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独家视点» 正文

对新麦收购市场“冷清”的思考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7-23
今年的新麦收购市场出现了罕有的冷清,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小麦品质好于往年,供需缺口较大的形势下,本应是粮食购销两旺的时节,但市场却出现了由于粮农不认同粮食企业和粮食经济人的收购价格,而导致的小麦收购不畅现象。从而使市场出现冷清的局面。

下面,笔者就当前小麦收购市场的现状及后市状况作如下分析。

一、收购数量同比大幅下降,后市价格将继续稳步回升

7月下旬,当前各地夏种夏管告一段落,小麦收购本应已进入高潮,而今年仍还是收购主体的粮食购销企业,多者收购量能够接近上年同期的40%,但普遍情况是收购量不足上年的1/3。由于门庭冷落,长时间收不到粮食,作为收购主体的粮食购销企业只得抬高收购价格,总体收购价格比6月份每斤上涨0.02-0.03元,近期实际收购价格河北中部为0.77元/斤上下,山东0.76元/斤左右,河南0.72-0.75元/斤,陕西0.75元/斤以上,江苏0.73元/斤左右,安徽0.72元/斤左右。

究其原因:农发行严格控制信贷。去年之前,由于国家规定保护价格敞开收购,农发行资金基本保证,而今年放开后安市场行情定价,农发行要求按风险和自筹抵押等形式给予贷款,实际上农发行成为小麦收购价格的制定者,从而制约了小麦价格的形成机制,客观上抑制了粮食价格的上涨。

二、粮食收购企业必须在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中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p> 近年来,国有粮食企业在流通体制改革中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改制的已占1/3。粮食购销企业要想确保自己的收购主体地位,官商作风必须彻底去除,不能老是依靠小粮贩下乡收购自己中间渔利,从而减少自身的利润空间及市场份额。还要下大力气改变在前几年的“卖粮难”中局部发生的压级压价,多扣水杂的不良影响,挽回信誉损失,建立新的农商关系。价格的确定也应因地制宜。价格制定过程中,要考虑到时间差和地域差,以及市场价格的波动。

三、粮价上涨,农民仍获利不多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连年丰收之后,主产区的粮食库存不断加大,造成国家及地方财政的负担,但对于农民来说,增产并不意味着不增收,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

丰收的时候多紧随的是谷贱伤农。农民们在多年的粮食种植上很难走出“价格低-收入少-减少种粮-价格上涨-增加种粮-粮价下跌”的怪圈,粮食价格特别是主要口粮价格多是政府或相关部门定价,价格多背离价值规律,粮食生产并不能作为农民增收的途径。比如去年11月份以来的小麦价格上涨,其最终获利者并非农民。去年,农民多是在上年9月份之前就按当时的保护价0.55元/斤上下售出小麦,而等到粮价上涨时又早无粮食可卖了。粮食销售的价格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供给方是一级又一级的粮商,农民实际上只是生产者,而不是真正的市场销售者。

因而在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的今年,农民不认指导价,只认市场价,谁给的高就卖给谁,因此使得目目农民普遍存在惜售意识。

综上所述,今年小麦收购市场的“清冷”,总体上说是好事。对国家来讲,“藏粮于民”能够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对农民来说,又有了自主选择销售小麦的时机。对粮商们来说无需相对集中抢购,造成粮食品质严重的掺杂。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