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独家视点» 正文

我国农产品出口发生三大结构性变化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9-13
在近日召开的济南市农业国际化合作研讨暨经贸洽谈会上,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杨胜军分析指出,作为农业生产大国,综观近十年的我国农产品出口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出口在出口品种结构、出口主体及出口市场方面发生三大结构性变化。

第一,出口品种结构发生变化,传统农产品出口在整个行业出口中的主体地位正在被新品种出口取代。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0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188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48%。油、糖、棉等出口增长缓慢或呈负增长,在出口总值中比重明显下降。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和加工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增长迅速,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与1995年相比,肉制品出口增长131%,水产品制品出口增长144%,果菜制品出口增长100%,杂项加工食品出口增长151%。上述几类商品在农产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16.8%增加到25.4%。总的看来,我国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优势正在显现。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至2002年,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上、增长率高于100%的商品有110种,绝大部分都是在结构调整中新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2003年,这110品种创汇额达到67亿美元,比1995年翻了两番。

第二,出口主体发生结构性变化,农业龙头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成为带动行业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

杨胜军说,我国农产品出口过去一直由国有外贸企业集中统一经营,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状况逐渐改变,但到1995年,在出口中的比重仍占81.4%。近年来,外贸经营主体发生了两个大的变化:一是国有外贸企业出口额及所占比例逐步下降,从1995年的81.4%下降到2003年的43.6%;非国有企业比重从18.6%上升到56.4%。其中,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从13%上升到24%,外商独资企业由2.8%上升到14.5%,私营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由1.1%上升到18%。二是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企业逐步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2003年,全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共有1.3万余家,绝大多数是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共836家,其中约60%是近几年成立的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如新疆屯河公司出口番茄量年创汇8700万美元,诸城舜王、山东龙大等企业出口额也在5000万美元以上。相当一部分外贸企业也都建立了生产基地,搞订单农业,向贸工农一体化方向发展。

第三,出口市场开始形成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格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

多年来,我国食品土畜行业出口的传统市场集中在日本、欧盟、香港和美国。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我国食品土畜行业出口中的比重目前仍保持在70%左右,但在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幅远远高于传统市场。2003年与1995年相比,我国农产品对大洋洲出口增长247%,对南美洲出口增长240%,对非洲出口增长202%,均远高于平均增长幅度。

杨胜军指出,从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情况看,尽管受到来自进口国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的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是国际市场容量很大。按世贸组织公布的数字,2002年国际农产品贸易额为5830亿美元,按照国际粮农组织的统计,为6000多亿美元,而当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只占国际农产品贸易额的3%左右,与欧盟占40%、美国占11%、加拿大占5.6%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我国有丰富的农产品出口资源潜力。我国许多农产品如肉类、禽类、蔬菜、水产的总产量在世界占前几位,但出口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出口量基本上只占总产量的1%左右。只要抓住制约出口的症结(主要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对症下药”,可以加速增长。

三是劳动资源潜力巨大。我国农产品出口不仅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竞争力,一些土地密集型产品也有价格成本的优势。

四是我国正在进行农业和农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为扩大出口提供动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将加速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改变我国农业资源短缺、资金短缺、科技落后的现状。从长远看,将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环境,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进一步推动农业对外开放,为加速农产品出口创造条件,入世三年来这一积极效应已开始显现。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