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独家视点» 正文

专家视线:正确理解“主渠道”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8-03
最近,“主渠道”的提法又多起来,这表明人们对市场经济中的流通渠道开始重视起来。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市场经济中流通渠道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渠道就没有市场。顾名思义,主渠道是粮食市场供求的主要通道,也是国家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托。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在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和健全的过程中,国有粮食企业应当发挥重要的流通渠道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国有粮食企业的信任和重视,同时也是当前粮食流通现实情况的反映,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理性选择。估计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这种状况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但是,我们对主渠道的概念应当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理解,应当防止和避免一些错误的观念渗透和夹杂其中,误导和妨害粮食市场化改革。这是因为尽管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在不断推进,而不少人的脑海里,仍然保存着计划经济时期主渠道的概念,对什么是市场经济主渠道,市场经济主渠道的作用是什么,市场经济主渠道如何形成等等,还比较陌生。所以如果笼统地讲国有粮食企业要成为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不加以必要的分析和说明,难免产生一些误解,甚至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因此,在重视和宣传“主渠道”概念的时候,有必要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主渠道概念不等于所有制歧视。

今天讲的主渠道是市场经济中的主渠道。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粮食企业至今在粮食收购、储藏、进出口、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仍具有相当的实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市场调控和紧急状态应对方面,国有粮食企业更有着明显的优势和难以取代的作用。但这种“主渠道”作用,不排斥也不应当排斥非国有粮食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并在其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主渠道”不是一个禁区,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国有粮食企业可以进入,非国有粮食企业特别是农民流通组织经过自身努力做大做强,也会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渠道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概念。今天国有粮食企业是粮食流通业务的主要承担者,但10年、20年后,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很大变化,相信那时有不少民营企业、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粮食流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市场经济是凭实力说话的,如果哪个国有企业沾沾自喜于主渠道的“光环”,总是不能把粮食购销业做大、做好、做精,那么这个主渠道帮不了你什么忙。如果一个非国有粮食企业合法经营、诚实守信,业务和实力不断壮大,在粮食购销加工乃至进出口中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那么谁又能否认它就是流通渠道的中坚和骨干呢﹖在主渠道这个问题上,来不得所有制歧视。国有粮食企业不可固步自封,非国有企业不必妄自菲薄。

第二, 主渠道概念不排斥竞争。

讲国有粮食企业是粮食流通主渠道,既是对国有粮食企业现状的肯定,又是对未来的期望。只要国有粮食企业锐意改革、拼搏努力,是可以在粮食流通中担当历史重任的。事实上,一些国有粮食企业已经在国内外粮食市场上崭露头角,显示出驾驭市场的高超本领,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是可喜可贺的。我们衷心预祝他们鹏程万里。但就我国的国有粮食企业来说,在市场中的一切成就,包括业绩、份额、地位和声望,都是要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国有粮食企业不能指望主渠道是一道“防火墙”,借此可以得到政策性保护,不必接受来自非国有粮食企业的竞争性挑战。倘若陷入这样一种误解,那就未受其利反受其累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为了调控市场,稳定供求,还会出台一些干预政策,并由此产生“政策性业务”。比如,国家对某些粮食品种进行保护性收购,增加临时储备,用粮食支持环境保护和进行人道主义救助,采取应对危机的某些措施,等等。这些“政策性业务”活动总要由一些企业来完成。但究竟选择哪些企业,应逐步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不应当囿于一成不变的“圈子”,在这个领域也应当讲究经济效率。政策性业务必须追求降低运作成本,尽量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即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谁的成本低,就选择谁。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应当十分重视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在主渠道建设中,也要讲究诚信,不管是什么所有制,不管是否是重点联系企业,也不管是否是直属和非直属关系,只要诚信不过关,有严重失信行为,信用记录不好,那么在主渠道中就不应当有它的地位。

第三,主渠道建设不应妨碍国企改革。

由于目前政企还没有彻底分开,有的地方担心国有成分不占主导地位,就会被排除出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的范围,进入不了“主渠道”,从而与“政策性业务”无缘。为了不摘“国有帽”,占住“主渠道”,就在改制上削足适履。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一些国有粮食企业思想不够解放,对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心存疑惧,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宣传主渠道、建设主渠道一定要防止片面性,不要引起错误的解读,不要让国有粮食企业重新强化“政策性企业”的陈旧观念,从而避免对粮食国企改革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主渠道不应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中,“主渠道”是排斥市场作用的“代名词”。那时的主渠道是用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性分配来替代市场机制。现在提出的主渠道应当是在承认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构建粮食流通的主要通道、重要依托。因此,它与计划经济主渠道不应当是一种经济机制上的继续和传承关系。国有粮食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渠道,不是依赖政府的“册封”,而是靠自己去争取,不是依靠自己“出身”的国有性质,而是要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表现。与此同时,政府在建设主渠道中也不能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作法,要特别注意尊重和发挥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我们宣传主渠道和建设主渠道,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让竞争、价格和供求关系这些市场元素更充分、顺畅地发挥作用,让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更快地发育和成熟,让各种购销渠道、交易方式各展所长,互相促进,而不要因为突出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某一侧面、某一环节,而妨碍整架机器的作用。毕竟整个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比起其组成部分之一的流通渠道更为重要。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