因美国等主产国产量提高、国际玉米供给环境改善而较2002年减少,但是我国政府将继续出台鼓励玉米出口的措施,同时,2002年降低了东北地区玉米收购;

  1~6月小麦价格走势预测
  2003年国内小麦价格整体上将处于企稳上涨的状态。支撑价格上涨走势的主要动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今年小麦产量和质量均将因灾出现下降。今年小麦在越冬前的出苗和分蘖状况普遍差于常年。在越冬后期,华北地区出现了气温波动,异常升温和大幅降温的天气较多,影响了小麦的越冬质量,部分地区越冬小麦遭受了冻害。预计冬小麦的单产和质量均将因此而受到影响。
  其次,小麦库存的空间分布结构发生变化,并导致市场上小麦供应质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小麦后期价格走势。从历年情况看,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储存了我国60%以上的小麦。从三省小麦存量水平看,表现为河南储量最大,河北次之,山东第三。但是三省间的这种小麦存量格局,因2001年末各省间进行的大规模小麦促销压库工作而发生了变化,即河南省小麦存量减少,河北小麦存量增加。同时,在2002年夏收过程中,河北小麦收购量又进一步增加。在这一格局变化背后所隐藏的一个影响后期价格的重要背景是小麦质量的变化:河南省小麦的总体品质是三省中较差的,该省小麦存量减少和河北省小麦存量增加,意味着市场上小麦质量的整体提升。而小麦价格也将随着质量的提高而有所上涨。
  第三,小麦实物库存结构发生变化对市场价格产生的影响。主产区库存的小麦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促销压库后,库存小麦的新陈比重已经发生了变化,并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即新麦及库存期较长的小麦占有较多的比重,1999~2001年产小麦已明显减少,并突出表现为新产小麦上市周期逐渐缩短。
  第四,从1999年以来我国小麦的价格情况看,目前国内小麦价格正处于近年中的较低水平,从技术上看,有向上调整的需要。同时,由于国内粮食品种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联动效应,如果玉米价格在上半年上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小麦价格。
  1~6月稻米价格走势预测
  对1~6月国内稻米市场价格的整体判断为:早、晚稻(米)价格仍有上涨潜力,中稻(米)价格将基本稳定。
  预计今年早稻的播种面积将有所恢复,主要原因是早稻的种植收益在过去两年中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优质早稻的播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在2002年,早稻主产省的优质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预计今年这一比重将提高到75%~80%。
  早稻(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市场对早稻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并且在早稻产量增加的情况下仍呈产不足需的局面;其次,早稻优质率提高将整体提升早稻收购价格;第三,工业用早稻倾向于采购价格较低的普通稻,而这部分早稻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下降,这将使企业转向采购价格相对较低的优质早稻和部分晚籼品种,进而带动早稻(米)的市场价格。
  晚稻(米)的价格将主要受早稻的影响,并随着企业将采购由早稻向晚稻的转移而上涨。
  中稻(米)的价格整体上将较为稳定,原因之一是中稻(米)的产量较为稳定;二是作为口粮消费,其消费弹性较小。但是中稻(米)的质量差价预计在今年将继续扩大,即高品质大米的价格上涨,而低品质大米价格下跌,并向晚米价格靠拢。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